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发银行广州分行·纯粹系列
钢琴鬼才阿凡纳西耶夫舒伯特马拉松
——两场音乐会连番演奏舒伯特晚期巅峰之作
时间:4月12-13日(周五-六)19:30
地点:广州大剧院 实验剧场
票价:180 380 580
两场套票:1000(580*2),660(380*2)
套票暂不支持选座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
4月12日
舒伯特:三首遗作即兴曲
Franz Schubert: 3 Klavierstücke, D.946
—中场休息—
舒伯特:降B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
Franz Schubert: Piano Sonata No. 21 in B flat major, D.960
4月13日
舒伯特:音乐瞬间
Franz Schubert: Moments Musicaux, D.780
—中场休息—
舒伯特:A大调第二十钢琴奏鸣曲
Franz Schubert: Piano Sonata No. 20 in A major, D.959
* * *
演出开始时间为19:30
迟到观众需等到中场休息时方能进场,
请勿迟到;
入场时请保持安静,
演出时请勿用手机、相机等设备
进行拍照、录像、录音;
乐章之间请勿鼓掌;
感谢您的配合。

舒伯特:三首遗作即兴曲
舒伯特的钢琴小品被称之为“浪漫主义气息的开始”, 他的钢琴作品是钢琴专业学习的重要文献之一。
舒伯特共作有11 首即兴曲, 但最后的三首遗作即兴曲却不常受到人们的关注, 也较少被演奏。有些音乐学者认为这三首晚期小品属于即兴曲的延伸,惟作曲法更为娴熟,也有钢琴家认为这三首小品个性南辕北辙,不应该依顺序同时演奏下来。在这三首作品中三个伟大急迫的对比段落在那个时期似乎仍屹立不摇。遍及这些晚期的钢琴作品,舒伯特对古典时期主调和属调对立化的选择,广泛探索所有曲式在主音和下中音之间各式各样的关系;如大调与小调,降低和升高等,并由后期的浪漫派作曲家广泛的培育。
第一首: 很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降e小调
复三部曲式,开头虽然是降e小调,但最后却是结束在降E大调上,有学者认为这首作品属于法兰西风格,插入乐段清晰可见,浪漫的旋律运用平行的六和弦,以装饰音音阶的轮廓为特色。
第二首:稍快板Allegretto,降E大调
带两个插部的回旋曲式,虽然每个段落中的 a 与 b 都是稍加变化并各自反覆的,但再现时就不再反覆,而是较为自由的处理。从另一方面来看,对比段落的关系是相反的,因为他开始的材料具有田园抒情诗的特性,而两个对比的插入乐段则较为戏剧性或激动的。开始的 降E大调稍快板的抒情主题,改编自舒伯特创作于1823 年的歌剧《费拉布拉斯》中第三幕一开始的合唱,像第一首钢琴小品曲被删掉的插入乐段一样,这个主题令人联想起威尼斯船歌的节奏和流动的织度,还有在旋律中经常出现的三度平行也是合乎意大利的风格。
第三首:快板Allegro,C大调
使用三段体的设计,属于匈牙利风格,带有快速、锐利的切分音重音。音乐预示了斯美塔那带有轻快愉悦的波希米亚风,包围一个以静态的和反覆的节奏模式而显得几乎是催眠静止延伸的插入乐段。特别的是第三首的插入乐段,在节奏模式中伴随着简单的和弦。这或许能推测出舒伯特渴望为他的即兴曲尝试较单纯且更受欢迎的风格,但却仍期盼有更特殊的效果。
?
舒伯特:降B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
著名的《降B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是舒伯特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作于1828年,有着被称作“像天国一般的漫长”四个乐章,是舒伯特晚年充满创意、启发、玄思与豁达的最后遗作。音乐评论家认为,此曲第一乐章是贝多芬之后的最完美的奏鸣曲,这是一首平静、庄严和豁达的作品,仿佛是对人生的总结,伴随着深深的沉思、无限的惆怅和感怀,表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是舒伯特辉煌的巅峰之作。
第一乐章,适度的中板Molto moderato,降B大调,奏鸣曲式
第一主题先以圆滑奏,第二主题先是升f小调,移调而成A大调,历经d小调、b小调,最后以F大调。发展部体现巧妙的转调效果,再现部第二主题以b小调转降B大调,结束于第一主题形成的尾奏。
第二乐章,持续的行板Andante sostenuto,升c小调,三段体式
第一段在柔音踏板声中奏轻快的旋律引出主题,中段为A大调,体现情感起伏,回升到升c小调,第三段重现后,是升C大调尾奏。
第三乐章,谐谑曲(优美活泼的快板)Scherzo (Allegrovivace con delicatezza),降B大调,三段曲式
第一段精巧动感的主题是一段快速圆舞曲,富有动感的重音尽显幽默的性格。第二段色彩黯淡下来,舞步略显凝滞。第三段重现第一段后结束。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降B大调,不规则的奏鸣曲式
