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受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主办的第二届“创新中国文化节”(Creative China Festival,以下简称“第二届CCF”)于美国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匹兹堡、圣地亚哥及西雅图多地举办。第二届CCF的主题设定为“中国未来:创意新时代”,通过论坛、电影、舞蹈、戏剧、音乐、设计及艺术的展览、演出、论坛、沙龙、大师班、工作坊、奖学金、出版资助、专业团访华等多元活动形式,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的活力与深度。戏剧导演孟京辉、李凝、演员黄湘丽、章宇;电影导演王兵、胡波、黄骥、杨明明、杨荔钠、李霄峰、刘健;舞蹈家文慧、王亚彬;音乐家巫娜、常静、蔡金冬、田博年、郭文景、秦文琛、李滨扬、陈欣若、贾国平、唐建平、常平、周龙、陈怡、叶小纲等独具个性的知名新生代艺术家、电影人、创作者,以及来自中国文创行业的领军企业腾讯集团、爱奇艺等行业领袖参加了一系列世界及美国首演、文化论坛等交流项目。
172天时长、8大美国本土城市
6大内容板块、80+场文化活动
34家中美合作机构、100+位文化人士参与
50位优秀志愿者、35万中美观众参观
中美机构联合策划、创作,多元文化活动成功融合传统与当代。以鲜活的内容,在国际一流合作机构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的生命力。

第二届CCF丰富多元的电影放映内容。
通过艺术文化交流开拓展民间文化外交新领域,活动受到两国政府高层高度认可。文化节积极支持政府大型“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春节烟火“表演及大都会“欢乐春节“活动。

第二届CCF艺术家代表巫娜、常静参与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演出
多元化赞助合作。文化节主办方积极协调各界资源,与先锋艺术家、艺术团体、公益机构及各战略合作机构共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第二届CCF—中国先锋戏剧节《小艺的故事》公益互动环节,图片鸣谢La Mama实验戏剧俱乐部
拓展国际受众群、数字推广创新尝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联合传播。

CCTV中文国际频道对第二届CCF中美文化投资论坛进行了报道,图片鸣谢CCTV.com
第二届CCF与美国合作方、国际媒体、纽约大V公众号及各新媒体平台深度合作, 首次面向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CNN等)进行数字推广。同时,文化节各板块内容收获国际媒体关注及赞誉。重点中文媒体深度报道包括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环球时报》、《中国日报》、CCTV、凤凰卫视、《南方周末》等,重点国际主流媒体深度报道包括《纽约时报》、《纽约客》、彭博社等,行业媒体包括Indiewire、Variety、The Hollywood Reporter、Film Comment、Fast Company等。第二届CCF媒体辐射影响观众约达200,000,000人。据统计,共60余家专业媒体出席并报道,420余家国际及中文媒体为第二届CCF发稿。

以上为参与第二届CCF报道的部分英文媒体

以上为参与第二届CCF报道的部分中文媒体
“多家顶级中美文化机构邀请众多重量级及新兴的艺术家、设计师、电影人、学者齐聚一堂。这是一个难得的深化中美双方文化交流的机会。我们衷心感谢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组织这次国际化的文化节在美国展现中国当代的艺术和文化,以此加深中美双方的友谊。”
—— 美国驻华大使馆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在中美文化交流中正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推动是实质性的,从中美文化投资论坛的公开交流,到私下的拜访,它让中美文化领域的精英们在真正的交流中寻找到合作的机会。也经由组织者对各方的深刻认知和巧妙的穿针引线,使得真正的合作得以在会外展开。腾讯这次合作参与’创新中国文化节‘以及中美文化投资论坛的经历不仅帮助腾讯在美国文化精英中获得更多理解与肯定,也收获了一些真正的合作伙伴,我们与大都会博物馆、帕森斯学院以及纽约经济委员会的合作正在进一步地探讨与实质推进当中。”—— 腾讯 · 腾云智库
“创新中国文化节活动,在2018年的各种严冬到来之前,有一种围炉的温暖,各种对话与沟通跨越了种族、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艺术门类,让大家仍然还能对世界存有信心和希望,这大概就是艺术的能量吧。”
1. 中美文化论坛:中美文化投资论坛、国际艺术家驻留论坛
第二届CCF与美国合作机构亚洲文化协会、纽约La Mama实验剧院俱乐部、亚洲协会分别合作组织两场中美文化论坛。两大论坛的主题聚焦“中美文化投资”(10月28日,亚洲协会)与“国际艺术家驻留”(10月12日,La Mama Galleria)。

