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道生态:城市流动空间的多样性
发言嘉宾:
卓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
许凯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尤根建筑创始人
汪旭红
应用工程师,上海安亭新镇业主
主持人:
宋代伦
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时间:2018年9月15日(周六) 14:00-16:30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OCAT上海馆
语言:中文
免费入场
街道是城市最重要、最日常的公共空间,它构成了人们在城市中的基本生存环境,是构成城市肌理的最基本要素。街道曾被许多城市研究者、建筑师书写、赞美,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街道眼”的精彩描绘,阿兰.雅各布斯对世界各地数百条“伟大的街道”的比较与鉴赏,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从东方的美学视角审视街道的价值……街道是多元的、包容的、流动的,它生产着一座城市的丰富与活力。

香港街道,图片由城市中国提供
当20世纪的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出现并全球化之后,街道开始变得不重要,勒·柯布西耶曾高呼要“杀死那些狭窄阴暗的街道”,还人们更多的阳光、绿色与公共空间。现代城市规划的结果带来街道空间在城市中不断地消失,人们对于城市的感知也逐渐丧失。城市不断向上生长,马路不断拓宽,人们的日常生活纷纷脱离地面、脱离街边、脱离室外,街道空间变得“无能”,街道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城市也面临着巨大危机。

美国郊区的蔓延,图片由城市中国提供
然而,无论城市化发展到何种程度,人们的天然交往习性仍然需要依赖街道。全世界各地仍在展开着各式各样的街道再生、设计运动,以抵抗城市规划带来的剧烈变化,维持一座城市的丰富性和活力。街道就在规划对于理性化城市的想象和市民对于日常需求的拉锯中存在、消失与变形。无论如何,街道对于城市,是极端重要的存在。重新激活街道,是每个城市人无法回避的责任。

报名方式: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通过“活动行”报名

直播通道
本次活动开放直播,届时可登陆微博 @城市中国 直接观看
“我们的城市”系列论坛
“我们的城市”系列论坛,是由OCAT上海馆牵头,《城市中国》(Urban China)组织,协力打造的城市系列论坛:将设计师、政府管理者、学术研究者、社会工作者等业内精英从业者召集起来,关注具体的城市社会问题,形成有实践意义的对话。论坛基于杂志研究课题而发起的一项线下活动,可看做是杂志内容的延伸表达,以“市民*生活*进步”为宗旨,旨在营造一个讨论的空间,为想象和创造新的城市生活各抒己见,为城市生活的进步贡献真诚和理性声音。“我们的城市”论坛将依托《城市中国》与OCAT的学术、行业资源,以《城市中国》杂志课题为内容基础,分享与讨论眼下剧烈变动的城事与人事,关注发展趋势,并放眼未来,做出前瞻。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