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

学术研讨会发言



* 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发言者审订。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孙振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庞茂琨在这十年油画艺术探索中,他要解决的课题是什么?实际上还是围绕两个最核心的字展开的——古典。这里说的古典是指西方古典油画传统,他的工作重心在于一直和古典较劲,从古典出发不离不弃、不休不止,常编、常画、常新,从古典出发建构属于自己油画语言体系。


具体来说,从古典出发涉及到以下问题:比如说古典和个人的关系、古典和现实的关系、古典和创新的关系、古典在当代文化中的可能性、古典如何面向未来等。

 

   他在古典上的探索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制定传统,用精湛技术延续古典;

    第二,借古开今,用今天的现实置换古典;

    第三,融合中外,用当代观念解构古典;

    第四,画旧为新,用语言创新再造古典。


具体来说,制定传统,用精湛艺术延续古典,庞茂琨做的始终是一个技术活,延续传统尊重传统需要人力,你要和西方古典画家对话,你首先需要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在这一点上,庞茂琨是中国少数几个最有天分的画家之一,天生就有很强的造型能力。我微信上的头像就是庞茂琨给我画的,他什么时候画的我都不知道,可能就是开会的时候随便勾勒一下,他寄给我,大家一看都说画的好像,这就体现了他在技术上的能力。

我们看到他的展览中的作品,不光是一种风格,有西方古典油画各个风格,他愿意了解的风格他都进行了尝试。


他为什么对古典如此迷恋,古典油画确实有一种诗意的、高贵的东西,里面还有一种跟信仰结合在一起的东西,这个和当今社会形成巨大的反差,所以应该说他是为艺术自身的魅力所折服。


借古开今,是用当今的现实置换古典。前面说到他的作品有古典的倾向,那第二点又说明,他还要面对现实的召唤,在他的油画当中可以看到,真实的人物出现在古典油画中间,有很多具体的细节,他也做了很多其他处理。


融合中外,是用当代观念解构古典。这里面可以看到荒诞感、超现实、戏剧性、穿越等,这种感觉就是他对古典的解构。


画旧为新,用语言创新再造古典。他的绘画语言是他的特色,比如说他使用一些镜像、使用非真实色彩等等。他对传统的迷恋,又对传统当代的推进、解构、重构的这种双重性,让我想起一句话,是泰戈尔的诗用耶和华的角度讲出来的:我欲成全你所以毁灭你,我爱你说所以伤害你,这句话可以形容庞茂琨对于传统古典的感情。


庞茂琨在我心目中间是什么样的人?既是西方古典油画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人,又是中国当代油画家中对西方古典油画充满敬意的挑战者;既是古典油画中诗意、优雅、高贵的守护人,又是实时将当代社会矛盾和问题引入其中破坏者;既是解决技术与观念之间矛盾对立的调解人,又是不断尝试新技术、新观念的实验者;既是一个通过画面来隐喻现实表达的思想家,又是一个热爱手工绘制、虔诚、勤奋、锲而不舍的劳动者。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吴洪亮

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第一次大规模的看庞茂琨的作品,是2015年盛葳策划的个展,那个展览有这个展览的雏形了,当时庞茂琨对于当代新东西表述方式的思维,已经开始进行实验。2017年,在艺术长沙第二次大规模看庞茂琨的作品,感觉他已经非常熟练和轻松了,已经没有2015年小紧张的感觉了,甚至里面有一些画已经有一点弹性了,他在把所谓的借用、融合这些逻辑来进行拼合和融合的时候也感觉自如多了。


我看了一下这次展览,从展览名字 “相遇此在”,到空间逻辑和作品排布等等都已经非常完整和成熟,建立起了观众和作品的关系,包括艺术家的创作跟古代、跟西方逻辑的对撞,非常有意思。现在想起来,开头看庞茂琨作品时那种“剑走偏锋”的感觉,现在感觉是

“守正创新”。这是我很直觉的感受,几年前看的时候,和今天看,也有熟悉的感觉,但是感受时不一样。从PK的感觉到融入的感觉,所谓前辈致敬。


去年我在苏州做了“致沧浪亭”展览,用相对当代的方式致敬古代的园林的时候,我问庞茂琨借之前在艺术长沙上展出的一组作品 “再古典”,有意思的是,那组作品其实跟大多数他画的有点不一样,他把中国古代人物画和素描放在一起的,我问他你画的是哪张画,我想不起来是谁,他也想不起来,我去查,于是我做了一个多媒体的解释,水墨人物和素描怎么合在一起的,而且合在一起后效果非常好。我想展出这套作品的原因很简单,宋代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旁边就是颜文樑做的苏州美专,现在叫颜文樑纪念馆,这两个建筑物就这么待在一起了,我第一次看觉得特别不舒服,后来去了好多次后,我就觉得舒服了,这可能是一种被一次次的洗脑过程,或者视觉自我认知习惯的过程,就像巴黎埃菲尔铁塔现在怎么看都舒服了,我相信当年人就是不舒服。可能有些人开始看是一种对撞也好,是一种拼合也好,最后变成一种融合。


今天再看这个展览,像一杯新酒,酒有陈的部分,但是也有新。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杨卫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



