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克阿瑟 · 比尼恩(McArthur Binion)
"Hand:Work:II"
2019年5月22日至7月 6日
立木画廊香港
2019年5月24日至7月13日
立木画廊首尔
立木画廊隆重呈献美国艺术家麦克阿瑟·比尼恩(McArthur Binion)亚洲首展,双个展将分别于香港和首尔于5月22日同日开幕。香港展览将与Massimo de Carlo画廊携手举行,该画廊亦将在其香港展览空间举行比尼恩的作品展。这三场展览提供绝佳的机会,让公众得以欣赏这位年届72岁的艺术家之最新力作。
比尼恩在其艺术生涯中从不以艺术家的身份局限自我。他于1973年在名闻遐迩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毕业后,开始其独树一帜、创意无限及自我指涉的创作方式。其后,他迁往艺术气氛浓厚的纽约,结识了尚米榭?巴斯奇亚(Jean-Michel Basquiat)、布莱斯?马登(Brice Marden)及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等艺术家,并开始与他们合作。1980及1990年代期间,比尼恩的创作风格转变,从姿态抽象风格(gestural abstraction)演变为日趋简约却色彩缤纷的几何抽象风格。
麦克阿瑟·比尼恩
ink:work, 2018年
木板面纸本、墨水、油彩棒
61 x 101.6 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1980年代开始,他产生了创作"下意识"(under-conscious)绘画的想法,开始在作品中使用生活材质,在其随笔画下,层层叠叠地运用各种参照材料。1990年代中旬,个人纪念性物品亦成为比尼恩作品创作的元素,而于2000年代初期,他将其个人电话簿、出生证明及家庭照的副本组合在密麻麻的手绘网格下,开创了这些美学元素的独特融合。这些作品均于2017年在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首度亮相。
麦克阿瑟·比尼恩
Hand:Work, 2019年
木板面纸本、油彩棒
121.9 x 182.9 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在比尼恩的眼中,个人身份文件是其社会生活的总和,涵盖了一个人的社会关係、公民身份、职业及家庭生活。他在最新的Hand:Work:II画作系列中,运用连串错综複杂的层叠标记手法,将自己的手融入作品中,揭示其艺术创作花费大量时间与精神的特点,展现他凝聚于单一画作中的众多姿势与动作。
麦克阿瑟·比尼恩
hand:work, 2019年
木板面纸本、墨水、油彩棒
121.9 x 101.6 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比尼恩在作品中的大胆用色亦带有自我指涉的性质,追溯至他于1980年代开创出"下意识"绘画手法的最早期画作。在这些作品中,比尼恩将颜色明亮饱和的油彩广泛涂于他昔日电话簿的影印页面上,重新创造在他早期画作中的鲜明色调。比尼恩藉著将自己的手融入作品中,将其整体创作推向崭新的概念领域,扩展至包括表演式自画像。近年,比尼恩在同辈艺术家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结合"后极简"时代对崭新商业级材料(在比尼恩来说,就是油画棒)的热爱,以及更为个人化的极简主义创作手法,将他个人经历在看似简单的画作中呈现出来。
麦克阿瑟·比尼恩
hand:work, 2019年
木板面纸本、墨水、油彩棒
121.9 x 101.6 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
麦克阿瑟·比尼恩(McArthur Binion)出生于1946年,于1971年获得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美术学士学位,并在1973年于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比尼恩除了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VIVA ARTE VIVA"(2017年)展出作品,亦曾举办个人展览,包括美国休斯顿当代艺术博物馆(2012年)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画廊(2010年)。他最近参与的群展包括美国密西西比艺术馆的"Picturing Mississippi, 1817-2017: Land of Plenty, Pain, and Promise"(2017年)、美国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的"Dimensions of Black: a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an Diego African American Museum of Fine Art"(2017年)、美国新奥尔良美术馆的"New at NOMA: Recent Acquisition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2017年)、美国国立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博物馆的"Through the African American Lens"(2017年)、美国纽约哈林工作室博物馆的"Circa 1970"(2016年)和"When the Stars Begin to Fall: Imagination in the American South"(2014年)、以及美国休斯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的"Black in the Abstract"(2013年)。他的作品可见于多个公共及私人收藏,包括美国密歇根克兰布鲁克艺术博物馆、美国底特律艺术学院、美国肯尼亚堪萨斯城肯珀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国立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博物馆、美国新奥尔良美术馆、美国菲利普斯收藏馆、美国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和美国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当前展览与博览会
★展览与博览会预告

关于立木画廊
立木画廊( Lehmann Maupin )由乐睿昕( Rachel Lehmann )和慕德伟( David Maupin )于1996年共同创办,呈现来自美国、欧洲、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等艺术家的当代观念视觉艺术创作,画廊曾为众多重量级和新锐艺术家举办其于美国纽约的首次个展。画廊一直不遗馀力支持能够挑战视觉、突破媒介边界的当代艺术创作,以概念性的个人探索、自我表述的佳作构建国际文化和艺术交流的平台。立木画廊代理的艺术家特色鲜明,在创作中尤为凸显性别、阶级、宗教、历史、政治、全球化等议题。
立木画廊于2018年在纽约当代艺术核心地区——切尔西区西24街开设了全新的旗舰空间,为艺术家提供特定场域创作的平台,画廊亦在切尔西区西22街拥有空间;立木画廊是全球首批着眼于国际拓展的画廊,并于2013年率先登陆中国香港,在中环毕打行开设香港空间;2018年,立木画廊再次率先在韩国首尔开设空间,呈现更具国际视野的艺术佳作。
如欲了解更多立木画廊艺术家、作品和展览等信息:
敬请联络 hongkong@lehmannmaupin.com
立木画廊官方网站 www.lehmannmaupin.com
@立木画廊Facebook主页、Instagram参与互动
搜索、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立木画廊微信公众账号:LehmannMaupin1996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