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李陀 :要对文学工业有所警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来源|当代文艺(微信ID zuojiashujian)


思想的旅行

(本文为李陀在大方文学节中的演讲)                       

作者|李陀


这次活动的内容是文学写作,但是出了一个题目:“旅行与叙事”,很特别,也很新颖。旅行和叙事,从写作来说,不容易一下子就直接联系起来,但是,从文学史来看,不但有联系,而且关系很深。在古代,旅行不易,路途艰险,“山从人面起,云旁马头生”,文学和旅行的连接,存在着千难万险,但中国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都是“行万里路”的实践者,都是笃信“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的旅行家;我这里只举三个人做例子,一个是司马迁,一个是李白,一个是徐霞客,想一想,没有旅行,他们能写什么?他们还可能是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三座奇峰吗?其实,可以这么说,古代中国的诗人和作家,很多人都是旅行家,如果没有旅行,就没有以《诗经》为开端的诗词歌赋,也没有以唐宋传奇和明清话本为标志的中国叙事文学。但是,在当代,在21世纪,旅行和文学的关系已经完全改变,不但“行万里路”轻而易举,今天如果还有作家和诗人想拒绝行万里路,都非常困难,因为旅行不仅已经大众化,而且成了和睡觉吃饭一样的普通事,旅行和写作已经被21世纪化,现在到书店去看看,到网络上去看看,还有哪一本书,哪一种写作和旅行没关系?可以说,在今天,不管你是不是被认可的大牌诗人,还是“业余”爱写诗的文青级别的诗人,也不管你是不是得了某种奖的著名作家,还是埋名隐姓在网络上拼一把的写手,还有哪个人的文字和旅行没关系?哪个人没有资格当一个旅行家?何况,网络文化正在把20世纪的文化民主化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个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写作,人人都可以发表作品,而且,实际上也是写作(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历史写作,理论写作等各类写作)被千千万万“小编”“小民”用他们的笔杆子常态化、普及化和去神圣化的新历史阶段。在这种形势里,我们该怎么面对,怎么思考写作和旅行的关系,是不是一个问题?


我觉得是一个问题。


不过,我想先从另一个话题进入讨论。


我从事文学写作和文学批评已经五十年了。在前四十年,文学和写作的意义,对于我,总体来说是清楚的,虽然一路上磕磕绊绊,有过失望和迷惘,可是没有觉得自己糊涂过;最近十几年不一样了,我觉得自己开始有些糊涂。因为对于我,文学和写作的意义成了问题,而这问题,其实又是从从更大的问题派生出来的。那么,这更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消费主义对社会生活的统治,包括对文化生活的统治——消费主义不是新东西,二百多年来,左派右派都有过很多讨论,我想这里没必要重述,在这里我所关心的,是消费主义和文学的关系。我认为正是消费主义在20世纪的特殊发展,文学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在20世纪,看到好莱坞怎么样把电影艺术的创作,变成一种商品生产,有人提出了“电影工业”这个概念——电影不再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而是像其他商品一样,是生产出来的,有投入,有产出,有公司组织,有资本操作,和衣帽鞋袜的生产大同小异。不过,那时候的作家和批评家似乎没有想到,或者不太相信,不只是电影,文学,特别是小说,也可以“生产”。但今天的现实正是:文学不仅已经是商品,而且“文学工业”也已经出现——小说写作被公司化,产销一条龙,这已经是现实。这当然是文化研究的一个好题目,但是我在这里关心的,是“文学工业”对小说写作的具体影响,是小说写作的性质和形态,在今天有了什么具体的改变。


改变是明显的,我想举出这些改变中,我最重视的两类。第一类,我认为是消费主义型的写作。作家把小说当做商品,写出来卖钱,自觉为某种精神消费写作,也不是新鲜事,二百多年一直存在。但是,在“文学工业”时代,这种消费主义型写作具有了历史上从来没有的规模,尤其在当代中国,不过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其规模已经大到可以由这个工业来定义什么是好的写作,什么是好的文学。这也不奇怪,中国从来就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还有我过去几次提醒批评界注意的新兴小市民阶级,也是汪洋大海,消费主义型的文学生产获得了这两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的支持,规模正在以更惊人的速度在扩大,在未来,他们对文学意义的影响,也将会更大。写什么书才有意义,读什么书才有意义,文学工业会不断提醒作家和读者,也会不断努力控制作家和读者,正如今天好莱坞在努力定义什么是好电影一样。


那么,有没有不同于消费型写作,甚至能够和这类写作相抗衡的另一种写作?


