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


展览时间

2018年8月16日 – 2018年10月7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

展览总策划

冯   远

策展人

袁 加   苏 丹 杨冬江

学术主持

杜大恺 刘巨德 张晓凌 汪 晖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支持单位

清尚集团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

展览前言


冯  远


袁运甫先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院首批教员。在长达六十一年的教学生涯中,袁先生以谦和的人格魅力,博大的文化学养,精深的艺术功力,独特的思想轨迹,为学院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文脉和精神传统。


袁运甫   1933-2017,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袁运甫   1933-2017


袁先生走了!我们痛惜先生今天不能与我们续写学院的发展,更深感一个时代随先生渐行远去的寂寥。袁先生是这个时代思想的中坚,也可以说他是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和意志,将会在未来持续影响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佛像与门画》 袁运甫 1959,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佛像与门画》 袁运甫 1959


《绍兴鲁迅路》 袁运甫 1961,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绍兴鲁迅路》 袁运甫 1961


因为历史或现实的局限性,我们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袁先生,因此我们要通过展览更好、更准确地解读袁运甫先生的思想和艺术成果,并通过对袁先生的认知,了解学院真正的精神传统。


《母女》 袁运甫 1961,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母女》 袁运甫 1961


《黄浦江》 袁运甫 1973,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黄浦江》 袁运甫 1973


在学院里,我们都称他“袁先生”。而这“先生”二字,已然超越了一般对教师的尊称。袁先生是以德育人的典范,他以几十年的行为准则,践行了一个仁者对社会,特别是对年轻人的教化。谦逊、朴素、自觉、独立、仁爱、无私的行为准则让袁先生在学院享有崇高的威望,在他身上,我们能够切身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伟大和无穷魅力。


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下课了》 袁运甫 1972


《庐山》 袁运甫 1973,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庐山》 袁运甫 1973


袁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精力过人,思想智慧。无论境遇如何,他总是善于发现机会并将之转变为积极的方向。他在色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成长起来的。在生活条件最恶劣的干校里,他将中西艺术的优势相融,取长补短,营造出现代中国独有的色彩经验和审美意境。显现了他孤独求败,努力创新的艺术人生。


《玉兰花开》 袁运甫 1981,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玉兰花开》 袁运甫 1981


《纽约大桥》 袁运甫 1981,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纽约大桥》 袁运甫 1981


袁先生的水墨艺术亦然。他从传统艺术中寻求精神原点,他认为“中国人是不缺色彩的。中国人对色彩的认识很深奥,更讲究!”为此,他穷尽六十年努力实践,形成了色墨交融的新水墨风格,推进了现代水墨艺术的发展。


《拙政园》 袁运甫 1990,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拙政园》 袁运甫 1990


《紫藤》 袁运甫 2009,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紫藤》 袁运甫 2009


作为艺术家的伟大,还体现在袁先生将艺术的理想放置在壮阔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变革之中。他坚信艺术会改造社会,艺术会让世界更美好!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他的公共艺术在共和国土地上生根发芽,融为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他的作品从天安门广场向四方散射,从国家殿堂、博物馆、政府、机关、学校、纪念堂馆、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交通枢纽和公园等,成为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诠释。


《荷香百年》 袁运甫 2011,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荷香百年》 袁运甫 2011


《晨风》 袁运甫 2011,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晨风》 袁运甫 2011


袁先生是一个低调的人。他从不居功自傲,永远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他永远以艺术的标准和理想来面对社会上复杂的人和事,这让我们更加感慨万千。一个纯粹、激荡和进取的人生,这就是袁先生生命的写照。我们敬仰这样的生命!





开馆时间: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十闭馆)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近邻学校东南门。

2018年7月6日至9月初,参观请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侧临时校门。


新展 |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袁运甫,光华,袁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水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境遇,殿堂,东侧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运通126。

清华东路西口 333、355、438、466、594、运通110、快速直达专线82。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网: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图文编辑/垚梦

觉统筹/王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的殿堂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