中美文化投资论坛现场,图片鸣谢腾讯
“中美文化投资论坛”由亚洲协会、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首次聚焦文化投资与发展合作最新领域、致力于成为创新孵化器。来自中美两地的嘉宾在论坛上集中探讨如何推动中美之间文化领域的创新发展、投资合作;培养全球化创新人才及创造力;拓宽艺术与技术互动发展的前景。论坛聚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一群企业家,慈善家和艺术专业人士,以突出文化在培养社会新人才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并分享中美之间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参与论坛的国际嘉宾包括:程武(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Billy Clark(CultureHub 创始人、艺术总监)、崔峤(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Zachary Kaplan(美国新媒体网站平台Rhizome执行总监)、Jay A. Levenson(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国际总监)、刘文峰(爱奇艺首席技术官)、Joseph V. Melillo (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执行总监)、秦忆(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院长特别助理)、Kara Ross(Kara Ross New York创始人、慈善家、UNLEASHED创始人)、Michael Royce(纽约艺术基金会总监)、Dame Jillian Sackler女爵士(美国外交政策协会主席、美国赛克勒基金会主席、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沈暘(电影制片人、策展人、中影国际董事副总经理)、Boon Hui Tan (亚洲协会美术馆馆长、全球文化艺术项目副主席)、Oscar Tang(亚洲协会、大都会美术馆董事)、Mari?t Westermann (安德鲁·威廉·梅隆基金会副主席)、Robert Wong(谷歌Creative Lab总监)、Mia Yoo(纽约La MaMa 艺术总监)、David E. van Zandt(纽约New School大学主席、下属全美排名第一的艺术院校PARSONS帕森斯学院)、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际艺术家驻留论坛现场,图片鸣谢亚洲文化协会
“国际艺术家驻留”论坛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纽约的亚洲文化协会及La Mama实验剧院俱乐部共同举办。三方机构共同邀请艺术家、机构管理者、资助者等不同身份的文化行业从业者分享他们的经历和经验,通过三大主题“艺术驻留及社区参与”、“艺术驻留的经验”、“驻留之后的影响力“,探索艺术家驻留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国际艺术家驻留”论坛的嘉宾包括:Jamie Bennett(ArtPlace America执行总监)、Jay Brown(丽江工作室总监)、Ping Chong张家平(Ping Chong+ Company艺术总监)、Cecily Cook(亚洲文化协会项目总监)、Cui Qiao(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Jane DeBevoise(亚洲艺术文献库主席)、David Diamond(La MaMa Umbria国际项目策展人)、Ursula Eagly(舞蹈家)、Susan Hapgood(ISCP总监)、René Lorenceau(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运营总监)、马文(艺术家)、李牧(艺术家)、Fito Segrera(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研究/创造部主任)、Miho Walsh(亚洲文化协会执行董事)、Karen Wang(新美术馆副馆长)、Mia Yoo(La MaMa实验剧院艺术总监)。
2. 电影

