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开始了!
2018年五一期间,在艺术北京ART PARK公共艺术的论坛版块发布了旗山计划,历经一年的推进,历经了茶园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旗山计划方案的几次变更,今年的五月旗山计划终于启程了。在此期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村庄在物质形态上伴随着乐领生活“旗山侠隐”的建设而焕发了勃勃生机,也看到了颇有乡绅风度的罗雷先生沿着梁漱溟和晏阳初的脚步尝试着一点点复兴乡村的文化,我们也看到了生活在茶园村的村民对于这种变化所表现出的热情洋溢。如果说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一年中的旗山,“变”是最确切的。
旗山计划现场调研
现在,旗山计划第一回终于一点点拉开了它的帷幕,在中国文人画传统中,我发现了郭熙,郭熙所主张的在其《林泉高致》可见,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文人精神与艺术的关系的,构成了这次项目对于郭熙遥远的回响。
旗山计划介绍
旗山计划是由乐领生活与艺术介入联合发起的文化艺术项目,实施地点为浙江遂昌旗山,作为一个当代艺术介入乡村的综合实践计划,旗山计划由艺术家,文化学者,策划人,设计师等各个领域人士共同参与,同时也有项目的发起者和规划者参与其中,由此可见旗山计划是一个意图在江南乡村构建文化共同体的综合建设项目,这也是与以往单线的艺术实践的不同之处。旗山计划由艺术项目,青年艺术家驻地,以及旗山雅集构成,未来会进一步辐射到出版和传媒领域。
旗山茶园村风景
旗山计划是当代中国探讨乡村建设的尝试,是一个各领域共同组织的综合实践,也是基于乡村从物质到精神的讨论。
旗山计划第一回:以郭熙为师 | 林泉高致
郭熙于北宋仁宗英宗时期已在山水画坛享有盛誉,后神宗时期成为宫廷画家。郭熙师法李成,代表作有《早春图》,而郭熙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中国古代画论,他的水墨主张由其子郭思编辑而成《林泉高致》,开篇便表明林泉之意,书中写道: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山水画满足了传统文人士大夫泉石啸傲的精神追求。在《林泉高致》中郭熙还主张深入山林体验观察,观看四季之景和朝暮之态,同时艺术家知识分子应该有文化传统,生活和技法的全面素质。
旗山茶园村雪景
郭熙《林泉高致》中的主张和旗山计划第一回的艺术项目与雅集的内容不谋而合,旗山艺术计划第一回主体由徐冰先生《背后的故事-雪景山水图》,新英文书法作品《石径》,杨宏伟先生《像素分析-徐渭之花卉》构成。此外还有青年艺术家驻地项目:“重画山神庙”。总的来讲,本次艺术计划显示出文人画系统在当代生活环境中的转化结果,从文脉传承来讲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此外与以往当代艺术展览系统不同的是,艺术的呈现场地便是“林泉”之地。旗山的四季之景与《雪景寒林》与《徐渭之花卉》交相辉映,作品进入林泉诗境之中是一方面,此外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以及诗人所组成的雅集也在此林泉之地展开,从作品意境层面到雅集遨游的层面,无不暗合了 郭熙的《林泉高致》。
旗山茶园村的生活
郭熙所谓林泉佳境是“可居可游之地”,乐领生活将江南烟云溟濛的山水以旗山计划为触点,塑造成了可居可游之境。如此一来,从作品、雅集再到游览,造访者可真正在旗山实现饱游山水饫看艺术。让当代文人艺术家以及行至此处的游人,实际地在生活中体验郭熙画境中的主张和意蕴。
旗山茶园村雪景
第一部分:徐冰 | 林中路
徐冰先生的作品一共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空间上中西的交叉,一个是时间上古今的转化。新英文书法直观的体现出中西文化的混合生长,用中国传统书法形式和英文的结构表达了作品的内涵。《石径》截取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片段,以新英文书法的方式井然呈现在林中路的石面小径之中。《背后的故事-雪景寒林图》则是在中国传统文人画和当代生活之间建立的联系。这件作品更像是一件光影绘画,用光为元素呈现了文人画烟云氤氲的特点。“林中路”的主题既指艺术的道路,其次林荫之路有光阴意味,也暗合了《背后的故事-雪景寒林图》这件作品的光影绘画。
其中《背后的故事-雪景寒林图》以南宋梁楷《雪景寒林》为蓝本。
旗山茶园村远山风景
第二部分:杨宏伟 | 象中形
杨宏伟先生创作的文化线索以徐渭为蓝本,进一步追溯到王阳明的画意之中。《像素分析-徐渭之花卉》系列作品确切来讲是一件观念艺术作品,用科学的像素分析来面对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花卉意象。西方绘画中强调科学理性的精神,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已有的明暗对比、透视分析和比例中便可看出其中的逻辑线索。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绘画很长的时期内强调写实,而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传统却是“不求形似”,只求信笔书写,尤其是徐渭的花卉作品更是体现出了其中闲适放达的意韵。杨宏伟先生的这件作品是时空两个维度上的交错呈现,实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在当代的观念艺术的转化,也是中西文化碰撞的肌理在物象和意象的纠缠。
风雪中的山神庙
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 | 重绘山神庙
在旗山有一个村民自建的山神庙,内部供奉七星君和五显大帝,以往村民自行绘制的壁画早 已残破,本次旗山计划邀请宋禹杭和董丹丹组成的“南街八号”在对于旗山本地神传传统调研的基础上重新帮助村民绘制山神庙壁画。期间,请神出庙,重新绘制,并设以拜神仪式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社群活动。
旗山茶园村风景
第三部分:借古开今
该部分是旗山计划的艺术展览部分,本次展览邀请了侯炜国,蒙志刚,王启凡,张哲溢四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是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寻找元素进行当代语境中的创作转化,侯炜国的作品对于马的描述实际上是中国古之以来对于马描绘的研究结果,结合他特有的拼贴和版画语言形成,而蒙志刚的作品中对于东方意境和太湖石的描绘使其关照传统的态度显而易见,而王启凡的创作则是直接发展借用了古代木刻版画和文学体材,张哲溢的创作赋予了传统以幽默感,四位艺术家四种不同“借古开今”的方式和面貌,与旗山的传统和现在交相呼应相得益彰。
旗山计划第一回
Qishan Project – Chapter One
以郭熙为师 | 林泉高致
Learn from Guoxi ,The Lofty Message of Forest and Streams
第一部分
徐冰:林中路
Section One
Xu Bing: Road in the Forest
第二部分
杨宏伟:象中形
Section Two
Yang Hongwei: The Form in the Great Image
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
南街8号(董丹丹&宋禹杭):重绘山神庙
Young Artists Residency Program:
South Street No. 8: Repaint the Temple of Mountains
第三部分
借古开今
Section Three
Borrow the past and open the present
侯炜国
Hou Weiguo
蒙志刚
Meng Zhigang
王启凡
Wang Qifan
张哲溢
Zhang Zheyi
出品人:罗雷
Producer: Ray Luo
总策划:大漠
Chief Planner:Da Mo
策展人:段少锋
Curator: Duan Shaofeng
执行总监:洪基伶
Executive director: Jenny Hung
视觉设计:苏航
Designer: Su Hang
2019.05.15-2020.04.15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茶园村旗山侠隐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city, Suichang county, tea garden qisha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