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纺织大学学子在现场
我们在展厅欣赏作品时,是单独面对作品时敞开自我的难得一刻。如果观展之后没有交流,我们就错失了开拓和提升自己思维的机会。开展分享交流会,同学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艺术家本人,分享在观展过程中遇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以及自己对它们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和见解。在分享会的交谈过程中能够碰撞出新的灵感,为同学们今后的艺术道路积累经验。
▲“女性精神成长”座谈会现场
在现场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纷纷对艺术家李蕾的绘画作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李蕾作品分享交流会现场
你认为“我自己之歌”有什么内在含义?
罗磊:如果说《日记体》是李蕾精神成长的印记的话,那不如说是她向本真自己的一次回复。角色的转变,使她对自己的生存世界有了更为敏锐的觉知。在热烈与内敛的笔触中,可以看到她对在世存在的深刻探讨。无论是与他人共在,还是与鲜花独处,我们都能感受到她作为独特个体对沦为常人的拒绝。相较于那样一种宏大主题,李蕾对自身的关注在这个时代更显珍贵。
▲让我为你跳支舞 李蕾 布面油画 直径88cm 2018
李蕾总是描绘梦境,
梦境折射了李蕾的哪些精神诉求?
秦丽霞:在李蕾的“我自己之歌”作品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复杂的情感,她用含蓄、迂回的暗示手法将我们带入她的思想世界。在整个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素描和油画的鲜明对照,这也是与现实与梦境的对比。素描是打破梦境的现实生活,而粉色基调的油画则表现的是作画者岁月静好的梦境,把自己藏在梦中,哪怕一刻也好。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自己之歌》中所说的“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我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李蕾的“我自己之歌”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自己内心时最真实的想法。
▲李蕾 日记体20180314 分别 纸本水彩 26×18cm 2018
李蕾要表达的女性精神是什么?
黄丽姗:“每一幅都是我的秘密,既希望有人懂得,又害怕有人真的懂得。这里是我最安全的赤裸。”《葬在鲜花盛开之处》中,李蕾尽情释放出对美好的憧憬:“去爱吧,大不了,就再受一点伤;大不了,就葬在鲜花盛开之处。”她鼓励女性果敢地去释放去追求爱,女性精神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尝试并接纳多棱面的自己这一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与其说是在观赏画作,不如说是在阅读她的一篇篇心灵日记:是李蕾写给她自己看的,是李蕾画给观者读的,是读者说给自己听的。李蕾以“日记体绘画”的形式,将从生活中汲取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捻进画中,在自己的“第二天堂”里尽情抒发
▲(左)不如一起飞翔 布面油画 60×195cm 2018
(右)或是一起坠落 布面油画 60×195cm 2018
李蕾理想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魏雅青:在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里,李蕾表露出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意图通过这些画作来表达一个自己构想出来的梦幻世界,与另一边的现实生活遥相呼应,在虚拟的美好梦境里,她才得以让自己的灵魂得以休憩。李蕾的部分作品将树木与根作为水面的分界线,水中的美丽世界与水面的静谧生活构成了其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的分界线,或许生活在水里的虚幻世界才是她所追求的生命的意义。在作品《让我为你跳支舞》中,人偶在水下优雅的舒展,一手抓着花,另一个手叉着腰,想必这种生活是她最愉快的了。
▲李蕾“我自己之歌”个展现场
李蕾的作品中,花卉象征了什么?
周泽阳:走进展厅,观看李蕾的作品,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春意盎然的气息。粉色的绣球花,彩色的花衣裳是源于创作者普通的生活场景或者电影情节,也是诉说着她的梦想。作品《不如一起飞翔》、《或是一起坠落》中被红线牵绊着两个木偶人手拉着的那种状态,自由而纯净,极致而专注的爱情让我们向往。生活如歌,李蕾借惠特曼的诗“我邀了我的灵魂同我一道闲游”来抒情达意,画里画外都是她诗意般生活的写照,记录着美好的样子。
▲ 踏歌行-春风 布面油画 190x180cm 2014
如何看待李蕾画作中对个人细腻情感的表达?
