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函
出品人:李松坚、凌菲菲
策展人:鲁虹
诚邀您出席
展览开幕仪式
锋向:水墨新意象
——2018 当代水墨邀请展
第一单元
田黎明、郑强、李津、
周京新、南溪、刘庆和、邵戈、
周湧、冯斌、蔡广斌、武艺、朱伟、靳卫红
(按年龄排序)
2018年10月13日(周六)16:00开幕
地点:上海明圆美术馆
(徐汇区复兴中路1199号A座5楼)
展期:2018年10月14日—2018年11月25日
锋向:水墨新意象
——2018 当代水墨邀请展
序言(节选)
策展人/鲁虹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也是当代水墨从起步到形成,并不断壮大的第40个年头。为了借助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当代水墨进行必要的学术梳理,进而推动其健康发展。上海明圆美术馆推出了群展“锋向——2018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该展览分为两个单元,分别为“水墨新意象”和“水墨新抽象”。
第一单元“水墨新意象”展将着重展出与当下文化、特别是与当下消费文化或都市文化紧密相关的新型人物画创作。“意象”是传统画论中的用语,这里加以借用是指参展艺术家结合当下感受,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意象,并由此创造了新的图像与新的笔墨表现方式。参展的13位当代水墨艺术家分别为田黎明、郑强、李津、周京新、南溪、刘庆和、邵戈、周湧、冯斌、蔡广斌、武艺、朱伟、靳卫红。他们都是长期活跃在创作一线的中间力量,在中国当代水墨发展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虽然从风格与题材上看,他们各具特色,即在观念、题材、图像与表现手法上差别很大,但只要仔细研究起来却并不难发现,他们其实有着极大的相同之处,那就是与20世纪80—90年代一些当代水墨艺术家很强调“反传统”与“接轨西方”的文化策略不同,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强调“再传统”与“再中国化”的价值观。这里所说的“再传统”与“再中国化”,决不是简单地重复与抄袭传统,恰恰相反,而是基于当下感受而对传统的再创造与再发展,这也正好构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水墨的创作特色。另外,他们颇具时代特点的作品也足以证明:真正能与当代文化相匹配的新水墨传统,绝对不可能由守成而来,只能由创造而来。
了解中国当代水墨历程的人都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很多艺术家面临的重要艺术问题是如何有效超越“文革”的创作模式、传统水墨的创作模式与写实水墨的创作模式,以实现水墨创作的现代化转换。资料表明,当时很多艺术家的文化策略是将传统水墨的线墨表现体系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观念或表现元素相嫁接,于是出现了很多新的解题方案与相关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各种探索方案的日趋成熟,逐渐出现了本土化的趋势,如1996年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研讨会”上、 1997年在深圳美术馆召开的“中国画改革20年理论研讨会”上,以及相关艺术报刊上,很多艺术家和批评家都谈到了相关问题。也就是说,很多艺术家与先前反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同,已经开始注重吸收传统水墨中的一些观念与手法,以解决过分西方化的问题。其中,抽象水墨、表现水墨、新工笔画有很好的表现,所以广受关注。另一方面,因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有些艺术家更强调现实关怀的价值追求,并尝试将观念的元素带入水墨创作中,而且还有人尝试做水墨装置,结果出现了一些更新颖的解题方案与相关作品。
进入新世纪之后,更新的趋向出现了,即当代水墨创作在整体上一方面很强调重建与传统的联系,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中解决好身份的问题,另一方面很强调观念的表达与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此外,艺术家们的借鉴视野已经扩展到了各类新兴艺术,如装置、影像艺术,甚至包括非纯艺术类,如广告、卡通等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水墨的表现领域。在此过程中,所谓架上的新水墨通过不断完成自身的转换已经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地位。而非架上的当代水墨,在新艺术方法论的带动下,发展得显然要比前者在整体上更引人关注。尤其是一些从事其他艺术种类创作的艺术家对水墨资源的借鉴特别具有启发性。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加以认真总结与研究。
水墨艺术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发展的历史,与油画、版画、水彩等并不一样,它远不限于一个画种的概念,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宝贵资源与财富。这一点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希望此展的举办能引发学术界、收藏界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进一步关注。
鲁虹近照
鲁虹,现为四川美术学院与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湖北美术馆研究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田黎明 《忘我之时》
纸本设色 54×46 cm 2017年
郑强 《天空下——遮蔽》
纸本设色 115×78 cm 2016年
李津 《罗汉》
纸本水墨 180×98 cm 2015年
周京新 《羽人-6》
宣纸水墨 180×50cm 2011年
南溪 《雄赳赳扛着枪》
中国宣纸、中国画颜色、中国画墨汁
124×188 cm 2012年
刘庆和 《浅水》
纸本水墨 51×135 cm 2016年
邵戈 《天地狱笼12 》
水墨综合材料 110×80 cm 2006年
周湧 《婚宴图之二》
纸本水墨 80×130 cm 2013年
冯斌 《2018-19》
丙烯亚麻布 136×100 cm 2018年
蔡广斌 《自拍》
水墨宣纸2+影像 200×156 cm/180×120 cm/
180×100 cm 2018年
武艺 《春露之一》
纸本水墨 34.5×46 cm 2016年
朱伟 《开春图十一号》
纸本设色 160×120 cm 2007年
靳卫红 《拈花》
纸本水墨 137×69 cm 2018年
注:以上为本次展览部分作品



参展艺术家肖像合集,左起第一排:田黎明、刘庆和、南溪,左起第二排:李津、蔡广斌、冯斌,左起第三排:郑强、武艺,左起第四排:周京新、周湧,左起第五排:靳卫红、朱伟
本场“锋向:水墨新意象——2018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第一单元艺术展将持续至11月25日,关于展览的后续报道将陆续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上海明圆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上海明圆美术馆由明园集团于2004年投资创办。该馆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位居淮海路复兴路中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展馆有效面积600平方米,是上海市中心繁华区域为数不多的非盈利性专业型美术馆。
美术馆长期致力于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同国际艺术间的交流,通过艺术展览、学术研究、审美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研究、发掘、培养优秀的艺术家,为历史提供有价值的文献作品,以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及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探索一条可行之道。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上午9:30-下午17:30
(全国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199号A座5楼
电话:021-64451199
传真:021-64459653
网站:www.mingyuanartmuseum.com
邮箱:mingyuanartmuseum@126.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