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正在展出 | 于吉参加利物浦当代艺术项目“这里是上海”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展览官方网站了解更多展览信息



这里是上海 This is Shanghai

2018.7.14 –2018.9.7

利物浦邱纳德大楼(Cunard Building)、利物浦泰特交换空间(Tate Exchange Liverpool)、利物浦博物馆(Museum of Liverpool)、利物浦曼恩岛(Mann Island) 

策展人:姜节泓

艺术家:梁玥、陆平原、施勇、徐震、杨福东、杨振中、于吉、原弓、张培力、周啸虎


艺术家于吉受邀参加由利物浦市府文化局和眼界美术馆(Open Eye Gallery)联合主办的展览“这里是上海”,并在此次展览中向观众呈现了其受本次项目委任创作的新作品《共享迷失》。本次展览持续至2018年9月7日。

于吉《共享迷失》馆外作品部分现场图,正在展出 | 于吉参加利物浦当代艺术项目“这里是上海”,利物浦,于吉,自行车,姜节泓,利物浦博物馆,策展人,装置,这座城市,雕塑,北京公社

于吉《共享迷失》馆外作品部分现场图

于吉把过去带到当下,通过自身的体验,探讨了上海当下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

几十年前,当上海(和中国)的自行车只有“凤凰”、“永久”等少数几个经典不变的牌子和款式时,自行车作为人们重要的私人财产被小心使用与保养。而现如今,共享单车的迅猛发展使得自行车已不再为私人所有,数以万计的自行车被随意弃之路旁,无人问津。

骑车是一种个人的身体经验,肢体与机械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两者的对话,以及一段汲取回忆的时刻。这些回忆不仅

骑车是一种个人的身体经验,肢体与机械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两者的对话,以及一段汲取回忆的时刻。这些回忆不仅仅是静态的城市街道与建筑布局,还有穿梭的、流动的、稍纵即逝的元素,如同声音、气味等,随城市变迁而消逝。

正在展出 | 于吉参加利物浦当代艺术项目“这里是上海”,利物浦,于吉,自行车,姜节泓,利物浦博物馆,策展人,装置,这座城市,雕塑,北京公社

本次新作品《共享迷失》包含声音机械装置以及邀请大众参与的作品部分,均使用一批改装后的八九十年代的上海自行车来创作完成。作品分为馆内和馆外两部分,在利物浦博物馆的展厅内,自行车散发着怀旧氛围,车轮不自觉地或转或停,或急或徐,如同旅行的交响乐,向我们娓娓拨出一部城市之曲。馆外停放在公共区域的自行车则配有叙述故事的音频,可通过搭载的耳机进行收听,以邀请观众参与并体验一次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旅行。在中国城市化变革的浪潮中,今天的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又在分享着什么?



共享迷失 Sharing the Losing |装置 Installation | 二手自行车、电机马达、声音 Secondhand bicycles,electric machinery, sound |尺寸可变 Dimension variable |2018



关于艺术家

于吉,1985年出生于上海,201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和维也纳。她的创作以雕塑和装置为主,亦涉及行为及影像。她近阶段的创作由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展开,介入田野考察以及身体性干预,由材料出发,以雕塑为基础媒介,发展其更为复杂的艺术语言。2016年她参加了第十一届光州双年展及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她的作品曾在法国巴黎东京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等各地艺术机构中展出。2015年于吉曾入围第四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2017年,于吉入驻巴黎东京宫纳夫立兹实验室驻地项目,并入围2017 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于吉多元化的艺术实践还包括其自2008年起参与创立的“上午”艺术空间,该机构已成为上海活跃的非盈利实验艺术场之一。



正在展出 | 于吉参加利物浦当代艺术项目“这里是上海”,利物浦,于吉,自行车,姜节泓,利物浦博物馆,策展人,装置,这座城市,雕塑,北京公社


关于项目

“这里是上海”作为一个当代艺术项目,由姜节泓担任策展人,邀请了中国当代艺术界十位重要艺术家参展,意图在利物浦探索和重新构想上海这座城市的日常现实,以反映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并向利物浦这座上海的姐妹城市致敬。此次展览与第十届利物浦双年展同期举行,作为利物浦市府文化年度项目“中国梦”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二篇章,旨在探究和学习中国当代文化,并以此庆祝该市在2008年荣获“欧洲文化之都”之美誉十周年。

本次展览的作品将在利物浦标志性景观区海港码头予以呈现,包括本次展览的主展场邱纳德大楼,以及利物浦泰特交换空间,利物浦博物馆和曼恩岛。此外,本次展览还有部分精选作品将于公共区域向公众呈现。旨在探索和重新构想上海在利物浦的日常现实,以反映城市和文化的演变和转型。

策展人姜节泓出生于上海,自1998年起定居英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频繁往来于中英两国之间,他对于文化差异和交流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此次项目中,姜节泓携手十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们其中有土生土长的上海艺术家,也有移居上海这座城市的外来艺术家,以试图将上海生机勃勃的都市生活以及丰富的文化身份展现给英国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更多北京公社展览及艺术家信息,请访问:

官方网站:www.beijingcommune.com

微博:@北京公社

微信:北京公社

Instagram: beijingcommune

Facebook: beijingcommune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