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远门的人“——汪一 个展
“The Traveller ”——Solo Exhibition of WangYi
艺术家 / Artist:汪一 Wang Yi
开幕式Opening: 2019.04.21 16:00 — 18:00
展览时间During:2019.04.21 — 05.25
Liang Project Co Space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楼102室
“我向这个世界的温和冷漠敞开了自我。感到它和我是如此的相像……”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汪一:在路上
文 / 游洋
上海艺术家汪一以柔和鲜明的色调描绘风景,他的作品常常将自然呈现的既真实又抽象、既轻松愉快又超凡脱俗。他早期的作品包括表现室内空间的写实绘画、对于亲密关系的描绘以及装置作品。在他最新的系列《出远门的人》中,汪一的作品体现了理想与现实并非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共融。
▲汪一《沼泽》80x200cm 布面油画 2018
汪一的创作灵感出自他去西藏、云南和北美的旅行经历,是他对自然的印象的描绘。然而,他呈现的视角常常是局外人,致力于融合对立而统一的思想和自然、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以及人类自身存在的有限。艺术家以柔和的色调和极富趣味性的笔触在画布上以较为轻薄的油彩所描绘的风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令观者直面强烈的错位感。然而,这些场景中人类的存在的缺失使得它们没有任何倾向性,因而也就不存在任何特定的复杂关系、权力斗争或者个人挣扎。这使得艺术家得以着重强调他者的概念、对于世俗的纷扰的疏离,以及最终深入探索自身的存在。汪一的这些去往人迹罕至的边远地区的旅程实际上是通向内心的思考和自省,是对尚未觉察到的和明确定义的理想生活的探索。
▲汪一《大脚车》200x400cm 布面油画 2019
▲汪一《访客》153x115cm 布面油画 2019
虽然汪一创作的灵感源自他对于过往旅行经历的回忆,但他独具个人特点的对于明快却对比强烈的色彩的运用,以及对于空间模糊性的描绘使得他的作品捕捉到语言无法表达的感受。在《窑洞居民》(Cave Dweller,2019)中,他以层次微妙变化的粉红色油彩大面积的覆盖画布,通过魔幻现实的玫瑰色镜头呈现窑洞。这缓和了沙漠生活的严酷,使之显得浪漫温柔。若隐若现的线条将平面化的空间分割为抽象的结构,将他所描绘的对象主体简化为形状和色彩。这件作品并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描绘,而是融入了叙事、神话、个人经历和情感,而这正呼应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主要议题,即对于对存在这一观念的批判。存在的观念是指当下的体验,即人类对于世界的直接感受和对事物的感知是真实可靠的。后现代主义认为,这种存在的概念仅仅是虚构的想象,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已经预先被语言、图像、以及社会思潮所影响了,根本不存在所谓纯粹的、直接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汪一所描绘的风景正是对这一概念的精确理解和体现,它们不仅展现了现实,而且表现了艺术家在体验单纯的自我存在时而感受到的观看之乐。
▲汪一《观光团》200x250cm 布面油画 2019
▲汪一《四季》 200x250cm 布面油画 2019
在艺术史上,风景画这一特定的题材的作品使得观者得以将自然引入室内空间,体验在看到壮丽的风景画面时引发的崇高情感。然而,现代文明则发明了观光旅游这一活动,向参与者保证绝对能让他们真正体验艺术和文学中所阐述的非凡独特的美丽风景。因此,这些有学问的观者无法将他们观看的体验从文化构造的限制中分离出来,因此只能看到他们期望看到的风景。有趣的是,汪一在描绘《观光团》(The Sightseeing Group, 2019)中的山景时特意没有体现人类的存在。艺术家把观者安排到了观光团中,通过他们的视角观赏这座雨雾缭绕的山峰,视线偶或被树木遮挡,万物寂寂。一架红色直升机从画面中间升起,仿佛是该观光团所期待看到的日出。似乎众人等候的“时刻”已经到来,而什么都未看到的结果则盖过了众人所追寻的景观。
▲汪一《头号玩家》120x80cm 布面油画 2018
▲汪一《雪线》200x250cm 布面油画 2018
“观看”可以同时是令人兴奋和被动感受,有时这一体验是如此的私密以至于任何语言都显得毫无意义。这可能是汪一的作品饱含沉默感的原因。即使是理论上应为声响大噪的直升飞机似乎也是沉默的,而仅仅依靠未知的力量漂浮在空中。这在《红帐篷》(The Red Tent, 2019)和《大脚车》(The Monster Truck, 2019)中特别显著,其中的人物在享受片刻的静默。《红帐篷》(The Red Tent, 2019)中的人物非常像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瓦尔登湖》(Walden)一书中对自然环境中所描述的简单生活的反思。事实上,汪一的作品中体现的艺术家对自然、个人经验和隐喻意义的密切观察,以及展现出的诗意的感性和这一文学的精神遥相呼应。同样,《大脚车》(The Monster Truck, 2019)中的三个孩子也在品味着独处的时刻。尽管他们聚集在火堆周围,但相互没有任何交流,而是都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然而,气氛却并不尴尬,每个人都对这种疏远和淡漠的社会关系感到放松。这种疏离感在汪一的许多作品中都很明显,因为艺术家本身是平静的局外人,他所描绘的人物也并不承载任何情感。最终,双方都逃脱了社会现实所带来的琐事的束缚,享受身处自然中的精神探索之旅。
▲汪一《窑洞居民》200x250cm 布面油画 2019
正如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的《局外人》中描绘的主人公莫尔索那在书的结尾处所意识到的那样,宇宙对人类事务是漠不关心的,生活缺乏理性的秩序和意义。而这和他本人对于人类事务的漠不关心完全一致,这种相似性令他感到亲近,因而感到自身与世界是一体的。汪一作品与此类似,其中空灵和诗意的风景正是这种超然心境的写照,是对于复杂狂乱的世界的逃离。正如杰克·凯鲁亚克(JackKerouac)在他的著名作品《在路上》中所写,“无处可去,但去哪儿都行,所以就继续在星空下滚滚而前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