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堂课 Vol. 02
一方水土一方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歌鉴赏
时间:2019年4月13日(周六)15:30
地点:华·艺术沙龙(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
9011号,华·美术馆西侧)
主讲:和云峰(桑德诺瓦)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
报名:活动免费,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主办:华·艺术沙龙
支持:华·美术馆
长按识别二维码
活动免费座位有限,须提前15分钟验票入场
如报名者未能及时入场,则名额将留给现场等候的观众

所有形式的艺术,鉴赏它们的前提都是理解它们所处的文化语境。
那些“朴素”的民歌背后,蕴藏着厚重的民族历史、民族基因与民族文化,也是少数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
如果想要真正理解那些传统民歌中的悲伤、愉悦与美,我们就需要去好好了解那些民族独特的文化。
但是,都市中的人被钢筋水泥包裹了起来,看不到那遥远的一方水土,没有机会去认识那之中土生土长的人们,更不要说用心去聆听那一方水土上回荡的一方音。
不如一起逃离灰色的水泥森林,去那遥远的地方看一看,跟随我们的讲者共同绘制一幅宏大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地图!
通过聆听丰富缤纷的民歌,仿佛亲临那一方纯净的水土,感受少数民族人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独特的文化表达,品味他们动人心弦的歌声。
关于讲座
本讲将向您展现中国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歌,例如蒙古族的长调与呼麦、藏族的山歌与囊玛、侗族的大歌与小歌、苗族的飞歌、纳西族的喜歌与丧歌、彝族的海菜腔,以及回、土、保安、撒拉、东乡等民族的“花儿”和宴席曲等。
关于讲者

和云峰(桑德诺瓦)
纳西族,民族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艺术总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法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第三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分支主编。
多所“双一流”“211”大学兼职、客座教授。从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艺术管理、文化产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教学多年。主要著作有《纳西族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艺术管理学理论及实践》等13部,主编教材、文集《2005全国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论集》《学者与学统》《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典藏》(55 CD)等多部。策划、制作、指导(监制)大中型演艺项目63台(项)。先后获得金钟奖、山花奖、精品教材奖、文艺评论奖、北京市哲学社科奖、音乐评论奖等国家级奖项30项。主持并完成教育部、文化部、中宣部、科技部、北京市、中央音乐学院等重点研究课题21项。
统筹:窦晓晨
设计:李可淳
编辑:Yolin
华·美术馆
华·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兴建,于2008年9月1日在深圳华侨城正式成立,现为OCAT馆群中的设计馆。
华·美术馆以推动设计的交流、发展和研究为主要方向,关注设计的实验性以及跨学科的创新力量。长期致力通过展览、教育、收藏、研究工作,实现公众与设计、艺术和文化的链接。
开馆时间: 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 - 1号(华侨城洲际大酒店西侧)518053
交通信息:地铁罗宝线(一号线),华侨城站C出口
门票:全票30元,半票15元,每周二为免费参观日(节假日以及特殊展览除外)
电话:0755-3399 3111
www.oct-and.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华·美术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