魏慕婷:如果你也曾在无数个夜里辗转反侧亦或常常陷入情绪的黑洞,或许会想:在这光怪陆离、华灯闪烁的年代,繁忙的生活节奏与冗杂的琐事让你无法喘息,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我们又该如何去寻找一个情绪的宣泄口?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李蕾执着于描绘心中的少男少女与花卉等事物,并巨细无遗地记录着情绪与心境的变化历程。李蕾通过对往昔心境状态的回溯,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引入心中的创作图景之中,形成了一种在真实与梦幻之间的青春风格的画作。情绪的宣泄,是其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其隐匿主题。李蕾的创作中或有荒诞、失落的情绪,亦有幻想、憧憬的心境。自始至终,她的画作从不是愤怒、狂躁的,而是平静、优雅的。作品《不如一起飞翔或是一起坠落》展现的是青春期少女的恋爱心情,鲜活的花朵和芬芳的男孩女孩,便是她精神世界的桃花源。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防空洞。李蕾选择用画作与心中的少女对话。
▲撩人的芬芳 李蕾 布面油画 150×100cm 2014
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李蕾是如何表现的?
岳檄文:李蕾,出生在大冶,学习生活在武汉,经过艺术专业院校的洗礼,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把握地十分贴切。可能是性别使然,李蕾天生对生命体验和心理变化非常敏感,她热爱生活,喜欢花草,她说女人就像花儿一样美妙,但是绽放的时间极短,需要认真地爱自己,需要仪式感。她的画作正如她的人一样,细腻优雅,艳丽绚烂,时而忧伤,时而喜悦。做艺术家是幸福的,艺术家们可以用自己的画笔抒发复杂多彩的心理世界。在大厦林立的都市中,在压力丛生的现代生活中,李蕾为自我保留了一方净土,而这方净土就是艺术。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正如莫里哀喜剧中说的那样“每逢我们开口说话,我们就是在作散文”。李蕾的作品就是她的“散文”,就是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独特而性感。
▲(左)艺术家李蕾,(右)心理咨询师李亚
你如何看待李蕾画作中梦境与现实的关系?
熊心宇:这一次《我自己之歌》的画展,李蕾将自己的个人情感和生活轨迹融入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她通过色彩与不同的创作手法将自己的作品分离成了现实与梦境两个不同的维度,在宏大叙事与生活的思考中找到了自我表达的契合点。在她的画作中,现实与梦境、实体与虚幻、直喻与隐喻交织在一起相互生成,从女性独特的情感视角出发,在抽象表现主义的审美韵味中抒发自己对待生活的乐观豁达与单纯真切。斯图吕贝尔曾说:“人在梦境中,便与其清醒意识的世界脱离了。” 现实生活中所包含的快乐、痛苦、愉悦在梦境中都不复存在了,梦境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与日记体相对应,梦境仿佛一个构建的世外桃源,李蕾将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充斥在整个梦境的色彩斑斓之中。她所具有的女性的敏感,细腻地捕捉到了梦境中虚拟的快乐与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所形成的冲突,于是,她通过鲜艳浓郁的红色与翠绿来追问生命存在的快乐,力图追求内心深处的灵魂归宿。用惠特曼同名的诗歌来说,“不论是善是恶,我将随意之所及,毫无顾忌,以一种原始的活力述说自然。”这大概是李蕾所追求的超脱与自然吧。
▲武汉纺织大学师生合影
▲纺大学子与艺术家李蕾合影
这次分享交流会让同学们更好地对待艺术与生活、梦境与现实的关系,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女性精神成长”这一主题,大家都分享和收获了独特的见解,在与艺术家对话的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在展厅独自欣赏作品之外的乐趣,离艺术更近一步。
主办单位
合美术馆、中电光谷
展览时间
2019年3月23日-2019年5月15日
展览地点
合美术馆三楼5号厅
(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6号)
出 品 人
黄立平
策展人
鲁虹
设 计
柯明(空间)、李海平(平面)
展览执行
孙江舒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