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秋,中国嘉德(香港)瓷器工艺品部将推出「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首场拍卖于10月2日举槌,欣集难得珍器20件,其中不乏来源可靠,传递有序的珍稀名品,另有器型少见,釉色丰富的宫廷巧制。这些官窑瓷器的生产均由皇帝亲自委派督陶官掌管,或由地方官吏监管,部分拍品还可在《清档》、《陈设档》及《九江关监督进单》中寻得踪影,足见这一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瓷器发展的历程和清王朝皇家之雅致高风。
清乾隆青花云蝠纹双螭龙耳瓶(Lot 569),此瓶器形独特,式样新颖,为乾隆朝早期御窑厂糅合不同艺术元素,自创新式之作,检阅海内外公私典藏,似未见与之相同者著录,或为乾隆御窑之孤例。
Lot 569
清乾隆 青花云蝠纹双螭龙耳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A VERY RARE BLUE AND WHITE
‘BATS IN CLOUD’ VASE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19.8 cm. high
估价 ESTIMATE:
HK$ 8,000,000-10,000,000
瓶直口长颈,圆垂鼓腹,形似荸荠。通体以青花为饰,器身绘制云蝠纹,蝙蝠翻飞于云间,只只不同,形态各异,祥云迤逦,祥蝠咸集,寓意千祥云集,洪福纷至。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支清乾隆青花矾红云蝠纹荸荠瓶,瓶形及纹饰布局与拍品相似,可资参考。有别于一般荸荠瓶,此瓶于颈部对称饰双螭龙耳,龙首高昂,身形矫健,呈S形,尾部卷曲,轻抵瓶肩,具有十足的动感和气势,肌肉饱满,体态健硕,豪迈遒劲。

参考图:清乾隆青花矾红云蝠纹茡荠瓶
(上海博物馆藏)
与拍品同款瓶例,未见其他传世品,耳部螭龙与之相类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日本静嘉堂均有收藏。乾隆十二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中记载:「五月二十一日,司库白世秀催总达子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青花白地双螭瓶一件……,传旨俱各认等配座,钦此」,或为拍品此类器之清文件记录。

Lot 569附图:乾隆十二年
《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中记录
青花云蝠纹双螭龙耳瓶 局部
拍品造型取自乾隆御窑瓷器之端庄优美之形,同时又添象征王权之龙耳为配,承古纳新,彰显皇家风范。青花发色明丽纯正,钴蓝料驾驭自如,云纹处运用青花发色深浅变化,营造立体质感,螭龙耳身复笔点染,拟似明代佳器遗韵。此瓶整体承雍正青花瓷之神髓,然亦紧随十八世纪风尚,细节之处一丝不苟,却又不失灵巧秀逸,完整传世。原配嵌银丝镂雕花纹木座,旧配老盒,殊为难得。
青花云蝠纹双螭龙耳瓶 局部
清乾隆青花龙凤呈祥纹双联瓶(Lot 568),又称「合欢瓶」,为乾隆朝慕古创新品种。式样相同者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及上海博物馆藏品。据《清文件》中记载,此造型瓶常见记录有「磁胎画珐琅合欢罐」、「洋彩红翠地锦上添花合欢罐」、「洋彩三阳开泰合欢罐」等珐琅彩器,均称上品。乾隆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录:「七月十七日,司库刘山久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嘉窑青夔龙合欢罐一对……,传旨:着俱各配座,钦此」,或为拍品此类青花器之记录。
Lot 568
清乾隆 青花龙凤呈祥纹双联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
A RARE BLUE AND WHITE
'DRAGON AND PHOENIX' DOUBLE-VASE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23.5 cm. high
估价 ESTIMATE:
HK$ 350,000-500,000

Lot 568附图:乾隆六年
《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中记录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小口罐(Lot 570),源自伦敦资深古董书商 S.C.Coles 旧藏。器型特殊,偶见传世制器多为青釉,乾隆者甚少,青花装饰者更为稀罕,未见同时期相同器物收录于海内外公私著录之中,弥足珍贵。宣统八年《颐和园现存古铜瓷玉陈设清册》中载: 「仁寿殿存……六百八十号,青花勾莲小口瓶一件……」,或为此类器之清宫陈设记录。
Lot 570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小口罐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A FINE AND RARE BLUE AND WHITE GLOBULAR JAR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12.3 cm. high
来源:
S.C. Coles Collection, London
伦敦菲利普拍卖,1994 年 6 月 8 日,编号 476
香港佳士得,2011 年 6 月 1 日,编号 3922
估价 ESTIMATE:
HK$ 800,000-1,000,000

