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车道透过庭院看南侧立面的视窗 ?金伟琦
北区礼堂原来是作为阶梯教室使用。此次改造是为了提升空间以及设备品质,用以举办国际会议,同时作为学院的学生活动中心。在传统的观念里,礼堂空间象征着荣誉感与秩序,其所呈现的是内向的,程式化的稳定性。
然而,基于当下美术学院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我们将礼堂定义为校园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让它成为集校园活动、学术交流、集会等多元化的交互场所。
由校园北区入口看 ?金伟琦
空间拓展
场地的最大问题在于内部公共空间的局促与外部环境的杂乱且浪费。首先,我们打掉正面外墙,将原有较为狭窄的前厅向广场延伸;其次,拆除了门厅南侧墙面,让常年废弃的花架纳入到室内中,并利用临近绿地设计了一个微型花园,使其成为面向景观的独立阅读区;最后,扩大了入口门斗的面积,增加了一个从侧面进入阅读区的路径,使建筑南侧形成了一个围绕景观的院落围合。
建筑扩建概念
窗景与舞台
新建的折面钢板与原有建筑构件相互穿插生成若干连续的“视窗”。这些窗景沿着人们的行走过程产生由私密到开放的变化。其核心意义在于打破室内外的边界,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生动和有趣的活动场所。
入口南侧加建通往阅读区的回廊 ?金伟琦
空间生成概念
视窗与庭院的围合 ?金伟琦
南侧由于新旧结构的并置所形成的视窗经过微型花园的介入,有效的隔离了室内与外部广场环境。人们的内部活动透过院落吸引着外面人的视线以产生“窥视”的趣味。
从入口看扩建后由花架改造的阅读区 ?金伟琦
南侧墙面拆除后,从阅读区看向前厅 ?金伟琦
建筑正立面是一个6米高,20米宽的折面巨大橱窗。白天,它将外部景观纳入室内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采光和开阔的视野。到了夜晚,从室外像室内望去,由于室内地台相比室外地面升高了90公分,因而自然形成一个面向外部广场的“舞台”。人们的视线所观看到的内部活动场景就像是一出生动的舞台剧。
建筑正立面的折面关系 ?金伟琦
立面的通透性与室内空间 ?金伟琦
从室外看内部空间的层次关系 ?金伟琦
红与黑的空间构成
蒙德里安说:真正的造型表现,只能通过形状和色彩的动势平衡来表达“纯粹的实在”。受此启发,我们让楼梯的红色在空间起到控制构图和平衡的作用。
扩建后的室内休息平台与室外景观 ?金伟琦
正面墙体拆除后所形成的镜框与楼梯的对景 ?金伟琦
原有外墙被拆除后所形成的框架被强化成两个巨大的景框。透过其中,楼梯展现了黑与红的图形关系。当人们站在窗外,可以透过景框感受形状与色彩相互叠加的戏剧性。也让楼梯成为了一个充满形式感的“秀场”。
楼梯栏杆与休息平台的视线穿插 ?金伟琦
行走在具有仪式感的红色楼梯上 ?金伟琦
楼梯与扩建后的前厅对应关系 ?金伟琦
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师生们产生“使用”的欲望,因为“使用”是实现人与空间交互的重要方式。在美院理性、严谨的灰砖建筑背后,是一个个无序而具有活力的艺术与文化生活场景。我们希望改造后的空间能够成为展现这些场景的舞台。
礼堂天花折板对照明的隐藏 ?金伟琦
改造后的台口所强化的舞台感 ?金伟琦
原始基地情况
平面图
项目名称:中央美术学院北区礼堂改造设计
项目地点:中央美术学院
面积:1000平方米
建筑/室内设计:杨宇/中央美院建筑学院
景观设计:侯晓蕾/中央美院建筑学院
摄影:金伟琦
使用时间:2018年5月
编辑:韩爽,伍妍婧,Collie Chen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
www.archdaily.cn
全球五万个
建筑 / 室内 / 景观 / 城市项目
激发你的设计创造力
与500万同行共同探讨未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