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天气总是风和日丽,紧紧抓住短暂春天的尾巴,约上三五好友看展才是春日最酷的活动。魔金石空间与其艺术家也将届时参加或呈现多个精彩的艺术活动。
正在展览

林中漫步
史国威个展
策展人:Karen Smith
展期:2019.3.22 - 5.11
展地:魔金石空间
史国威第二次个展“林中漫步”, 展览持续至5月11日。
史国威自德国多特蒙德高等摄影学院学成归国后,逐渐形成了自己持恒不变,令人叹服的视觉表达方式,在摄影和绘画间寻得细腻精巧的融合。他观察并记录景象,创作出传统摄影风格的黑白照片,随后对其进行长时间的手工上色。这一过程不仅要求相机镜头背后的眼手协调,亦需精准把控笔刷的涂抹方式;而其中诸多材料与手法的结合,也使其作品承载的内涵远超“手工上色照片”这一标签的字面意义。


展览现场:林中漫步,2019
新闻
敢当:当代神石注疏
策展人:杨紫
展期:2019.4.23 - 2019.9.8
展地:UCCA沙丘美术馆,北戴河阿那亚黄金?岸
铁木尔·斯琴将参加北戴河UCCA沙丘美术馆举行的夏季展览“敢当”旨在激荡起观众几近被遗忘的文化记忆。石头,这种再普通不过的自然物在原始社会诞生的神话萌芽阶段,曾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之后的民间传说和神话中,它又随着文化演进不断改头换面,在种种神秘、鬼魅或宏大场面中出现。石头可以是经文的载体、孕育神灵的卵壳、守护平安的符咒,以及孕育意境的凝视对象。这次展览由杨紫策划,展出的作品在形式或材料上均与石头有所联系,也偏向从当代的眼光审视这一沉默的文化质料。然而,艺术家的个体意识借本次展览的机会降落到广阔的集体潜意识之中——石头讲述的故事,丰富而扑朔,是旧典故也是新故事篇章。

Out Of Ink
Interpretations from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策展人:Karen Smith
展期:2019.4.11-8.28
展地:伊斯坦布尔佩拉美术馆
梁伟参加伊斯坦布尔佩拉美术馆展览“Out of Ink- Interpretations from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梁伟,细腻的弊端,2018,布面丙烯,水墨,水溶笔,130×180cm

在这个世上,我们
展期:2019.4.07-5.26
展地:纽约巴德学院Hessel美术馆
李景湖作品《瀑布》参加纽约巴德学院Hessel 美术馆展览“在这个世上,我们”。《瀑布》的创作根源于中国南方城市东莞——一座被称作“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制造业城市。其作品多为对该城市随处可见的工业原料和各类物件的形态的转变和重构,并最终以雕塑和装置的形式呈现。作品《瀑布》由一组二手安卓手机组成,试图捕捉一个地区的流变。每部手机同时循环播放主题相同但具体内容不同的一段视频短片——由艺术家于不同家庭或公共空间内拍摄的水龙头流水的画面。该作品使人轻易联想到充斥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数码显示频(电脑,手机)。

李景湖,2016,安卓手机,视频,手机充电器,金属,尺寸可变

中国风景
策展人:唐昕
展期:2019.3.21-5.05
展地:798园区内 A07号楼
姚清妹的作品“跳吧!跳吧!布鲁斯·玲!” 在泰康精品收藏展展出。“布鲁斯·玲”的舞蹈动作杂糅了武术, 芭蕾, 以及一些象征性姿势, 它在一个预设表演的框架下又借鉴了“身体艺术”(body art)中体力耗尽的真实状态。
姚清妹,跳吧!跳吧!布鲁斯·玲!,2013,行为录像,12’

此地有狮
策展人:鲁明君
展期:2019.3.22-4.18
展地:798艺术中心
刘野夫,梁伟携其作品参与由策展人鲁明军策划的群展“此地有狮”。展览持续至4月18日。