Lot 570附图:宣统八年
《颐和园现存古铜瓷玉陈设清册》中记录
清乾隆青花荷塘鸳鸯纹小卧足碗一对(Lot 571),属此品种乾隆官窑中尺寸最小者,极为少见。清代此纹样的卧足碗最为常见的是雍正朝斗彩、青花两个品种,乾隆时期则烧造较少,拍品为乾隆朝青花精细之作。成对保存,更为难得。
Lot 571
清乾隆 青花荷塘鸳鸯纹小卧足碗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A SMALL AND FINE PAIR OF BLUE AND WHITE 'LOTUS POND' BOWLS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s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Each, 11.4 cm. diam.
来源:
香港苏富比,2003 年 10 月 26 日,编号 141
估价 ESTIMATE:
HK$ 1,000,000-1,500,000
清雍正霁蓝釉小杯(Lot 561),为袭承宣德蓝釉烧制而成的高温釉器,造型、尺寸一致者仅见南京博物院藏清雍正霁蓝釉小杯,款识笔法亦似一人所写。雍正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中记录:「四月二十六日,太监胡全忠持出:……霁青酒圆大小四件……,传着做木匣盛装,……用棉花塞垫稳,记此。」或为此类器物之清宫记录,可见其身份名贵,非同一般。保存完美,十分难得。
Lot 561
清雍正 霁蓝釉小杯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A SMALL FINE AND RARE BLUE-GLAZED CUP
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23-1735)
5.2 cm. diam.
估价 ESTIMATE:
HK$ 80,000-100,000

Lot 561附图:雍正七年
《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中记录
清雍正外胭脂红内粉彩寿桃纹茶圆(Lot 562),为雍正初年延续康熙晚期风格制作而成。与拍品器形尺寸相同,且器内加饰粉彩纹样的胭脂红茶圆目前仅见玫茵堂藏品,唯一不同的是玫茵堂此件器内饰水果纹,而拍品内饰寿桃纹,未见相同器物收录于海内外公私著录之中,弥足珍贵。拍品款识写法亦接近康熙时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康雍时期胭脂红彩酒圆,器形与拍品相类,底落成化寄托款,其中笔法特点亦与拍品相似,可知此类酒圆当为雍正初期制作而成。
Lot 562
清雍正 外胭脂红内粉彩寿桃纹茶圆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
A FINE AND RARE RUBY-BACK
FAMILLE ROSE ‘PEACH’ TEA BOWL
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23-1735)
9.5 cm. diam.
估价 ESTIMATE:
HK$ 600,000-800,000
清乾隆仿汝釉撇口观音瓶(Lot 565),器形美观俊雅,通体满施仿汝釉,釉面细腻凝润,色泽淡雅纯净。鲍氏东方艺术馆收藏一只相同式样豆青釉观音瓶,可资参考。清乾隆二十三年建立的《佛堂收供玻璃磁珐琅各样供器帐》中记录:「乾隆三十年五月初七日收造办处呈览:……汝釉观音瓶一对紫檀座(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进皇太后)……」。由此可见拍品此类器物于宫廷中地位非常重要。
Lot 565
清乾隆 仿汝釉撇口观音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A FINE RU-TYPE BOTTLE VASE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21.2 cm. high
来源:
香港苏富比,2008 年 10 月 8 日,编号 2502( 其中之一 )
估价 ESTIMATE:
HK$ 650,000-800,000