该板块推出两个精彩的电影展映系列——“中国艺术电影节”以及“王兵作品回顾展”。胡波导演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在美国林肯电影协会成功发行及首映。中国纪录片导演王兵的系列作品展映在林肯艺术中心电影协会、哈佛大学电影资料馆、UCLA电视电影资料馆、卫斯理学院、纽约移动影像博物馆、纽约经典电影资料馆、亚洲协会、纽约Metrograph艺术影院、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弗里尔和萨克勒美术馆举办。“中国艺术电影节”的放映内容包括:胡波《大象席地而坐》、黄骥《笨鸟》和《鸡蛋与石头》、杨明明《柔情史》、杨荔钠《春梦》和《老头》、刘健《大世界》、李霄峰《追·踪 》 ;“王兵作品回顾展”的放映内容包括:《方绣英》、《铁西区》、《死灵魂》、《三姊妹》、《疯爱》、《15小时》、《德昂》、《美在自由》。
“《大象席地而坐》展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原创性的视觉敏锐度。尽管胡波对道德的剖析毫不留情,但他对生活的同情中有种优雅的态度,即使这种生活有很多的失望和消减的希望。与作品名字中的大象不同,电影永远不会静止不动,最后取代被击倒感的,将是观众受到的深深触动。但是这样的情感宣泄被一件事实的阴影所笼罩:这是胡波唯一的一部电影—这位29岁的导演在2017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结束了这个雄心勃勃、还不算完美的职业生涯。当然,把这个可怕的事实和屏幕上的不幸联系起来过于直白,但也很难避免这样联想,即这种危机中的社会形象也是一种深刻的个人陈述,庄严、有个人原则、充满着激情。”
—— 《纽约时报》影评节选,作者:A. O. Scott
“在众多年轻导演的作品中,这部电影是一部罕见的杰作,也许是一部独特的作品。正如其他电影大师奥森·威尔斯、让-吕克·戈达尔、香特尔·阿克曼,他们都是在其20岁的阶段不断在革新电影创作。胡波,不仅是一位记录者,同时也是一个美学家。他对情感复杂性的观察与其对当地及整个社会的清晰及不妥协的观点相匹配。他的年轻使这种观察及创造的融合更令人震惊。他在猛烈的行为表达中捕捉到了多样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的电影拍摄拥有良好的辨别力和控制感。”
—— 《纽约客》影评节选,作者:Richard. Brody
3. 表演
表演单元呈现两大板块内容“戏剧”及“舞蹈”。戏剧部分,CCF2018与代表中国先锋戏剧思想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孟京辉戏剧工作室、西雅图生活方式类杂志《WEGET微格》合作,呈现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的四部作品《九又二分之一爱情》、《恋爱的犀牛》、《我爱XXX》、《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17场演出分别在美国纽约、波士顿、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等5座城市的著名剧院上演。2018年10月18日至28日,BCAF与乌镇国际戏剧节合作,邀请美国纽约戏剧界的代表性领袖首次访华、在乌镇戏剧节观演中国新一代戏剧创作者的最新剧目。2019年2月4日至16日春节期间,BCAF与荣获2018年TONY戏剧奖最佳剧院大奖的LA MAMA实验剧院、北京青年国际戏剧节合作“中国实验戏剧周”,带来三部风格迥异,反映中国当下文化社会的戏剧作品:导演孟京辉作品《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导演李凝作品《灵魂辞典》、以及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出品的互动体验心理剧《小艺的故事》。戏剧演出跨越语言文化障碍,现场受众均为爆满、一票难求。

《九又二分之一爱情》剧照,图片鸣谢孟京辉戏剧工作室
舞蹈部分,2018年11月15日至17日,中国当代舞蹈剧场领衔人物文慧的作品《红》在纽约的亚洲协会进行美国首演。11月10日,文慧及其舞蹈生活工作室成员在纽约大学举办相关学术讨论和工作坊。受匹兹堡国际首演艺术节邀约,中国青年舞蹈家及编舞家王亚彬的原创舞剧《青衣》于2018年11月3日登陆匹兹堡。《青衣》被《匹茨堡城市画报》评为2018年最佳巡演作品之一。

