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舞蹈演出季
大型民族舞剧
《醒·狮》
今日盛大首演!
昨晚(9月27日),《醒·狮》在广州大剧院歌剧厅进行了最后的联排,剧院君首先给大家送上精彩剧照!
剧照摄影:广州大剧院 汤亮
经过剧院君这段时间的揭秘,相信大家对舞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舞剧,以舞蹈演绎故事,角色性格刻画更为深刻。本次《醒·狮》邀请广州本土作家罗丽担任编剧,以三元里村发生的故事为起点,以今日之醒狮人回望先辈的姿态,开始对百年前的历史前尘进行回溯。广州人述广州事,在首演即将到来之际,一起来看看本土编剧罗丽与《醒·狮》的故事。
罗丽
舞剧《醒·狮》编剧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硕士,国家二级编剧,现任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罗丽自述与《醒·狮》的故事...

大约是2016年元旦,我接到广歌抛来的橄榄枝——
“有没有兴趣写一部以醒狮为题材的舞剧?”
“好啊!”
对于主业从事本土文艺研究和戏剧评论的我,只是凭借着一名广州土著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深情,而对那被广为报道的十三稿70多次修改毫无预感,不知深浅地一头扎进了舞蹈文学剧本的创作中。

在走访多地的醒狮采风中、在无尽史料的翻查追寻时,在与编导们一次次的讨论磨合里,在无数次深夜无眠孤灯独对里,一次次地推翻重来,舞剧《醒.狮》就这样慢慢呈现出现在的模样。
作为文本的缔造者和人物的设计者,我穿过时空的烟云重返百余年前的广州城、和曾经在那个时空里的他和她对话。我很想知道曾经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在那样一个时刻的所思所想所感。

慢慢地,我发现,与其说是要替他们说出百余年前广州城所经历的那些风雨飘摇,还不如说是当下的我如何看待那些曾经家园尽毁、面对满城疮痍的人们揭竿而起、击鼓出狮。

所有的沉睡,都只是为了那一朝的觉醒。
于是,在这个以百余年前的鸦片战争为背景的故事里,既讲述阿醒母子与龙少凤儿兄妹相遇、相斗、争霸,最后经历战乱携手反抗,也描述了众人陷入心结难解、心魔常在的自身困局,更在序幕和尾声加入了现代舞狮人回望先辈的姿态,以求对百年前历史前尘进行回溯,从而带出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承传,华夏文化颂扬久远的民族复兴梦圆愿景。

这是一个关于广州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广州人的故事。我尝试着和这座城市聊聊天,也尝试着把这座城市的故事告诉他方的朋友,让这个故事传得更远。
最后,剧院君再剧透一下,在舞剧的尾声有一段震撼人心的“鼓舞”,女演员们一边击鼓,一边喊出“胜利歌”,巾帼不让须眉!而这首描述三元里抗英的“广州民谣”,也有一番故事:

胜利歌
一声炮响,义律埋城,
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
伍紫垣顶上,六百万讲和,
七星旗扬扬,八面埋伏,
九九打下,十足胜利。
民谣系三元里抗英当时的广州人按广州方言写就,流传有多个版本。民谣中的“义律”是指英军头目、鸦片战争的策动者(“义”在广州话中读音与“二”一样);“四方炮台”指当时英军在广州城边上盘踞的炮台,三元里的村民受到英军骚扰,当地村民自发组织武装抗英;伍紫垣即伍崇曜,是当时十三行总商、大买办,战后清政府委托他出面与英军讲和;“六百万讲和”乃是战争后“义律索银四百三十二万,即洋钱六百万元”。在另外一个版本中倒数三四句为“七钱二兑足,八千斤未放”,“七钱二”是指当时在广州流通的“洋元”一个的币值相当于白银七钱二分,“八千斤未放”则是指清政府所铸的八千斤大炮没有起到作用。

剧透到此为止
准备好门票,进剧院看首演吧!
2018舞蹈演出季
大型民族舞剧《醒·狮》
演出时间:2018年9月28-30日(周五-周日) 19:30
演出地点: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演出票价:80 180 280 380 480
戳二维码进入选座购票
线上银联高端卡购票优惠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9年5月1日,每逢周六、日9:00起
活动期间,银联高端卡(卡号为62开头的银联白金、钻石信用卡)持卡人在广州大剧院官网(http://www.gzdjy.org)或通过广州大剧院微信购票平台,使用银联在线方式支付购买演出票,可尊享单笔订单8折优惠,最高补贴上限100元。单卡单日限享一次,单卡每月享4次。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优惠额度以实际成交为准。
广州大剧院2018舞蹈演出季排期
点击以下图片参与活动
有机会获得2018舞蹈演出季门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