Lot 565附图:清乾隆二十三年
《佛堂收供玻璃磁珐琅各样供器帐》中记录
清雍正斗彩缠枝西番莲纹小盘(Lot 573),为同品种之尺寸最小者,与胡惠春夫妇捐赠上海博物馆一对清雍正斗彩缠枝花卉纹盘亦属同类器,精巧细致,盈手可握,实为雍正官窑之佳器。
Lot 573
清雍正 斗彩缠枝西番莲纹小盘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A SMALL AND FINE DOUCAI 'LOTUS' SAUCER
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23-1735)
11.2 cm. diam.
估价 ESTIMATE:
HK$ 500,000-650,000
清乾隆金地点绿彩开光墨彩山水图笔筒(Lot 575),为乾隆朝以瓷仿他物的象生瓷特殊品种,并巧妙结合了创新元素,开光处以墨彩绘画出细腻的山水人物图,素雅的水墨画搭配笔筒之形,可谓相得益彰,更具文人意趣,以古融今,较为珍罕。
Lot 575
清乾隆 金地点绿彩开光墨彩山水图笔筒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A RARE TURQUOISE AND SEPIA GROUND
GRISAILLE-DECORARTED BRUSH POT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10.8 cm. high
来源:
重要英国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 180,000-250,000
清嘉庆矾红三清茶御题诗茶钟(Lot 577),为御窑厂秉承乾隆时期三清茶钟之雅意,为嘉庆皇帝精心烧制的御用茶具。常见之嘉庆朝三清茶钟,外壁所题御题诗为嘉庆皇帝丁巳年早春所作,而拍品外壁题书乾隆御制诗文,后钤「干」、「隆」二印,底落嘉庆六字篆书款,其制式、风格与制作水平均与乾隆时期无异,尚未见相同器物收录于海内外公私著录之中,极其特殊,最为珍罕。据九江关呈贡文件相关资料示,嘉庆四年 (1799 年 ) 以前,内廷很多场合仍使用乾隆年号,御窑瓷器一部分落乾隆款,一部分落嘉庆款。由此可推断此件茶钟制作时间应不晚于嘉庆四年。
Lot 577
清嘉庆 矾红三清茶御题诗茶钟
「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AN INSCRIBED IMPERIAL IRON-RED-DECORATED BOWL
Jiaqi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96-1820)
10.8 cm. diam.
来源:
香港苏富比,2003 年 4 月 27 日,拍品编号 210( 其中之一 )
估价 ESTIMATE:
HK$ 150,000-250,000
清乾隆胭脂红地粉彩八吉祥纹朝冠耳炉(Lot 578),为礼佛用瓷之一,除用于庙宇、佛堂供奉外,亦用于祭祀。乾隆时期瓷质五供或为九江关监督进贡,或为皇帝亲自传办。乾隆二十四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载:「闰六月十八日,郎中白世秀、员外郎金辉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铜掐丝珐琅五供一分……,传旨:着照交出供器俱各画样,再将五供养……准时交舒善做木样带往江西烧造……,其五供照样烧造一分,放大烧造一分,收小烧造一分……。」由此可知,乾隆时期此类五供分三个尺寸烧造,拍品为中间尺寸,即《清档》中所言「照样烧造」者。
另有乾隆四十一年五月初二日《九江关监督全德进单》中载:「进……洋红地洋彩五供成分(交佛堂)……」。或为拍品此类器之进贡记录。
Lot 578
清乾隆 胭脂红地粉彩八吉祥纹朝冠耳炉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
A FINE RUBY-GROUND FAMILLE ROSE 'BAJIXIANG' TRIPOD CENSER
Qianlong Six-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29 cm. wide
估价 ESTIMATE:
HK$ 800,000-1,000,000

Lot 578附图:乾隆四十一年五月
《九江关监督全德进单》中记录
清乾隆珊瑚红地粉彩夔凤纹长方形倭角盆奁一套(Lot 580),其造型、纹样风格与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粉彩夔凤拱花纹长方形盆奁相类,均饰以繁缛的吉祥纹样,同属乾隆官窑烧造的花器,具有浓厚的宫廷装饰风格。乾隆三十四年九月初八日《九江关监督伊龄阿进单》中载:「进……洋彩矾红盆奁成对(交造办处代进京)……」。与此同时,在同一年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亦有后续记载:「二十三日,库掌四德笔帖式富呢呀汉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磁盆奁二件,传旨……盆奁交南花园,钦此」。据上述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可知,此类洋彩花盆应为九江关御窑厂进贡之物,极受重视,一部分作为紫禁城及圆明园使用器,另有一部分用作赏赐。
Lot 580
清乾隆 珊瑚红地粉彩夔凤纹长方形倭角盆奁一套
A FINE AND RARE CORAL-GROUND FAMILLE ROSE ‘PHOENIX’ JARDINIERE AND STAND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18 cm. long
估价 ESTIMATE:
HK$ 500,000-700,000

Lot 580附图:乾隆三十四年九月
《九江关监督伊龄阿进单》中记录
-EN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