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影像中的民族国家与历史叙事
主讲人:吕新雨(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孙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主持、对话:陈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9年4月13日(周六)
14:30-17:00
地点:OCAT上海馆
请识别二维码预约参加

民族国家与历史叙事是当代影像中常见的主题之一。是次展览的当代影像作品中尽管很少涉及主权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但并不乏作为权力体制的国家与历史叙事。无论是虚构,还是纪实,不同的叙述路径、剪辑语言和美学结构,影像中弥漫着的却是一种普遍的焦虑、困惑和创伤感。这其中,作为素材的档案在影像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影像与国家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如何看待影像中的纪实与虚构?这样一种当代影像叙事和情绪与相关主题的独立纪实电影及主流院线电影又有什么不同呢?……为了更加广泛、深入地展开这一话题,我们特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吕新雨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孙柏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他们将从各自一直关注的独立纪实电影、院线电影以及中国电影史等多个领域和角度,就此话题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和对话。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陈越教授应邀担任此次论坛的主持和对话嘉宾。
吕新雨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吕新雨,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传播学院院长。著有《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2018)、《学术、传媒与公共性》(2015、2018);《乡村与革命》(2013);《书写与遮蔽:影像、传媒与文化论集》(2008);《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2003)等。
孙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孙柏,文学博士,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任教,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方现代戏剧,中国电影史,西方电影理论,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丑角的复活——西方戏剧文化的价值重估》(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寻找多数: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戏剧批评》(中国戏剧出版社,2015年)。发表戏剧、电影研究论文数十篇。除学院体制内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外,亦从事剧场艺术实践。
陈越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1965年生,浙江平湖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批评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学,尤以对葛兰西、阿尔都塞等思想家的翻译和阐释著称。校译《来日方长》曾获第六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主编大型学术思想文库“精神译丛”,以及多卷本《阿尔都塞著作集》。

导览人:王姝曼
时间:
4月10日(周三)16:00
4月14日(周日)16:00
导览语言:中文
集合地点:OCAT上海馆 前台
导览免费,无需预约
注:由于展览内容丰富,体量较大,
请合理安排观展时间!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