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开幕讲座视频
讲座嘉宾
讲座精选
Part 1:关于松美术馆和此次展览
主持人:首先邀请王端女士,介绍松美术馆的历史,以及路易丝·布尔乔亚在中国的情况。
王端:
我们希望将布尔乔亚的艺术呈现给更多的观众,从学术的角度建立并逐渐完备美术馆的学术体系。
松美术馆建筑加园林整体面积22000平方米,长度365米,宽度约60米,美术馆主馆面积大概是2200平方米。庭院中散落种植了199棵东方迎客松,所以美术馆命名“松美术馆”。这次的展览是2017年9月松美术馆开放至今我们所做的第四个展览,是希望把视角放在国际化。
布尔乔亚是20、21世纪非常知名的艺术家,符合松美术馆对展览的诉求,正如美术馆创始人王中军先生所希望的,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喜爱艺术,走进美术馆,接触到最直接的、最一线的、最前沿的艺术动态,逐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女士(中)
主持人:展览是怎样进行空间布置?如何取得不同历史时期展品的平衡?
Philip:
我希望把这些展品能更好的互相补充布置和展出,大家能够获得这种不间断的、更好的一个体验。
松美术馆的空间跟龙美术馆的空间不一样,松美术馆这种展品安排会更加亲密,大家会看到它从一端到另外一端,是互相呼应的。比如说,从4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到后期的一些作品的连贯性。
策展人Philip Larratt-Smith
主持人:Jerry作为布尔乔亚三十多年的助理跟布尔乔亚之间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以及对她独特的解读?
Jerry:
她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她作品背后要表达的很多东西仍然是一个谜题,是我们没有办法替她解答的。
她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进行一个展览。在我遇到她之前,她并没有真正举办过一个大型的展览。因为她对这方面不是那么感兴趣,当时可能并没有人会关注到她。我开始跟她合作,我会帮助她从其他的角度来思考,帮助我能够更好的帮她策划展览。我觉得这也不断在影响着她的一些作品和创作。我认为工作是她理想的一种状态,她会在不同的时段来进行创作。
伊斯顿基金会主席、
布尔乔亚三十年的助理Jerry Gorovoy
主持人:王端女士,请您谈一谈中国的观众是否会接受像布尔乔亚的作品,或者是说你对公众的期望?
王端:
这个展览肯定会带给中国观众很多不一样的思考和体验。
即使一个没有接触过布尔乔亚,或者说不太了解她生平以及情感经历的人,看到这样一个展览时也会感受到这些作品的冲击力、张力和对人性共性的思考。当观众看到这样的展品的时候,必然会疑问它是由什么样的艺术家创作出来,会自然而然的去挖掘艺术家的情感经历,了解她的生平历史以及复杂的情感纠结。而且,松美术馆推出“艺术不止...Art is not...”系列话题及活动,希望观众不仅对展览本身有更深的理解,而且对艺术本身进行更多思考。我们希望能够启发观众,走近布尔乔亚,走进松美术馆,走进艺术。
《妈妈》1999年
青铜、硝酸银、不锈钢、大理石
927.1x891.5x1023.6cm
伊斯顿基金会收藏
摄影:JJYPHOTO
松美术馆在展
Part 2:关于布尔乔亚
主持人:布尔乔亚作品中不同的层次?她有的时候是涉及到一些非常私密的、她个人的一些情绪,可以帮我们解释一下吗?
Philip:
在观看她作品的时候,需要去更深的理解她心理的状态,才能够获取答案。
她就像是一种平行的一种空间,这段时间没有再做成具体的艺术作品,而是在做一些更抽象的一些写作和行为。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她作为艺术家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她非常关注的《歇斯底里症之弧》其实反映出一种心理状态,她一直说“身体就是雕塑”。所以,我们可以从这种身体的外部的形式中来探索人内在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她的作品是一种旅程,没有一个终点,她要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去发现她内心的旅程。虽然她最开始做了很多自画像性的东西,但是这个并不是她的终点,一种形式化的过程,让外部的观众也可以和她一起去探索她的整个内心世界。
《歇斯底里之弧》1993年
青铜、抛光铜绿,悬挂件83.8 x 101.6 x 58.4 cm
图片版权伊斯顿基金会VAGA(ARS),纽约
摄影:JJYPHOTO
松美术馆在展
主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说身体在衰老,但是心理状态可能更清楚、更明确,你觉得她晚期的时候是这样子吗?