第一主题部以c小调始,其中第一主题发展以降B大调,转成F大调后,进入第二主题部。第二主题部为第一主题延伸,呈示部结尾具塔兰泰拉舞曲风格。省略发展部后直接进入再现部,主题以发展式再现,尾奏变成急板。
舒伯特:音乐瞬间
在舒伯特生命的最后一年,1828年他出版了钢琴小品集《音乐瞬间》,这是他自创的一种音乐体裁,主要以一个乐思进行变化发展而具备即兴感,初版第三首的乐谱上曾标有“俄罗斯风格的咏叹调”字样,第六首则以“游吟诗人的悲叹”为名,据说舒伯特在写作这组作品时,受到了佛利塞克 (Jan Václav Vo?í?ek)《即兴曲第七号作品》相当大的影响。这些作品虽然结构短小,但每一首都有其独特之处,展现丰富的情感及音乐表现力,后来都成为浪漫派特性小品的先驱。
第一首:
中板Moderato,C大调,复合三段体,中段移调为G大调,由即兴化,带有装饰音的三连音优美主题,展开温暖的音乐,中段左手伴奏音型像是在描绘大自然中潺潺的河水声,之后为第一段的忠实再现。
第二首:
小行板Andantino,降A大调,回旋曲式结构,先以温暖丰沛的降A大调和弦开场,转为升f小调后,进入第二部分,宽幅的三连音伴奏,搭配以降A大调奏抒情歌调,然后又转升f小调,再以最初部分的三度变奏结束。
第三首: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f小调,四段再现曲式结构,总共只有54小节,却是最有名的一首,左手伴奏跳跃的音符每一拍都敲出一个低音跳跃,右手的旋律重复音的使用流露出俄国风的节奏,然后以降A大调奏中段,再重复第一段,以F大调和弦结束。
第四首:
中板Moderato,升c小调,三段体。左手八分音符断奏,跳跃的表现出音响厚度,右手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弹奏,中段转调为降B大调,以切分音节奏乐段,乐曲在尾奏又闪现了中段优美的旋律但还是以主段东急结束。
第五首:
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f小调,三段体。此曲是一首充满着活跃动感的舞曲,具有十足的活力与节奏感,强调转调和和声美,最后以F 大调结尾。
第六首:
小快板Allegretto,和第二乐章同样是降A大调。且同样以温暖的和声为主要乐思,使用一个长达一小节三拍的挂留音和弦,制造如叹息一般的音乐情绪,低音声部如重唱一般与高音的旋律一起演唱,全曲基本以和声式的运动为主。
?
舒伯特:A大调第二十钢琴奏鸣曲
舒伯特《A大调第二十钢琴奏鸣曲》作于1828年,身后作为遗作出版。它是舒伯特晚年3部作品中最晴朗的作品,但这种晴朗还是没有能够掩饰舒伯特晚年潦倒、窘迫的生活状况下的某种向往心态。全曲技巧要求华丽情绪起伏颇大,慢板深刻、快板激昂、诙谐曲幽默中带点戏谑,彷彿将作曲家的一生给写进音乐里。
第一乐章,快板Allegro,A大调,奏鸣曲式
第一主题登场后,修饰再现,第二主题以E大调表现发展,呈示部最后以E大调反复。发展部以C大调始,以第二主题发展材料作和声发展,再现部则仍是A大调反复,第二主题也移成主调。尾奏利用第一主题,最后形成三连音分散和弦效果。
第二乐章,小行板Andantino,升c小调,三段体式
主导旋律有着浓浓的哀伤,并将无所不在的“叹息动机”(下行二度)运用到了极致,有如(向人世)告别的音乐,却又眷恋;主题出现后,该叹息动机就以数种方式反复之。中段部分以十六分音符为单位编织出的幻想曲风格音乐没有清晰主题,布伦德尔在一篇文章中这么写道:“即便在贝多芬贝多芬最无序的乐章里,他选择(或者说情不自禁)表现出秩序,而舒伯特在他著名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行板乐章的中部,却令人惊奇地接近无序。”在奏鸣曲出现此种段落实属创举,可算是舒伯特的神来之笔。
第三乐章,谐谑曲(活泼的快板)Scherzo (Allegrovivace),A大调,中段为D大调
一开始是分布在双手的安静和弦,接下来却笔锋一转,将C大调与升C大调并置,玩了一场高难度的游戏:在两者间巧妙优雅地穿梭,甚至让人不易注意那些细微的、极短小的转调环节,仿若爵士钢琴家的即兴一般。乐章里最精致的要数那些琶音和弦了,它们密集、灵动、俏皮,倒有几分像是小行板末尾忧郁音程的变形。
第四乐章体量宏大,有将近400个小节。第一主题的乐思特别茂盛,而属调上的第二主题变化不大,展开部事实上也是靠回旋曲素材的反复加以填充的。至于乐章后部,那一次于关系小调上的“伪”再现部,多少像是赋格尾声里才会有的笔法吧。之后,再现部终于沿着“正确的路”走了下去,一段基于主题碎片的尾声飘出,而和弦的连续强奏将整首奏鸣曲收尾。

“纯粹系列”由浦发银行广州分行荣誉呈献
特别鸣谢:施坦威钢琴
【银联高端卡线上购票优惠】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9年5月1日每周六、日9点起
活动期间,银联白金和钻石信用卡(卡号62开头)持卡人使用银联在线支付购票,可尊享8折优惠(最高补贴100元),单卡单日限享1次,每月限享4次优惠。每月限前500名。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本次活动不支持在线支付成功订票的退货处理。
活动细则咨询:400-62-95516
【浦发银行购票立减优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