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里,生存是最基本的
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解决,何谈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在别人的风光和从容里
都会有其他人不知道的艰辛和汗水
玩坛者说简介
一片荒芜人烟的旷野里,三个没有身份的人,分别叫做大、二、三,一起玩弄着一只坛子,他们各自都对坛子都有着自己的比喻。
读书人开始加入了开坛子的行列,跟着大、二、三一起研究,探讨了起来,这个坛子里究竟放了什么,是宝贝?馒头?还是……
编剧漫谈
1994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在北京的孟京辉和牟森都做出了重要的作品。当时在上海的我们做的是市民戏剧,也就是肥皂剧或者后来所说的白领戏剧,那时候觉得在上海和北京必须做出两种不同的戏剧来。北京是圈内人戏剧,而我们要做的是一种社会性戏剧,让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都能进剧院。就像当时的音乐厅,上海人是排队听交响乐,北京永远是送票听音乐。
(编剧 张献)
在上海有一个市民阶层爱好艺术,比如听音乐、看话剧,我们认为应该要做反映上海市民的戏剧,包括当时的《留守女士》。我们也做出了成功的戏,但是上海的戏剧空间到最后都没办法,走不出去了,然后我就在想,剧本文本总还是要继续写的吧。写一种剧本,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人们依然会觉得内容不过时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剧本?我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出现了寓言戏剧。像《玩坛者说》,剧本内容比较抽象,图片性比较强,寓言性的戏剧。我一有空就把它写下来,而剧本本身人物很少。
因为写这样戏的时候,考虑到中国古代戏剧和日本能剧人物极端地少,或像《圣经》和《伊索寓言》那样只有一两个人最多三个人,这样的戏是最好的。所以《玩坛者说》跟当时的所有剧场实验,包括好看的“景观”、“商业”类型的戏相反。它是一种反向的戏,这种戏不去追求一种新而追求一种旧。我当时想剧本要尽量古朴,就是故意让所有人都弯着腰,穿着洗旧洗烂的彼此都是一样的衣服,都不知道是衣服还是裤子还是袍子还是其它什么,米灰色的,简单,各种时代特征都没有。然后人物说的是方言,内八字的罗圈腿,故意弯着腰。
人家做戏剧要卖帅、搞漂亮和时髦,但是我想寓言戏剧要倒回去,回到最土、最笨拙、装傻的姿态。我觉得对于与时代精神风貌相反的东西会更长久、更突出一点,也符合藏在剧本里的这一丝表达。当时所写的稚拙笨傻真正做起来也很难,因为需要更高的智慧才能做稚拙笨傻的文本作品。
(导演 谷京盛)
导演介绍
导演:谷京盛
本科及硕士均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师从铃木忠志导演,常年跟随日本利贺铃木剧团(SCOT-Suzuki Company of Toga)工作至今。
现为国内被铃木亲授的铃木演员训练方法导师之一。
主要导演作品
《玩坛者说》《倒数第二个人》《萨德侯爵夫人》
主要表演作品
《理查三世》《朱莉小姐》《倒数第二个人》《辛德蕊拉》《秃头歌女》《建筑师与亚述皇帝》《大鼻子情圣》《来自世界尽头的问候》
导演的话
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开过那么一个坛子。
张献老师的这个剧本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十几年前徐峥想过要把它搬上舞台,无奈最终并未能够如愿。一年前终于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让我和我的朋友们把这封尘了二十多年的文字呈现到观众的面前,这次受到北京青戏节的邀请,再次复排此剧。
二十年是一个小孩子长到成年人的一个时间段。我和张老师的缘分大约是因为我父亲执导了他的<屋里的猫头鹰>开始的,他们那时候在玩小剧场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
《玩坛者说》并不是一个好懂的剧本,时不时的会有一连串荒诞的台词,就像剧中“开坛子”的人一样,看上去做的事情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没什么意义,有点荒诞,有点谐谑,用一种寓言的方式来唤醒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记忆。
《玩坛者说》
2018.9.29 - 2018.9.30 国话先锋剧场
艺术总监:谷亦安
编剧:张献
导演:谷京盛
制作人:干宇立
服化道设计:耿芸
外联:大青山
演员:
李婷(饰演:大)
曾凌志(饰演:二)
崔明阳(饰演:三)
田多多(饰演:书生)

咨询、投稿、转载或商务合作请添加小编:NB-dog
开坛子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