“相遇此在”展览布置非常有意思,一进去展厅就可以感受到整个展览的格调,走入每一个展厅,都能够看到庞茂琨每一个阶段,同时也能够通过他看到中国艺术近几十年的脉络,非常清晰。这个展览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简单的展览,是有很强当代观念的油画展,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非常当代的展览,只不过采用的是油画的媒介。这是我看到展览的第一感觉。


整个看下来,可以感受到庞茂琨近四十年来创作理念核心价值。大家都说油画是带有世界文明的东西,这让我联想到最早看他作品的时候,我觉得当他跟很多川美的艺术家不同,作品里面首先有两个直觉元素,一个是洋气、一个是贵气。尽管早年他画过乡土,但是跟其他人的乡土不一样,非常洋气和贵气,这样的东西在庞茂琨几十年艺术历程当中始终贯穿。但是他同时用他的语言在表达社会生活急促的变化,尤其90年代的那个创作阶段。当然,其中他略微有一点点动摇, 90年代以后本土性、中国当代性这个浪潮太大了。


从90年代关注社会主题到现在又重新回归自我主题,庞茂琨艺术历程折射出他个人完整的线索,同时某种意义上折射出了中国当代艺术近几十年一个脉络,我觉得还是蛮清晰的。从庞茂琨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面临两个传统,一个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另外一个是我们近百年对于西方学习的传统,这实际上变成了新的传统,它不在是一个简单西方概念,它已经融入我们血液里面,尤其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在这样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庞茂琨实际上把这样一个具有人类文明的传统,在单一叙述里面打开了一种可能性。


庞茂琨始终是一个特例,不仅是四川美院的特例,也是中国当代油画乃至于当代艺术特例,他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这是我结合展览对庞茂琨作品的感觉。通过展览几个层次的进度,让我们很清晰看到庞茂琨从哪里来的,他的源头在哪里。这个展览非常好,不仅值得我们批评家借鉴,也是一个值得策展人借鉴的展览。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张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美术》主编



庞茂琨的这个展览里有对于学院价值进行重新思考的问题,用他自己的创作回溯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


学院的初衷就是研究前人传统和创作规律,总结出来之后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它既要教学,教育学生,同时要肩负开创新创作的作用。从学院角度来讲,是要给别人很重要的示范的。


仔细看庞茂琨的“对话经典”系列,我觉得他几个选择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是他选择了扬·凡·艾克和波提切利,这些都是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扬·凡·艾克是油画改进者,他使用的语言其实是代表油画早期的语言,波提切利是威尼斯画派的,美术史上认为,威尼斯画派对于油画的作品,大于达·芬奇和拉斐尔的,他们一直专注于文化语言的探索。


庞茂琨更多关注油画语言更加自主和独立的时期,就是巴洛克时期,在这里面,看到委拉斯贵兹、鲁本斯、维米尔等,这都是巴洛克里面非常典型的代表。在这样一个探索过程当中,他尝试了一个系统,展现了对于西方油画语言摸索的过程,一个对话的过程。我们也知道前不久,靳尚谊先生也画过对话维米尔的作品,其实在西方当代艺术家里面,也有很多回归到传统的创作,用古典语言表现当代叙事,古典语言在当代没有沉寂,大家没有必要哀叹它的不幸,其实关键在于看你是如何表现的。在探索过程当中,我觉得庞茂琨有意识加入了自己对于意义的探索,其中包括他把我们人工智能等形象融入到古典作品里面去、把自己的形象植入到古典作品里面去,他通过这样方式,尝试对于空间和绘画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挪用,而是他对于意义的追索,这种探索是非常有价值的。


如果我们简单临摹一个作品,可能在过程当中能够体会到古典大师能力以及绘画的成就。但如果像庞茂琨这样通过这样一种带有创造性对话的话,我觉得在学习过程当中,他可能有更深的体会,通过他的方式,他也对现代中国古典油画探索和发展起了一个很重要表率作用。


在庞茂琨的个人风格语言上面,大家都可以看到是非常明确的,他的笔触是非常松动和流畅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带有绘画的味道。一般大家谈到古典语言,往往讲到比较僵硬轮廓线,严谨对于形体的塑造,但是在他的作品里面有流畅的笔触,对色彩自如的应用,绘画味道非常浓厚。要达到这一点需要具有相当的造型能力,西方古典艺术有写实,是对对象照搬和再现,大家了解西方美术史,西方美术史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浮现自然”,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家有意识对于现实世界一个意象的再现,包含着创造和想象,即使达·芬奇,他说艺术家应该像镜子一样反应自然,但是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对于自然的再现,大家可以去看作品都是包含艺术家创造。像庞茂琨的作品,具有高超造型能力,在作品创造的时候不拘泥于形体的。


再有就是他对当代性的阐释,风格非常典雅和高雅,希望庞茂琨将来创造出更多的作品。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学术研讨会现场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开幕直播回放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策展人导览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展览开幕式



当前展览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

展览时间  2019.03.09-2019.04.16 

地点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二、三展厅 

相遇此在 | 庞茂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发言 (2),庞茂琨,艺术展,研讨会,油画,古典,里面,人物,古代,苏州,文明

想成为庞茂琨的画中人? 


“自拍系列”C位以待

你有机会在庞茂琨展览中遇见你自己 

点击上图查看活动详情

▲▲▲▲▲▲▲▲▲▲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