《红》剧照,图片鸣谢生活舞蹈工作室
4. 音乐
第二届CCF音乐单元跨界极大,从古琴古筝的当代跨界、当代作曲家的最新作品,到摇滚嘻哈、电子实验民谣等,连接中西音乐、传统与当代。BCAF作为专业策划机构,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策划组织,首次邀请中国青年音乐家巫娜、常静举办2019春节期间的专场音演出《观·音》。CCF与美国一流文理学院:BARD巴德学院联合合作推广的“首届中国当代音乐节”将呈现最富国际声誉的7位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世界首演,纽约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巴德学院费舍尔表演艺术中心的系列音乐会堪称年度音乐盛典。最具创新力的中国音乐节品牌:摩登天空音乐节携新一代的多元音乐人再次于纽约精彩亮相。

音乐会《观·音》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摄影:Filip Wolak
5. 艺术
第二届CCF艺术单元与亚洲文化协会、亚洲协会、James Cohan画廊、PACE佩斯画廊合作,以艺术沙龙、展览、委约创作、出版资助、中美驻留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推动中美当代艺术的专业合作。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荣誉支持美国资深艺术评论家芭芭拉·波洛克(Barbara Pollack)的艺术评论新书发布&沙龙对谈:《来自中国的新艺术:冉冉升起中的一代》(Brand New Art from China: A Generation on the Rise)。波洛克是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并享誉全球的艺术评论家、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教授,也是一名独立策展人、记者。她的此部书作将于2018年在英美各国(出版社:I.B. Tauris)及中国地区(出版机构:理想国)进行全球发行,BCAF荣誉支持此书的中文出版计划。从2018年开始,BCAF与促进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亚洲文化协会合作,设立持续5年的中美艺术驻留奖学金计划,支持中国和美国的青年艺术家进行深入的艺术交流、社区合作等项目。
6. 设计
CCF首次与美国一流大学PARSONS设计学院进行合作,以设立专项奖学金的方式促进青年设计师人才的国际合作与创业孵化发展。BCAF资助支持全美排名第一的艺术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首次设立长期的“BCAF-Parsons国际奖学金”,推动中美设计的专业合作与创业扶持。帕森斯设计学院成立于1896年,培养优良的设计人才,在全球学术界及业界均享有盛名,其中包括艺术、音乐、戏剧、管理、设计等八个学院。学校重视创新、艺术与设计。帕森设计学院除了纽约本部外,在巴黎也设有帕森设计学院分校,并在日本、上海和多米尼加等地也有相关姐妹学校。全球权威的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Parsons被评选为全美国最佳艺术设计学院第一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创新中国文化节”组委会正在征集第三届文化节内容,征集作品板块分为:电影、舞蹈、戏剧、音乐、设计、视觉艺术。若感兴趣推荐和自荐作品,可发送申请内容(申请及推荐者请提供个人简历、推荐作品集、参加文化节的意愿)至:胡斐,hufei@bcaf.org.cn
主办方: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创新中国中心
战略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美国甲骨文公司、腾讯集团、中国银行、爱奇艺、美图公司、美国Long Family家族基金会、东方君公益基金会、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BCAF中国艺术电影基金
合作机构: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林肯艺术中心电影协会、卡内基音乐厅、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学会弗里尔和萨克勒美术馆、亚洲协会、亚洲文化协会、哈佛大学电影资料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资料馆、纽约移动影像博物馆、纽约经典电影资料馆、帕森斯设计学院、巴德学院、卫斯理学院、纽约大学、纽约La Mama实验剧院俱乐部、波士顿Brattle影院、迈阿密MANA当代艺术中心、纽约Metrograph艺术影院、摩登天空音乐节、纽约艺术基金会、纽约艺术设计沙龙博览会、James Cohan画廊、佩斯画廊、《微格》杂志、西雅图百老汇表演厅、旧金山科威尔剧院、洛杉矶剧院、纽约艾昂戴尔中心、波士顿后湾活动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乌镇国际戏剧节、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文慧生活舞蹈工作室、亚彬舞影工作室
媒体咨询:
邵一雪
shao.yixue@bcaf.org.cn
合作接洽:
胡斐
hufei@bca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