
陈布文传略
文/赵昔
陈布文一九二零年生于江苏常州的农村。女师毕业,十六岁发表文章。自始即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文风——隽永,深邃,韵味耐寻。
一九三七年和青年画家张仃结识,互慕才华,遂结为终身伴侣。
一九三八年到延安,从事于鲁迅研究工作,颇能领悟鲁迅先生之精髓,致使其作人态度,文章风格,精神气质都浸透着鲁迅精神。
一九四五年以后,先后在张家口,哈尔滨,沈阳,北京从事教育工作。一片丹心,满腔热忱倾注于教书育人之中。备受学生爱戴,被誉为特级教师。终因兼职过多,积劳成疾,卧床八月有余。自以为生病期间,理应不取酬劳,不料此高尚之举,竟酿成一个说不清的误会。时间拖得越久,就越难以说清。直至一暝不视之口。可见古往今来,中国文人不谙世俗者大有人在。
1940年延安时期,(右)陈布文与女儿乔乔、儿子耿军,(左)郝立群的夫人和儿子郝明
布文秉性刚直,洁身自好,虽遭此误会吗,绝不屑于争辩,因其深知造成误会犹如举手之易,而消除误会需用搬山之功。后虽几经亲朋劝导,才勉强投书一封,说明事实原委。此纯属难却亲朋盛情之举,绝无寄希望于万一之心。加之布文对功名利禄视若尘芥,所以对此事早已置之度外。直至一九八五年卧床不起之日,仍心平如镜,以做一名洁净无疵的百姓而泰然。
布文一生对物质需求甚微,晚年常以布衣素食为乐。而对精神食粮之需求却从不放松,有时近似贪婪。她博览群书,对儒,道,佛全面涉猎,对世界文豪之巨著也无一不浏览,甚得诸家要领。可谓学识渊博,通晓中西,见地超群,然而,鲜为人知。不争不怨,自得其乐。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布文生为江南才女,外貌雍容端秀,而其内心坚韧桀骜,且豁然通达。境界高出同辈,对人生世事皆能居高俯视;对世俗尘杂都瞭瞭清晰。十年浩劫,爱子被迫害身陷囹圄,生命处于千钧一发。是日,布文独坐厨房,静视窗外天空,一语不发,直至黄昏。友人归来告之真情,才深深地叹出一口气。这一声长叹,凝铸着天下慈母之情,凝铸着优秀人类的坚韧,愤恨和蔑视;更凝铸着她的学识,修养和品格。这是一个升华了的灵魂的叹息,它震撼着正直人们的心灵。
一九七六年以后,云散日出。经过严酷冶炼的布文,精神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越显得透悟通达。言辞中,激昂之辞日渐减少;哲理之言,日渐精辟。与之交谈,胜于读书。然而伊之健康也随之逝去。虽精神矍铄,然体力日衰。至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八日凌晨四时,心力交瘁,平静安详地辞去了人生。
布文的一生,不是如火如荼,也不载入史册。然而,她是同辈人中的杰出者,其纯净高洁,犹如翱翔在晴空中的一只白鹤;其品德,修养,才华,学识,将永远深深地留在亲人挚友的记忆中。
陈布文与张仃
注:赵昔先生是陈布文先生多年的朋友和邻居,教育工作者,她先生是吴劳先生。
(《陈布文传略——赵昔》,转自:张仃先生与陈布文先生的儿子张郎郎的博文,在此诚挚致谢!)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