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家才是莫迪利亚尼的梦想
莫迪利亚尼雕塑 Tête 1911-1912年
5月13日,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的一件名为Tête的石灰石雕塑将亮相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估价为3000万至4000万美元。据悉这件雕塑创作于1911年至1912年间,是莫迪利亚尼二十六件石头雕塑中最好的一件,并且也是私人收藏中的最后一件。
作品Tête体现了莫迪利亚尼在石头雕刻中惯常使用的人物面部形态:头部以正面示人,显得神圣内敛;拉长的脸部轮廓,与其绘画中的人物一般富含韵律;细长的鼻翼下呈现V型小嘴...这些都是莫迪利亚尼作品中极具开创性的元素。
莫迪利亚尼因其绘画而备受赞誉,但事实上我们都忽略了一点,在他年轻时第一次发现米开朗基罗后,成为雕塑家才是莫迪利亚尼的最大梦想。直到1909年,在巴黎与雕塑大师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亲密接触后,莫迪利亚尼才在布朗库西的指导下开始创作自己的雕塑。起初用木头雕刻,然后才雕刻石头。
到了1911年,莫迪利亚尼几乎完全抛弃了绘画。从那时起,直到1914年左右,雕塑几乎成了他艺术的唯一实践。虽然也会画一些水粉画,但都与他的雕塑创作有关。1911年至1914年间,他用短暂而集中的创造力创作了一系列独特的雕塑,其中就包括了二十六件石头雕像。因此,莫迪利亚尼与毕加索,布朗库西和马蒂斯一致被公认为现代雕塑的先驱之一。
梵高被盗画作
左下角受损的梵高作品《席凡宁根的海景》(下)
2002年,荷兰画家梵高的两幅名作1882年的《席凡宁根的海景》(View of the Sea at Scheveningen)和1884年的《离开尼厄嫩教堂》(Congregation Leaving the Reformed Church in Nuenen)被窃贼盯上,他们利用梯子爬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屋顶进馆后成功盗走了画作。
2016年,经过长达14年的搜索,警方终于在一起与意大利黑手党有关的团伙中发现了这两幅画作的下落。但是《席凡宁根的海景》在失窃过程中损坏严重,这幅作品是梵高仅有的描绘荷兰海景的画作之一,因而十分珍贵。据报道,这幅画作左下角颜料在失窃过程中脱落,博物馆员工花费了两年时间进行画作的修复工作,最终通过扫描复制画作的原始笔触,利用3D技术成功修复了丢失部分。幸运的是,《离开尼厄嫩教堂》这幅画作保存完好,几乎没有损坏。
2019年4月17日,这两幅失窃多年的名画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博物馆并与梵高早期绘画一起永久展出。
游戏或可助力修复巴黎圣母院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上)游戏《刺客信条: 大革命》截图(下)
4月15日,法国巴黎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突然遭遇大火,受损严重,令全国人民心碎不已。法国总统马克龙已将圣母院大火列为国家紧急情况,表示要重建圣母院,呼吁国际社会协助。法国亿万富豪弗朗索瓦·亨利·皮诺立刻宣布捐出1亿欧元,协助日后的重建工程。法国名牌路易威登集团主席伯纳德家族随即也宣布,捐款2亿欧元协助圣母院重建。据报道,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的24小时内,为重建教堂所募集的资金已突破7亿欧元。
但钱不是最主要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原始图纸,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借助现代的娱乐和技术。
在游戏《刺客信条:大革命》(Assassin's Creed Unity)的开发过程中,游戏设计师卡罗琳·米乌斯(Caroline Miousse)就曾花两年时间学习研究圣母院的构造,并为巴黎圣母院精准建模。也就是说,它的虚拟副本存在于游戏中,现在还可以使用它来重建原件。
此外,艺术史学家安德鲁·塔隆(Andrew Tallon)几年前曾利用激光扫描记录了巴黎圣母院的全貌,偏差不超过5毫米。结合这些数据,或将成为修复巴黎圣母院重要的参考资料。
国宝黑釉碗“曜(yào)变天目”
“曜变天目”茶碗以琉璃色斑纹著称
日本仅存3只有逾800年历史、被誉为国宝的黑釉碗,4月13日起分别在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滋贺县MIHO美术馆,以及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分别展出。该3只黑釉碗于中国南宋时期在福建省建窑烧制,其后流落日本,在室町时代被视作顶级茶碗。
3只名为“曜变天目”的国宝茶碗,均高约7厘米,直径12至13厘米,以琉璃色斑纹著称。其特点在于黑釉中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且这些斑点四周围绕着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因曜变天目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珍贵非常。同时能在同一段时期看到3只“曜变天目”的机会也不可多得。
在奈良博物馆展出的“曜变天目”茶碗,属大坂市藤田美术馆的珍藏,据称曾是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藏品。在MIHO美术馆展出的一只则由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收藏,斑纹较少,整体分散呈现。而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展出的这只曜变可以说是存世最为闻名的宋代建盏了。内部斑纹呈现青色和黄色,由于曾为淀藩的稻叶家所有,因而有“稻叶天目”之名。器型为束口,实物带有蓝色辉光,随着周围光线角度的不同,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妖异得不像是人间之物,被日本人比喻为“碗中宇宙”。
4300年前埃及古墓出土
浮雕描绘胡韦坐在放满祭品的桌前
埃及考古学家上月在开罗以南的塞加拉附近,发现约有4300年历史、属埃及第五王朝时期的古墓。墓内墙上的浮雕经过岁月洗礼后,依然能保持色彩鲜艳,令人啧啧称奇。专家于上周开放古墓,让传媒一睹其风采。
研究团队相信,古墓的主人名叫胡韦(Khuwy),是当时的贵族兼高级官员。墓内的浮雕描绘胡韦坐在放满祭品的供桌前。埃及文物部指,浮雕上的颜料被一层特别的绿色树脂覆盖,而胡韦下葬时,亦有人把油涂在浮雕上。此外,刻在墓内的铭文亦保存完好。
专家认为,古墓北面的墙之设计灵感源自皇室金字塔。整座墓主要以白色石灰岩建成,内部间隔呈英文字母“L”的形状。走进入口、沿着一条小走廊往下走,就能去到前厅。而彩色浮雕则位于前厅后方的大墓室中。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