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对谈 Panel Talk 暨新书发布 Book Launch
《随时会隐遁的情色》
日期&时间 Date & Time:4月20日 14:00-16:00
主持人 Host:陈蕾
嘉宾 With:
艺术家谢其 Xie Qi, the artist
诗人/策展人朱朱 Zhuzhu, Poet/Curator
艺评人吴亮 Wu Liang, Art critic
BANK 荣幸宣布我们将于4月20日举办一场艺术对谈和新书发布——以此作为艺术家谢其个展《锁骨》的闭幕式活动。展览由一月开幕延期至今。艺术对谈将邀请诗人/策展人朱朱,艺术家谢其,批评家吴亮,由上海外语频道主持人陈蕾主持。
艺术对谈将围绕谢其的“锁骨”系列与配套出版的画册《锁骨》展开。
加入我们与艺术家、艺评人与观众的对谈,通过身体、绘画、性别与艺术力量探寻人类情绪的复杂性。
谢其《锁骨》画册 新鲜出炉!
BANK is very delighted to announce a panel discussion and catalog launch as the final cresendo to Xie Qi's solo exhibition, 'Clavicle' which ran from January till April at BANK. The session is hosted by the art personality Chen Lei who will be joined by artist, Xie Qi, art critic/poet, Zhuzhu and critic, Wu Liang.
This session will focus on Xie Qi’s 'Clavicle' series and it's complementary new book.
Join us for a lively discussion between the artist, critics, and audience as they explore issues of the body, painting, gender and power of art to capture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emotions.
*The session will be in Chinese only.
*讲座全程由中文进行。
报 名 方 式:
回复公众号 “ 报名讲座 ”
(确认姓名、电话和邮箱地址)
光,或钻孔机的阴影
朱朱
谢其近年的绘画围绕着头像和半身像而展开,她强调了形体的雕塑感,并由此强化或弱化了一些因素,譬如在笔触方面,显而易见的是滴淌的色彩不再作为画面的重要构成,而仅止于局部的保留,如此处理使得画面趋于凝固。
从整体而言,纯化形式的欲望获得了释放,被弱化的是叙事性。在她稍早的创作中,人物的肢体与动作更接近电影镜头,在定格之后仍然保持着生动,而在最近,造型的动态感、表情的变化及服饰都尽可能地被省略,效果的达成不再被托付给叙事,一切正在趋于静滞,她的观念是“把肖像当做静物去处理”,这种转变既得之于她经历了一段静物和风景的实践,也涉及到个人参照系的再调整,可以猜想她的趣味正向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佛莱芒绘画倾斜,打一个并不完全恰当的比方,这有些像从戈雅出走到凡·艾克。
微冷的 Ruth, Ruth in Blue,2015
120x120cm, oil on canvas
浪與礁石 2, Wave and Reef 2, 2018
117x91cm, oil on canvas
叙事性减缩了,但还不是彻底地消弭——将肖像静物化的过程中,她通过光的布设,营造了一份戏剧感,具体地说,谢其的描绘对象几乎都是朋友们,但她将他们移离了日常情境,置于舞台化的光线里,光源有时来自侧下方,集中投射在形体之上,光的调性鲜艳而奇异,即便是在暖色之中仍然带有一种冷凝效果,另一些时候,光源微弱得几乎和背景一样暗黑、幽沉,面孔和形体被表现得如同洞窟里的石像。
这种光的布设,导致了她笔下的的那些人物,看上去像是被孤独地留在了将要暗场的舞台上,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并非脱离了时间和世界,而是脱离了一直在现实中扮演的某个角色,正在逐渐还原成一种赤裸的、个人化的存在。可以为此提供佐证的是,他们的目光几乎不构成与观众的任何交流,进入到自我隔绝的状态。
谢其使用的语言使他们处在了清晰与模糊、立体与平面的边界上,她的绘画过程是一个以偏向传统造型手法为起始,然后不断加以打磨的过程,颜料的叠层在塑造质感的同时,也逐渐模糊了过于具体、写实的那一面,最终保留下了骨感而又叆叇的主体。
橘色的身体 Body in Orange, 2018
164x82cm oil on canvas
在她的这些人物身上,可以分享到某种确凿的存在感,但看不到太多的情绪和个性,对画家自己而言,他们形体之间的差异本身就是乐趣,但那是一种细微的差异性,没有外部环境和背景的信息可以依赖。形体本身就是个性?是的,看似相近而无表情的造型要求着更耐心的详察与细读,在某一截躯干上,也许你能领略到古埃及式的肃穆,而在另一张面孔里,潜藏着些微的恶作剧式的挑衅,粗犷的与脆弱的同样在此并存,还可以看到她对于女人体的特殊处理,这里有着张扬、铺陈的肉感,但有别于詹妮·萨维尔笔下肥沃的身体带来的压迫,虽可以称之为肉身的庆典,却是一种涌到你眼前但随时会隐遁的情色。
谢其强调以形体而非性格来作为出发点,不作心理的挖掘,“让一张脸直接说话”,这正如西塞罗所说:“世间一切尽在脸上”,或者像罗兰·巴特曾经主张的:深度在哪里?就在表面上。是的,脸未尝不是一种面具,即便处在没有他者旁观的状态,仍可能含带重重叠叠的自我掩饰和保护,或许谢其也觉察到了这种戏剧化的存在,她布设的那束光本身就半明半暗,就像钻孔机的阴影投射在岩层上,对峙的两者暂时达成了形式上的和解。
2018年12月
更多关于谢其:
More about Xie Qi
Bodies in Darkness and Light @ NeoCha
http://neocha.com/magazine/bodies-in-darkness-and-light/
Special thanks to DWV
特别致谢:酒类赞助
- 如何找到我们-
- How to find us -
- 关注我们 -
Follow us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