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她在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全面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如哲学、文学、史学、科技、艺术等,都无不超越前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影响、手工业制品也得到兴盛发展。这些都给印章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加之当时有用印之嗜,厚葬之风,生前官民皆人手一印,死后随之殉葬。因此,汉代印章特别发展与成熟,不论在形制工艺,印钮等方面都极为完备精美,一直为后代篆刻家作为学习的典范,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所赞赏。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首先与读者分享汉印临摹、创作等相关知识。
03
识字
学习汉印,当然要对汉印的文字加以认识、研究,从而提高其审美意识。
汉代前后共四百多年,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国运强盛,其印章所用文字,早期多继承秦制,后来逐渐加以改造。归并,统一成为汉印中普遍使用的摹印篆。由于汉代国土地域广阔,年代较长,为适应不同环境与使用对象或特殊条件,因此汉印文字虽较统一,也有较多样的变化,即是同一篆体,由于在不同印章内,不同的几个字的互相组合,也各有千秋。这就构成汉印文字中丰富多采的艺术性。汉印中这种不同文字的相互组合,变化而又统一的特色,给后来的魏晋南北朝乃至明清时代的篆刻艺术的发展,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学习篆刻,对汉印中的文字的各种变化及其异同加以认识、理解,掌握其主要特点与变化规律,在创作汉印形式的作品时,就可举一反三,左右逢源;顺手拈来,亦可构成佳作。现仅将汉印中常见的字体介绍于后:
鸟篆
鸟篆结体,类似缪篆,笔画屈曲盘绕,其中有些笔画作鸟形,或禽类,或立、或翔、或游,较为别致,也是当时的一种装饰字体,早在春秋战国时的王子匜,越王勾践剑,琥王矛等青铜器铭文就有了。《后汉书·灵帝纪》中载有:“(光和元年)始置鸿都门学生。”唐李贤注:“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说文解字·叙》称:“秦书有八体……四曰虫书。”徐铉注:“虫书即鸟虫书,以书幡信,首象鸟形。”鸟篆又名鸟虫篆,这是因为有些印中有鸟虫混杂。故笼统称之。实际上细分之有鸟篆。如下图中也有虫篆,亦有似鸟似虫的,故含混名之。
日利
张猛
熊得
虫篆
虫篆亦始见于秦书八体中,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秦书八体……四曰虫书。”其结体类近缪篆,但有不同处:一是认为线条笔画颤曲蜿蜒如虫之状。近人马国权《缪篆及其形体初探》中说:“虫头不像鸟头,特征并不明显,主要以身子的蜿蜓回绕作为这书体的徵象。”也有的称为“蚕书”,另一种是虫头较为明显,亦如蝌斗状,故也称为“科斗篆”的。
薄戎奴
程竈
张应
鱼篆
即字中笔画,有的易鸟虫为鱼形,梁庾元威《百体书》中有“鱼篆”的记载。亦云汉武帝游昆明池,学士陈遵所作。“体鱼之首为乙,尾为丙,以纪其瑞焉”。实际上都是当时一种装饰用的美术字体。
王武
夷吾
武意
鸟、虫、鱼篆在汉印中用于私印,有专一为之者,亦有数种合用者。工艺绘画制作性较强,故有称之为“鱼虫篆”者。偶为之亦见别趣。
新成甲
矣志
闾丘长孙
小编注:微信后台输入”篆刻讲堂“,即可查收本栏目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朱小雨、高佳晨
您的转发与点赞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鼓励!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