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白明与嘉宾合影
▲“对话——白明师生陶艺作品展”展览现场
一个好艺术家的判断靠作品,一个好老师的判断靠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自成体系的一个世界,他们的不同常常给我带来惊喜,甚至给我自己的创作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不希望学生的作品与我的相像,我也不希望学生的作品与他同学们的相像,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极严格和难于做到的,这需要在这个专业、系统、学校、社会、师门中不断“进与出”。中国有句古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与我的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让你们的作品像你们自己。”我看重的是作品所拥有的与你个人“基因”相像的样子,是这个东西让我觉得你们的身份虽然是学生,但你们的成就已经是拥有独立人格、独立判断和独立表达的艺术家。
——白明
▲白明《水的线性解释》2016
▲白明《大多数的彩纸似乎缺少了一些东西 No.1》 2015
▲白明《秦砖灵石》2018
▲白明《故事》1998
2018年9月22日下午17:30,为期两个月的“对话——白明与他的学生陶瓷作品展”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Museo Querini Stampalia)正式开幕。
▲金贞华《方向》2016
▲许润辉《稳定》2014
本次展览由意大利国际展览机构We Exhibit Srl与奎里尼基金会共同发起(九漆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赞助)。由奎里尼现代美术馆承办,共展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白明教授和他的12位青年学生的陶瓷艺术作品。
▲朱国东《意象》2014
▲王国栋《章节一》2018
2018威尼斯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艺术节从中国当代艺术装置与架上、中国当代水墨、中国当代陶瓷、中国当代漆画等四个板块来诠释中国当今各个领域活跃的艺术形式,希望让西方对中国各方面的当代艺术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本次展览是中国现、当代陶艺第一次登陆威尼斯,获得了威尼斯政府、威尼斯博物馆联盟、威尼斯大学、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等政府机构及专业学院的支持及合作。
▲孙月《发布项目》2017-2018
▲崔久霄《显示》2016
展览所在的“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已有近150年历史。馆内收有18世纪以来反映威尼斯人的生活方式的家具、中国瓷器、雕塑、绘画等珍贵藏品,完整保存了威尼斯贵族生活原貌。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豪宅,这所博物馆亦不乏对艺术前沿的关注。20世纪,意大利两位建筑大师——卡罗·斯卡帕和马利欧·博塔在此进行改造,使其有更多向当代艺术展览敞开大门的空间,成为威尼斯双年展国际艺展的一部分,邀请许多有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在此创作并举办展览。
▲韩向东《木柴燃烧器》2016
▲高惠林《星系——汽蒸》2018
此次白明教授的作品是第一次在威尼斯展出,并与他所指导过的的12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学生的作品在同一展览空间中“对话”。这些学生分别是:金贞华、许润辉、朱国东、王国栋、孙月、崔久霄、韩向东、高惠林、魏韫浓、刘佩洋、孙嘉羚、余梦彤。
▲魏韫浓《漩涡》2018
▲刘佩洋《在你的梦想中嵌入另一个梦想》2018
本次展览,主办方关注了中国传统艺术门类在今天大学的教育问题,选择了特定的艺术家个案和群体艺术家案例进行探讨,以独特的展览样式为威尼斯当代艺术界了解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提供了独特视角和关注度。展览不仅呈现作品,更呈现出作品背后对于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思考。
▲孙嘉羚《变化骨架-3》2017
▲余梦彤《异质下午》2018
相当多的观众被白明教授及12位艺术家风格迥异的作品吸引,并在现场和之后的酒会上和艺术家们交流。许多学生的作品被博物馆和当地收藏家关注。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主席Marino Cortese马里诺?科特斯,项目策展人Elisabetta Dal Carlo伊丽莎白?达尔?卡洛,意大利国际展览机构我们展览We Exhibit Srl合伙人、亚洲项目总监徐栎栎,九漆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经理游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白明教授和12位参展艺术家。除此之外,威尼斯本地其他博物馆及画廊主席及众多嘉宾也受奎里尼基金会邀请出席开幕式。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