Philip:
她特别重视精神分析,她鼓励每个人都去深深的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
在晚期,没有像她早期那么被生活折磨。她也没有以往那么焦虑、那么愤怒,虽然说还需要继续去创作,还是会有一定焦虑的情绪,但她会更好地控制一些负面的情绪。我觉得可能是这两种的结合,一是身体衰老,二是心态上的成熟。
我觉得写日记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她写了一生的日记,因为她通过写日记来分析自己内心的心理状况,日常每天记录她的身体和心里的情况。有的时候是从一种三维或者四维的角度去分析,我觉得这个过程对她来说是一直没有变过的。
《时刻》2006年
档案染料、数字印刷于布上,25套
44.5 x 68.6 cm
私人收藏,亚洲
松美术馆在展
主持人:我想听一下,路易丝作品的普世性,问一下王端,你自己看她的作品的时候,你觉得,你观看的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一个世界呢?还是说你能够产生一种共鸣?
王端:
布尔乔亚的作品独具魅力,作为女性,比较容易能和布尔乔亚找到一种共鸣。
比如说,情感的压力,还有这种表现方式。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作品是她的《沉默寡言的孩子》,这件作品刻画的是布尔乔亚最小的儿子阿兰,他“拒绝出生”(出生日离预产期推迟了两周),后来退出了这个复杂的五口之家。我是一个母亲,让我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我孕育宝宝的过程儿子也是晚了八天出生,我也有焦虑。所以,这样情感的连接能很容易让布尔乔亚与女性的观众产生一种互动。
布尔乔亚的作品是非常独特和有吸引力的,所以我相信男性也好、女性也好,都能找到与自己心理相连接的那条丝线。
《沉默寡言的孩子》2003年
布料、大理石、不锈钢、铝
182.9 x 284.5 x 91.4cm
伊斯顿基金会收藏
松美术馆在展
主持人:两位男士是否能够和路易丝作品,还有女性主义产生共鸣呢?
Jerry:
她的作品不分性别,这是她的普世性。
她并不是专门讨论某一性别,或者某一文化,都是人类本质中共有的部分。但是,有的作品可能女性观众会更有共鸣,但是有些又看不出来她主要是想针对女性或者男性了。
从一种更高的层次来讲,可能也并不是仅局限于女性。在她变得越来越有名的时候,人们经常要问她是否是“女权主义”,她并没有这种偏见或歧视,只是会去忽视。这种情况,我觉得也是一种比较好的一个心态,不要太随大流,太被商业的趋势牵着走。
《女人之家》1994年
白色大理石
12.7 x 31.8 x 7 cm
路易丝·布尔乔亚信托机构收藏
松美术馆在展
主持人:她是在社会上的一个典范,她对于女性,她做了很多她该做的事情。请问Philip,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作品,有一些可能并不是跟性别有关,是关于家庭的关系?
Philip:
她的作品当中是关于一种普世性、普遍性的,她所传达的这种现实是每个人都面临的。
布尔乔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当中是包含了一种复杂性,它不只是采取某一个方面、只是表达某一种。她的主题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能够去进行不同的探索进行解读。我觉得她创造的这种情境本身是具有价值的,当中会包含了复杂性。
我们讲到跟母亲的关系是作为她,以及作为很多人普遍的、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我在这里并不认为,这只是讲到关于性别,我只是说她很多的作品想要向我们表达的是,可能并不是其他男性艺术家会告诉我们的。
《无题》1996年
布料、线、钢、骨、橡胶
281.9 x 215.9 x 210.8 cm
路易丝·布尔乔亚信托机构收藏
松美术馆在展
主持人:她是一个现代艺术家?还是一个当代艺术家?
Jerry:
她由现代艺术家转换为当代主义者。
像她这种雕塑的展品,可能跟毕加索会有一些类似之处,她的职业的生涯跨了70年,她当中也包含了不同的阶段,我觉得从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当代主义者,之前可能更多是现代艺术家。
这是她的一种尝试,对不同事物的一种方式,她是想要去尝试当下能够尝试的不同形式。所以这种变革,这种转折就算对我感觉来说不是那么的正式,有一些是非常正式,有些东西我不能解释,但是,她对于其他问题的关切,在推动着她的作品创作,比如说,心理方面的、性别方面的。所以,她是把很多不同的主题融合在了自己的作品当中,使得她成为了一个更为当代的艺术家。
所以,现在我们讲当代到底指的是什么?当代主义指的是什么?有些人做的是抽象主义,有一些是动画作品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一个范围,当中会非常敏感,我之前也是非常开诚布公的讲过这种观点。我觉得,她在这种形式方面是有一种转变的。
《自然研究》1984年
橡胶 76.2 x 48.3 x 38.1 cm
图片版权伊斯顿基金会VAGA(ARS),纽约
摄影:JJYPHOTO
松美术馆在展
主持人:从60年代,她可能逐渐转变成为当代主义,在现代主义的作品当中,她早期的作品当中更多的是一些比较完整的,或者说更加的一些闭环性的一些作品,现在更多的作品可能是一些更开放的作品,你可以走入到这个作品当中,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她?
