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虽然听起来有点虚无缥缈,其实,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各种研究领域中,空间都是十分常见的概念。在文学领域的叙事学视域中,关于空间的研究虽然在20世纪后才正式开启,却成果颇丰。
在经典文艺理论中,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常被归结为“时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等图像艺术则被定义为“空间艺术”。这种单纯从视觉和常识上进行定义和划分的方式,在无形中遮蔽了我们看待艺术的角度和视野。
所以,换种角度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多维度欣赏故事,得到新的启发和见解。
中国的西部地区无论在地理、政治、文化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文学艺术领域,小说《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长盛不衰的西部文学也表明了西部地区值得深挖的内涵和价值。
在中青网的调查中,小说《平凡的世界》以66.0%的支持率荣获“对自身成长影响最大的小说”榜首。同样根植西部空间表述的《白鹿原》以34.1%名列第三。
今天,就请各位读者同站长一起,以孙少安、孙少平、田福军三个人物成长经历为线索,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再度挖掘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艺术内核。
少平——认同与冲突
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逃离不甘心,留下很闹心。”在大城市滋养灵魂还是回小城市安身立命,已经成为当前青年群体主要的烦恼之一。
空间认同的矛盾与尴尬一直困扰着人们,在中国这方飞速发展的国土上更是极端显著。时光回到70年代,少平面对的也是同样的烦恼。
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以及精神需求的不被满足,使少平产生向城市空间迈步的想法。
只能用黑馍馍就着菜汤果腹的生活现状下,少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加深。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到《创业史》《热爱生命》,再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苦难的历程》,双水村显然无法满足少平的精神饥渴。
少平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到县城念高中,毕业后不甘回乡务农的少平选择在黄原揽工。在这里,他清楚地感知到了城市空间带来的道德冲突。来自西部黄土地的原初力量,在钢筋水泥建筑的丛林中愈显无力。
在一些读者看来,成为工人,对少平来讲是一种浪费,是在城乡矛盾中步入了边缘。然而,面对这一人生转向,少平的表现是热切和机敏的。在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年代,脱离农业拥抱工人身份,是少平向城市中心迈出的一大步。对于少平而言,虽然大牙湾煤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但工人身份使这个空间具有浓重的阶级意义。
在大牙湾煤矿中,城市认同带来的冲突和尴尬得到缓解,少平对于“劳动”意义的朴素思考也得到认可和再确定。
同样,对于当下为梦想漂泊的我们,城市与个人之间是否具有对彼此的双向认同,或许可以成为判定人生走向的一个先决条件。
少安 —— 乡土认同
双水村,在少平眼中仅是容纳不下精神追求的小小村落,但对于少安,这一方乡土空间拥有着博大意义。
孙少安是村里的“能人”,6岁开始干农活,13岁就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便被推选成为生产队长。从此,少安修整道路、翻修学校、兴建砖厂,完成从家庭空间到乡土空间的拓展。在此过程中,少安对其生存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重铸。他不断被认可,收获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少安的人生舞台就扎根于这片乡土,这个观念深深根植在他心中。为了这土地中深化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小说叙事中,他主动中断与田润叶的来往,娶了农民身份的秀莲为妻。他与乡土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其农民精英形象在叙事中逐渐稳固,从而完成空间与个体的双向认同。
此外,少安的角色在全书中也承载着对于西部空间独特的文化功能和精神特质的表达。扎根土地的少安,在这部以土地为中心进行空间生态建构的小说中,承载着作者对于西北人粗犷、坚韧、笑对苦难的精神展现。
田福军——赋予土地新生
田福军在小说中是一个拥有政治权利运作手段和空间改造长远目光的“远景”式人物,先后担任了原西县革委会副主任,黄原地区地委书记,陕西省省委副书记等官职。全书的官场矛盾中心便依托这一角色从失意到升迁的历程展现。
田福军虽然出生于双水村,但他具有一般人难以拥有的政治前瞻性,他对于空间的理解和空间改造的筹划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在陇东学院文学院的张晓勇教授看来:
“田福军在各种政治风波和人生历练中逐渐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崇高境界,他期望将政治空间、经济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整合为综合的人居空间,代表了权力运作者的理想境界,寄予了作者对于现实政治的深切期许。”
在小说中,田福军提出了“丰产方”的办法——“虽然土地还是一家一户各种各的,但农民可以共同接受科学技术的指导和其它方面的帮助。这样,所有的基层干部和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立即就被投入了进去。”,并在原西县大马河川搞了一个“谷子方”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得以形成。通过改造土地的功能性,之前毫无作用的空闲土地被转化为能带来丰收的生产田,从而转变了人们对待土地的观念,进而实现对生存空间的拓展。
结语:以深情化解矛盾
通过以上对于少安、少平、田福军的人物线的重读,不难发现,其实小说中主要的冲突和矛盾都来自于空间认同。
而对于这种矛盾冲突,情感的弥合功能是作者路遥给出的解决方式。
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充斥着这本描述苦难的文学巨著,展现出平凡世界中最普通、最常见、却也最动人的故事。
故事空间、形式空间、心理空间、存在空间......《平凡的世界》的空间美感仍待我们深入挖掘。
陕西人艺话剧-《平凡的世界》经典版
演出时间:2019年04月26——27日
演出场馆:北京展览馆剧场
订票网站:大麦网 永乐票务 猫眼 小红帽票务 笑口文化
点击阅读原文购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