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览阅读 |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研究型展览”是具有特殊性格和功能的一种艺术展览。它将艺术品、艺术家或艺术现象作为资料收集和研究阐述的对象,随之将分析和阐述的成果转化为视觉和空间的呈现。OCAT研究中心从今年起将“研究型展览”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开发,旨在推进艺术与学术的结合,为当代艺术及艺术史领域的学者和策展人提供实践的机会和交流平台。“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正是从所征集的方案中评选出的五份方案的预展,亦是每组策展人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展览方案高度凝缩,呈现了一种内涵丰富的微型展。本篇文稿为策展人何伊宁在“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工作坊活动中对展览方案的陈述,以此更为深入的解读其方案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指涉。

展览阅读 |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沉船,理论,OCAT研究中心,策展人,研究型,艺术史,朱岚清,地点,框架,日记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

何伊宁:


我于2010年开始从事摄影及视觉文化的写作、策展和翻译等工作,关注当代摄影作为一种出入艺术自由的实践,在回应和提出与历史、当下相关的社会议题时的有效性、多样性和跨学科性。我正在进行中的摄影叙事理论研究围绕着后结构主义之后的叙事理论和图像理论展开,从单张图像叙事开始,涉及语图和序列叙事,研究对象包含1970年之后运用照片进行叙事的艺术家和摄影实践者——John Baldessari,Jeff Wall,Victor Burgin,Sophie Calle等等。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作为研究项目中的一个阶段,源自我在参与当代摄影的研究、委任艺术家创作和策展实践中,围绕照片与历史叙事的一系列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我们能否利用西方后现代叙事理论来生成一套针对图像叙事的分析策略?摄影叙事与文学与电影叙事的共同点和区别有哪些?全球领域内摄影书的流行对于当下的照片叙事潮流是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摄影实践者们调用知识来进行摄影“考古”的原因有哪些?当代艺术中的档案热是否对于摄影实践者将老照片转化为艺术作品产生了影响?


展览阅读 |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沉船,理论,OCAT研究中心,策展人,研究型,艺术史,朱岚清,地点,框架,日记

展览现场


研究展览聚焦于中国当代摄影中运用摄影进入历史叙事的7个案例,试图通过对产生这种潮流的原因进行语境分析,考察诸位艺术家所运用的不同策略,并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摄影在历史叙事中所提供的独特视角。作为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展览的同时将通过组织圆桌论坛、与相关图像叙事理论的编译和写作、图片叙事工作坊以及总结性地出版物来推动这一研究的进程。

 

我将讨论的重点集中在方案展本身,来介绍我在策划方案展的过程中对整个研究项目的反思。方案预展由如下组成:方案的方案、方案的展示和方案的谱系,分别指向我对这7件历史叙事作品结构的考察,我为OCAT研究中心空间设计的展览草案,以及我为这一研究方案搭建的理论框架。选择采用这样的展览结构本身是我对所谓方案展览本身的思考,由于空间和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我希望能够在这个不足20平米的空间内将研究的体系较为完整的呈现在评委和观众面前,而不是展示艺术家的实际作品,因此大家看到的展览中没有一件是最终将展示出来的作品。


展览阅读 |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沉船,理论,OCAT研究中心,策展人,研究型,艺术史,朱岚清,地点,框架,日记

展览空间设计草案


其中,方案的方案作为展览的第一部分,指向的是摄影叙事结构本身,以一种追溯艺术家创作过程的方式展开,呈现了7位艺术家在进行各自实践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手稿、日记、过往展览照片、书页等等。该部分我和艺术家共同合作完成。

 

通过两位艺术家的具体作品作为个案来进入展览的部分:第一件是来自成都的艺术家黎朗的《1974》。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初始点,黎朗将1974年作为他的记忆元年。作品以390张幻灯片循环播放和回忆发生在1974年的4个故事的画外音,以及对1974年大事记的梳理和直接在墙上对记忆文本的书写构成。作品通过画外音和幻灯机投影家庭纪念照片的方式重构了对记忆元年的想象。照片和声音不仅是过去的痕迹和回忆,在这如剧场般的幽暗空间中,它们寻找着与现实对话的可能性。作品并不是要求观者接受他对历史的叙述,而是想和观者一起成为对过往历史的探索者。


展览阅读 |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沉船,理论,OCAT研究中心,策展人,研究型,艺术史,朱岚清,地点,框架,日记

展览现场


第二件作品来自厦门的摄影艺术家朱岚清的《沉船挖掘记》,是2017年与中国港口博物馆合作的“港口与影像“项目中的一部分。朱岚清试图从发生在特定地点的历史事件出发,试图通过《沉船发掘记》项目对泉州港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探索。1973年,泉州湾后渚港附近海滩上出土了一艘宋末沉船——这艘木船被考古专家认定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造沉船,它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造船工艺的同时,沉船上遗留的物品也成为了当时繁荣的当地制造业与对外贸易的直接证据。取代对沉船遗址的拍摄,朱岚清将这艘沉船的考古发掘过程作为线索,她通过一本收藏在当地博物馆中的考古日记,进而详细收集了考古人员在对重要文物进行打捞和考证所拜访过的,那些见证了当地重要制造业过往的地点。紧接着,在距离那一次(1973年)重要考古发现完成的40年后,朱岚清将自己想象成沉船发掘小组的成员去到日记中所纪录的地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拍摄,同时,她还挪用了那本考古日记的档案,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加入到日记之中,从而将两次“发掘”并置,试图呈现一个历史与现代并存、农业与工业共存,充满差异性的地方景观。


展览阅读 |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沉船,理论,OCAT研究中心,策展人,研究型,艺术史,朱岚清,地点,框架,日记

朱岚清《沉船发掘记》系列作品展示设计图


预展第二部分“方案的展示”——采用了多媒体展陈的方式,以虚拟的线上展览予以呈现。当然,这部分展示的展览呈现初级的状态,艺术家本身的作品将远比大家在动画中看到的更加多元。最后一部分,“方案的谱系”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出我对“后结构主义之后的摄影叙事理论”的整体研究框架,尝试去确定 “中国当代摄影的历史叙事”在策展人整个研究框架中的位置。于此同时,该部分展览还将包括策展人的研究材料和相关文献。需要指出的是,方案的谱系仅仅是我研究的框架,可以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随时改变,欢迎学者、观众对此发表意见。

 

作为一名独立的研究者和策展人,研究型策展一直以来都是我日常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年中,我和国内的、欧洲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合作,利用公共资源去推动一些仍未被关注到的研究,出版过数本出版物,在研究、策展和出版各个环节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最后希望能够通过和OCAT研究中心的合作来推动有关当代图像叙事方向的跨学科研究。


展览阅读 |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沉船,理论,OCAT研究中心,策展人,研究型,艺术史,朱岚清,地点,框架,日记

展览现场





正在展出



展览阅读 |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沉船,理论,OCAT研究中心,策展人,研究型,艺术史,朱岚清,地点,框架,日记


元图像

时间:2018. 09.09 - 12.30

地点:OCAT研究中心

活动详情:OCAT研究中心年度展览预告 | 元图像



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展览阅读 |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沉船,理论,OCAT研究中心,策展人,研究型,艺术史,朱岚清,地点,框架,日记

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时间:2018. 09.07- 11. 30

地点:OCAT研究中心

活动详情:展览预告 | 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是OCAT当代艺术中心(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简称“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盈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还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展馆信息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

(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