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进管乐(Marching Band)是一种集体合作性极强的艺术,集音乐性与表演性于一体。其中,吹奏乐器与步操训练的有机结合是行进乐团中的一大亮点——复杂的队形变换使得行进管乐艺术极富观赏性,赋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如同音乐中的音符,基础的行进队列训练是构成乐队整体方案运动的根本,一切复杂绚丽的队形变换皆从基础的队形训练演化和提升而来。因此,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的日常训练中,除了木管、铜管和打击乐三大声部的分声部训练及合奏排练之外,也十分注重行进管乐步法及队形训练。
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邀请到了美国著名行进乐队蓝魔鬼乐队的行进编导、现任星海音乐学院行进管乐专业副教授Jesse E Minor ( 杰西·迈尔)担任行进队列表演的指导教师,给与团员最专业的优质教学。
课堂上,杰西老师首先指导团员进行踏步呼吸训练,这也是每日热身练习的必备内容之一。在行进管乐训练中,必要的呼吸训练可以帮助团员尽快适应在运动中的正确呼吸方法,在行进管乐表演中顺利完成演奏任务。反之,不科学的呼吸方法将造成演奏质量和音乐表现力的下降。
挺拔的站姿,正确的乐器持姿将直接影响到乐队的精神风貌和表演水平,是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课。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持姿均有所不同,在杰西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员们迅速掌握了各自的基本持姿技巧。
随着团员们逐渐进入状态,杰西老师展开了教学的“重中之重”——管乐合奏与步操相结合训练。踏步是步操最基本的能力训练之一,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
踏步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队员对身体部位的控制能力,通过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律动以达到队列行进的统一,进而增强行进管乐的视觉艺术效果。踏步训练特别重视对队员内心律动和动作标准一致的要求。
在行进乐团的管乐合奏与步操相结合训练时一直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需要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达到一定的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步操训练。事实上,步操的训练精髓在于律动的节奏感,最简单的律动节奏练习就是原地踏步。世界顶级的行进乐团合奏训练时,90%以上的管乐合奏训练都是将管乐演奏与步操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演奏者在运动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进行吹奏状态的合理调整,以此来提升个人注意力的合理分配能力。
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行进队列训练现场片段
因此,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十分重视管乐合奏与步操之间有机的结合,进而满足行进乐团的演奏需要,达成乐团表演的目的和意义,让行进乐团在训练过程中真正地“走”起来!
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
行进课程 指导老师
Jesse E Minor ( 杰西·迈尔)
杰西·迈尔1984年9月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自幼喜爱音乐并学习小号演奏,16岁进入美国DCI SantaClara Vanguard 担任小号演奏,连续三年在乐队为第一小号并担任solo演奏。本人热爱行进管乐队这一艺术形式,进入大学后也一直在进行行进管乐队的教学工作,主要担任行进管乐队的视觉设计以及乐队的各项训练工作,热爱教育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2009年毕业于美国长滩加利福尼亚大学(鲍勃科尔音乐学院)获文学学士学历,专业音乐教育,在校主修小号专业,学习古典和爵士风格的小号演奏,副修了次中音号、长号、大提琴、合唱。现任星海音乐学院行进管乐专业副教授。
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
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成立于2017年,是广州大剧院继童声合唱团、少儿芭蕾舞团后,潜心打造的以培养行进管乐艺术人才为导向的演出团体。广州大剧院行进管乐团肩负着培养广州行进管乐艺术新生力量的重要使命。它的正式成立,填补了广东地区青少年行进管乐教育的空白,宣告着华南地区行进管乐新生力量的崛起。
作为国内首个剧院直属行进管乐团,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以培养及打造剧院自身演出团队为目的,是一支融合管乐艺术培训与行进舞台表演的艺术团队。行进管乐团创新推出了"课堂×舞台”的教学模式,凭借优越的平台资源,使团员在日常课程训练的同时,还能在众多演出及交流机会中得到迅速成长。不仅如此,广州大剧院更着力培养团员合作意识和舞台表现力,以期每位团员都能在这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2018春季课程安排
上课时间:每周日上午09:00-12:00
上课地点:广州大剧院
课程内容:管乐训练、行进走位训练、表演能力训练、世界各国著名乐曲学习、合奏课程、视唱练耳课程。
请扫上方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 "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精彩资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