Jerry:
她希望能够表达当下,活在当下,她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认为看到的这些作品是非常活跃的,比如说,她的这些植物的作品,仍然能传达出这种感觉的东西,可能我们讲的并不是说这种情境是当代,还是现代,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重要性,很多的作品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毕竟她是一个艺术家,存在独一性。
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对于一名艺术家来说很重要,是别人所拿不走的,别人所无法去仿照的。
《莱弗勒斯》2009年
水粉画,6套
59.7 x 45.7 cm
路易丝·布尔乔亚信托机构收藏
松美术馆在展
主持人:Philip你有什么补充的吗?
Philip:
我们需要进入到她的作品当中观察。
刚刚谈到的是从40年代到80年代她当中一些作品的一些发生的转化,比如说当中所用到的主题,用到的不同的物品和材料,比如说在90年代的时候,给了她更多的现实感,在她的作品当中有所呈现,让她对于过去能够联系到自己的一个历史,然后看到时间上的延续。还有关于她用自己的一生当中很多物品来创作,当中也会呈现出象征意义的一个复杂性,当中会是你能够从她所使用的材料跟她的这种经历联系起来。
还有一些部分,我们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理解,这个部分,非常具有当代性。很像现在一些年轻的艺术家,我们可以把她描述成为一个年龄更大的当代的艺术家。因为,她是出生在1911年的艺术家,在她晚期的作品中更多地出现了这种抽象性表达。
《上午十点是你走向我的时刻》2006年
纸本水彩版画
37.8 x 90.8 cm
伊斯顿基金会收藏
松美术馆在展
Part 3:关于观众的参与性
主持人:我们讲到了在博物馆当中的这种参与性,作为一个观众或者是作为一个参观者,她是否可能缺乏这种参与性?
Philip:
我觉得布尔乔亚是个开放的世界,她的作品有一种继承性,不只是说她的这种参与性。
比如说有一件作品,两个部分是相对的,对于布尔乔亚来说,它是在一起的,但它又是分开的。所以,讲到她有时候即使在一起的又是分开的,这是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作品当中的,这也是模拟我们人的很多的关系,比如孩子跟母亲等。当中会有这种有意识无意识,很多作品都是开放的,让我们自己能够去表达自己的理解。很多的东西实际上具有两面性,但是又是同时来呈现的,她的交互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布尔乔亚的作品留给观众很多解读的空间,但是她对色彩的运用会有自己的一种解读和理解。
《情侣》2003年
布料、大理石
6.4 x 45.1 x 33.3 cm
路易丝·布尔乔亚信托机构收藏
松美术馆在展
主持人:我们怎样把作品更好地跟观众联系起来?在参观布尔乔亚展览的时候,怎么样更好的让观众与之产生联系?
Jerry:
一件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当中的这种复杂性,能让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们根据自己不同联系进行解读。
之前这种展览可能她自己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她是一个女孩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我们能够看到她的一生,一开始我们能够奠定一个基础,奠定一个概念,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她并没有观众。但是,在最终的时候我们能够把工作室当中的作品拿出来举办一个展览,所以,她自己并没有在这个展览当中有一个非常动态很活跃的参与,这就像是一个事后才发生的。
虽然,她并没有去跟我们的观众进行一个互动,她非常感兴趣的是,她自己现在在完成的作品是什么?她一切都关注在自己的创作当中,所以希望她的作品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就会放手,剩下的留给观众来解读。
她创作的作品,也会出现非常多的一种外部性,很多的普世的价值。所以,我觉得这是她给到观众的礼物。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收到来自布尔乔亚的这份礼物,祝贺王端能够收到这份礼物,能够跟大家来进行分享。
讲座现场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更多精彩现场图片、视频
欢迎持续关注松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松,不止艺术!
Song Art,More than Art!
▼
更多购票方式点击下方链接~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