我觉得有,那就是我想提出的第二类写作,自我认知型的写作。什么是自我认知型的写作?这和“自我”概念在近十年的迅速普及有很大关系,自我今天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而且成为在教育和文化领域成为指导性的概念,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精致的自我主义的思潮正在形成,甚至开始泛滥。回到文学写作,我认为自我的概念对文学写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最早在九十年代盛行一时的“个人化写作”里,已经初见端倪。再后来,虽然迅速变化的形势使得文学写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生活于二十一世纪的几代青年人,都不得不面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变化之间的严重矛盾,孤独问题,成长问题,价值选择问题,都不能不和自我相关。由此,很自然的,“自我”在文学写作中,或隐或现成为了一个深藏在作品深层的内核。主题、题材、形式、风格可能有种种不同,不过,我觉得很多写作其实都可归纳在自我认知型的写作里;由于有几代青年人都试图通过文学来解决自我认知问题,这类写作虽然远没有消费主义型写作那样的规模和声势,但仍然是目前文学地图里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写作潮流。


在当前的文学风景里,还有没有别的风景?当然有。不过,就影响而论,我觉得以上这两个文学现象是最值得注意。


如果今天听我演讲的人比较仔细,大概已经听出,我对以上两个文学潮流是不赞成的,是持批评态度的。为什么我不赞成?这就引出我今天这个演讲的主题:我想放在最后说。什么主题?那就是:我们的作家如果真的热爱文学,尊重文学,那就需要注意思想的旅行。什么是思想的旅行?我以为,这首先要对文学工业有所警惕,对自我的迷恋有所警惕,要思想解放,要更自由地思想,对文学应该有更大的追求。最近这些年,我常常琢磨,到底什么是文学的最高境界?为此我回过头重新检视文学史,特别是反复阅读了曹雪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我的心得是:文学是各种各样的,好的文学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文学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文学其实是一种思想形式。也许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认同曹雪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这三个作家的思想,但是,就他们对自己的时代所做的思考而言,他们都是了不起的思想家——他们为自己的时代最困难、最困惑的很多大问题,都尽己所能,贡献了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激励了鼓舞了千千万万人,直到今天。我想,当我们思考什么是最好的文学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三个人,应该从中受到启发,让我们的写作也充满了思想——那种激励别人思想的思想。

如果要真的这样做,那首先就是让自己的思想有辽阔的空间。不只是以往那些我们熟悉的文学里的思想,而是关心历史上所有发生过的思想,还有当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里各种思想,然后以我们的笔和写作,参与其中,也去思想。


我的演讲完了,想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来源:活字文化)


更多精彩文章将陆续发布,敬请关注成蹊公众号!


李陀 :要对文学工业有所警惕,文学,李陀,作家,诗人,电影,小说,消费主义,文学史,万里路,旅行家

成蹊当代艺术中心简介

      北京成蹊当代艺术中心,推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致力于当代文化艺术研究,推广新文化,新艺术,新观念!主张在整个文艺思潮下探讨当代艺术,长期挖掘具有独立精神的艺术家,建立民间当代艺术档案。通过展览、学术交流、文化沙龙,实验演出,出版等方式推广有学术价值和实验性的作品,并与国际项目合作共同推进当代艺术和文化的进程。试图从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等多角度推进当代艺术,重建当代人文精神。         

CHENG Xi Center for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upholds the belief Independence ofSpirit, Freedom of Thinking. We are devotedto contemporary cultural and artistical researches and to promoting new art,new culture and new idea. We attempt to advance literature, art and history asan integral. We advocate discussing the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trend ofliterary thoughts, advancing the contemporary art from the historical andsocial perspectives, and restoring the contemporary humanistic spirit. By meansof exhibitions, academic exchanges, culture salons,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sand publishing, we demonstrate and promote works and projects of academicvalues and with an experimental spirit, and help advance the process ofcontemporary art and culture through co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jects.

官方微博:@成蹊当代艺术中心   邮箱:chengxiart@163.com

合作电话/ Tel.86      13241963310(电话、微信) 

一号馆地址:北京朝阳区,望京,广顺北大街,六百本商业区北区一层内街A07

新馆地址:北京首都机场,顺义区龙塘文创园。(百度地图导航“李桥龙塘文创”)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