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dex}}/{{bigImglist.length}}
20世纪开始欧洲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神秘主义传统的复兴以及现象学对于事物、身体、感知的研究,都对传统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从而也扩大了对于艺术的研究范围,甚至可以说是在重新定义艺术的概念。约瑟夫·博伊斯无疑是在这场变革中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本次讲座将从博伊斯和鲁道夫·斯坦纳的思想渊源,结合艺术现象学相关的内容来讨论感知作为一种新美学的基础以及艺术的可能性。
关于约瑟夫·博伊斯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德国著名艺术家,以装置和行为艺术为其主要创作形式。他在七十年代享受着政治预言者完美名誉的一位美术家。他作为雕塑家、事件美术家、“宗教头头”和幻想家,变成了后现代艺术的欧洲美术世界中的最有影响的人物。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他那种具有以赛亚精神的仁慈性格。
主讲人简介
韩子仲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中心研究员,德国明斯特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部分作品
约瑟夫·博伊斯
《S?FG》, 1953/68
青铜,钢(支架)
343/4 x 11 1/4 x 3 1/2 英寸(青铜)
88.5 x 28.5 x 9 厘米(青铜)
BEU 123/00
约瑟夫·博伊斯 《双重聚合》(Double Aggregate), 1969 青铜,四部分组成,版本:3,铸型 1/3 42 1/4 x 23 1/2 x 126 英寸 107 x 60 x 320 厘米 BEU 61/00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AMNUA数字展厅;
为保证流畅体验,建议在wifi环境中观看;
投稿信箱:amnuamedia@163.com;
文章版权归AMNUA视野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flexible[0].tex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