刘野夫,约克新闻(独白),2014,双频高清录像投影,3D打印,彩色,有声,10'40''
刘野夫2014年创作的作品“约克新闻”(York News)将在群展中展出。艺术家带着绿色的假发,扮演者一位妓女。在刘野夫的图像之下潜藏着类似于解剖和检验的基本逻辑。出乎意料的反常主题和扭曲信息体现了他对西方视听文化中暗藏的全球化过剩的关注。他利用来源多样的材料探索了其庞大的组织结构及行为特征和趋势。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甚至外国人说话使用的词组和语调都是他的分析对象。材料从内部空间之中被处理,与痛苦和欲望的原始冲动混合,一起融入了文字和图像间的内在关系。

梁伟,模糊的约束,2018,布面丙烯,水墨,水溶笔,200×360cm
梁伟在本次展览中将展出其最新创作的作品“模糊的约束”。她习惯运用油彩、丙烯以及水性颜料,以图像的碎片化、分割、重组以及相互依存与渗透来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从她的作品中总能清晰的感受到某种关于失控与反制的思考路径,以及在这之间以个体性为主导的平衡力量。

追踪末日松茸
策展人:刘倩兮
展期:2019.3.16-5.19
展地:泰康空间
铁木尔·斯琴参加泰康空间群展“追踪末日松茸”。展览展出艺术家的VR作品“新协定VR”。“新协定VR”是“新和平”运动的引言,一个关于人类世的世俗灵性的新向度。它促进一种与规律、物质和能量的内在无限创造力相关的精神关系。“新和平”叙事的特征是风景。被仿真所描述的风景。
铁木尔·斯琴,新协定VR 1.2版,2018,虚拟现实影像,中英,10'
在网络的标志下-拼接与梗
展期:2019.3.16-4.21
展地:C龙口空间
姚清妹的作品“一次彩排”参加CLC画廊联合举办的展览“在网络的标志下-拼接与梗”。“一次彩排”是她在北京缓存空间驻留时完成的一个由8个performances贯穿的live show。里面的文献汇集了她在驻留期间的累积的图像,笔记,文本,草图,指明了几条并置的创作线索。它们不仅是她在创作期间辅助思考空间分割,置景,走位,现场流程的工具,同时也作为视觉媒介成为现场空间“布景”的一环。这些文献的布局就像“一次彩排”的现场,虽然经过一些缜密的计算但提供了一种开放的流动不断生成的弹性。
姚清妹,一次彩排,2018,现场视频,1: 26’ 20”

Yellow Reflection
展期:2019.3.8-4.13
展地:巴黎GALERIE LIUSA WANG画廊
姚清妹的作品“跳吧!跳吧!布鲁斯·玲!”彩色数码喷绘版在巴黎GALERIE LIUSA WANG展出。“布鲁斯·玲”的舞蹈动作杂糅了武术, 芭蕾, 以及一些象征性姿势, 它在一个预设表演的框架下又借鉴了“身体艺术”(body art)中体力耗尽的真实状态。而此组一共九张的彩色喷绘作品则更加清晰的展现了其舞蹈动作和细节。
姚清妹,跳吧!跳吧!布鲁斯·玲!,2013,彩色数码喷绘,40×30cm,9张一组
画廊周公共单元

弗朗科·马祖切利,无常4,2019,798公共空间
作品由艺术家、魔金石空间和ChertLüdde, Berlin提供
魔金石空间携手艺术家弗朗科·马祖切利展出为画廊周北京制作的全新场域限定作品。作品在798艺术区公共区域展出,展至6月21日。
弗朗科·马祖切利生活工作于米兰,主要展览包括:第37届威尼斯双年展;第11届Rome Quadrennial 四年展;二十世纪博物馆,米兰;巴塞尔艺术展;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上世纪60年代初期,马祖切利首次尝试使用人工合成材料制作大型充气雕塑作品。这些作品被艺术家弃置于城市公共空间与户外场所,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迅速激发了人们的好奇与兴趣,并与之互动。艺术家以照片和录像的形式记录下了其间发生的种种难以预料的经历。
Tel: 010-59789635
Email: info@magician-space.com
Instagram: magicianspace
Facebook: magicianspace
微博:魔金石空间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 10:30 - 18:30
www.magician-space.com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8东街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