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幅插画为法文精装初版《秋叶集》所绘,却最终没有出现在书中。180多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不明就里,但作为画家的文豪雨果在这帧插画上爽利、确凿的签字告诉了我们,这幅小品的价值所在。
名人手迹 签名收藏
拍卖时间:12月19日(周二)上午9:30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B厅
6231
法国文豪雨果 《秋叶集:只要孩子一出现》所绘插画
1幅 附证书,尺寸 12×19.5 cm
RMB: 320,000-600,000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1830年2月,雨果的剧本《欧那尼》成功上演,从舞台上彻底推翻了古典主义的统治;1830年7月底,巴黎经历了惊天动地的“七月革命”,复辟王朝被赶下了历史舞台;1831年3月,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出版。在属于壮年雨果的接二连三的胜利接踵而来之际,1831年11月底,雨果出版了他的首部抒情诗集《秋叶集》,收录诗歌40首,奠定了其在浪漫主义诗坛的盟主地位。
雨果
雨果在《秋叶集》序言中写道:“此地不是喧闹和嘈杂的诗;这是些安详和平和的诗句,是一些人人都会有的、都会梦见的诗句,一些关于家庭、家居和私人生活的诗句;是一些心灵内部的诗句。这是对现时,更是对往日忧伤和无可奈何的回顾。”
“秋叶”的寓意是明显的,尽管雨果在文学上风生水起,他的私生活却充满了戏剧性的无奈。1830年7月,雨果的小女儿出生,妻子阿黛尔明确表示不想再要孩子,与丈夫开始分居。同时,阿黛尔与雨果的知己和同道圣—伯夫关系暧昧,致使诗人与朋友反目成仇。在这样的背景下,呼唤和平、纯洁、天伦等人类美好情怀的《秋叶集》应运而生。
从签名可知,这幅题为《少女的祈祷》的插图本来是爱丽丝·布朗热(Elise Boulanger)所绘。将插图的主题与诗歌内容相对应,我们推断它可能是为《只要孩子一出现,全家的大大小小,大声的拍手欢叫》而作的。插画中纯真而虔诚的小女孩、她身后生着羽翼的天使,都暗喻诗歌中“金发的儿童!带着金色光轮的小天使”这一意象。
布朗热这个名字对雨果的读者和研究者来说并不陌生。1883年,著名画家路易·布朗热(1806—1867)为《巴黎圣母院》绘制插图。布朗热是雨果的挚友。1825年,18岁的布朗热经由著名画家欧仁·德威利亚(EugèneDevéria)的引见结识了与他年龄相仿的诗人雨果,进入了以雨果为首、汇集了梅里美、圣—伯夫、缪塞等众多文艺先锋的“小圈子”(LePetit Cénacle)。他不仅为同时期的文艺界友人绘制肖像,还为大仲马、雨果的戏剧及小说作品贡献插画。
这幅插画小品左下角署名爱丽丝·布朗热(Elise Boulanger),绘画技法娴熟,画风清新宁静,富有动态感和想象空间,极有可能出自布朗热家族当中的某位女性之笔。雨果将其用素描的方式临摹下来,笔触自然,惟妙惟肖,又颇具高超的再创作特点,灵动非凡。
从1830年起,维克多·雨果创作了3500多幅画作。尽管他的画作在当时和后世一直鲜为大众所知,但他的作品依然为诸多20世纪初的画家(尤其是达利)和艺术专家所推崇。对雨果绘画最直接和热烈的赞美首先出自诗人戈蒂耶之口:“雨果先生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而且是布朗热、洛克普朗和于埃可以视为同道的画家。”
雨果
这幅插画为法文精装初版《秋叶集》所绘,却最终没有出现在书中。180多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不明就里,但作为画家的文豪雨果在这帧插画上爽利、确凿的签字告诉了我们,这幅小品的价值所在。
- The End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