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们常驯服地、不假思索地认为,海伦就是整个欧洲历史上最美的人(顶多加上之一),就像我们总是讲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贵妃?
为什么“历史上最美的人”这一头衔停止于历史中远远的某一时间点?很不公平的是,稍后以及我们眼前满街的美女再也没有角逐比试、取而代之的资格?
是的,十年特洛伊之战不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一场战争,海伦也不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美人,从事实、逻辑乃至于从概率来看,这全是不可能的。这里面,真正绝无仅有的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盲诗人荷马,是曾经有过的希腊人的世界及其全部梦想——让海伦赢取后冠的不是选美大会的品头论足和逐项评分——说真的,我们从不知道她的确切容貌、身材。真正获胜的是史诗,是文学。
所有这样的美人都要有她们的故事才行,故事远比容貌重要。而且,比方说中国四大美人,除了出塞、漫天大雪里回望的王昭君,其哀伤简缩为一个富有天下的君王忽然发现自己保卫不了一生所见过最美丽、最不舍的东西;其他三人全伴随着某个强大王国的衰亡。这说起来是经济学了不是吗?最美丽的人也就是最昂贵的人,她的定价等同于一整座城市、一整个国家,乃至于一个时代。从历史的基本正义来看,把这样巨大且复杂的覆亡,把君王的荒唐、官吏的腐败、战士的怯懦等等,全归结为某一名女性的不爱笑或不爱洗澡,这当然是污蔑,是典型的找替罪羊。这样的诡计不可能永远得逞,也必定而且必须在我们对历史的理解过程中一一被纠正。因此,海伦这一级的美人是有历史生产期的,当她不必再承担那么大而且不实在的罪名时,她也就不再能或不需要美到那种地步了。
中国的绝世美人终止于《长恨歌》里的杨贵妃,往后文学自己洞穿、丢开了这一古老的诡计。之后的美丽女子的命运与大世界脱钩,她们的错误和悲伤无法再撼动整个世界,只能选择安居一隅,其影响力仅止于方圆三里五里之内,比如文艺青年林黛玉,或悍然深入情欲的潘金莲。
——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尽头》,原题《美人》

作者简介:唐诺,原名谢才俊,出生于台湾宜兰,台湾女作家朱天心的老公,长期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现为自由读书人,专注于与阅读相关的自由写作,自称“专业读者”。著有《尽头》、《读者时代》、《阅读的故事》、《文字的故事》、《唐诺推理小说导读选》、《球迷唐诺看球》等。
投稿邮箱: aiwenyi01@126.com
联系QQ: 3067402679
投稿须知: 注明为原创或选摘、摘录等(若不注明责任自负),并注明联系方式,本平台不设稿费,文责自负。
底下有评论,你参与了吗?
【文艺】杂货铺子
三店又开张了
扫以下微信进去逛逛吧
注明“我爱铺子”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