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中性空间,装备精良,潇肃冷漠的气质。空间冷静地克制,散发出中产阶级特有的灰格调。洁净是必须的,简约的品味是不露痕迹的。
但是,荣宅契合了我的呼吸。
刘野的画就是在这样的空间里得到完满的呈现,这批珍宝般的绘画吸附了宅子的气息,是旧的时间。白光的歌声响起,老明星和繁花星星点点你的眼睛,烟熏缭绕的背后是一只剩下半盏茶叶的玻璃杯.......
很难讲荣宅建筑丰沛了刘野的画篇,还是刘野的画增色了荣宅。荣宅的中西合璧的考究同刘野画面理智与情感的谋篇,一脉相承,异曲同工。难得的是画和空间经营得如此默契,就像水和容器。
荣宅的精彩并非室内装饰,这是能想象的到的,它是室内室外非凡美的衔接。透过一扇扇窗,剪切出一幅幅怡人而别致的景象。冬日凋零的梧桐,灰色条形的遮阳布,合乎艺术美法则的楼檐,鳞次栉比的屋顶。南方的烟雨飘过,空气潮湿而謦香。室内,珐琅瓷砖闪烁着温暖的光,沉浸在独特的纹样里。老式的墙裙俱备了老派的沉稳的气质。迴旋的木楼梯可以看得见俏丫头端着银耳莲子羹袅娜的身影,腕上的手镯在暗夜里发出雅白的光亮。
刘野的画呈现在这样的空间里,水乳交融。他画泪眼婆娑的阮玲玉,自杀的罗密欧,有点sm劲头的女教师,齐白石和不明飞行物的关联。他以童稚的天真以及伤感,把旧时代和新时期,巧妙的参杂在一起。所以,他的画有不可言他性,正是如此,画中也俱备了妙不可言的厚度还有一份精雅。观画之余,不得不讶然于作者非凡的审美气度。
刘野的现代性要重开一个篇幅。比如,人物肖像玩偶的性质,既写实又寓言,荒诞是叙事的前奏;他的主题和元素又是多样性的,观者的眼睛和心理不致于审美疲乏,千篇一律;当然,敏锐的感性一直游走其间。印象深刻的是,石膏几何体和天使儿童的巧妙结合;还有一块端然的桌布,钴蓝色的......
刘野画书,值得一提。这批书的图画是乌斐济宫里大画的一隅,带着耐人寻味的痴迷而存在着。刘野描绘佛兰芒著名的艺术家罗杰尔? 凡?德?威登的正在读书的圣抹大拉的玛丽亚,记得凡?德?威登的每张画都泛着史诗般的光辉。遗憾的是刘野的这张画并未再现原作的神性,但却多了一份肃穆朴实。倒是他自己画的味道。
令人赏心悦目的是书20号,我姑且称之为“花的肖像”。美好的书的折叠阴影,透气且柔美,暗绿的叶子,纯洁的花朵,沉郁的气质,中世纪的想象力。书籍泛着迷人的光辉,是智慧的钥匙。
书1号、书5号、书10号、书17号、书18号,可圈可点。人类渊博的知识,以及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发现都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在书本上了。时光年轮,低声细语,书籍不再是物品,而是画面中的一件艺术品。
请原谅我满纸的呓语。我问自己,为什么刘野的荣宅展过去好长时间,才完成此文。因为,我需要时间的沉淀,收住复明复暗的眼神,赏玩回忆的心智。
此文完成的过程是我吟唱幸福的过程。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