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手作公教】瓁“猪”—羊毛毡手工体验工作坊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渐暖的五月

在一个感恩的日子里

心灵手巧的我们

走进博物馆

感受着古人的智慧

将手中的丝丝缕缕

幻化成对母亲的想念



mián


+

shǐ


=

jia


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猪一直都是财富、吉祥的象征。“家”字的宝盖象征房屋,下部“豕”即是猪,所以有家的地方就应该有庇佑的猪。


玉猪 一对 (汉代)

上海震旦博物馆藏


青碧玉质,局部受沁白化。玉猪的制作目的是作为手握之用故为一对。此对玉猪作工简单以砣具约略琢磨出眼足等部位的轮廓之后并未有进一步的复杂工序。这类俗称汉八刀的制作特征并非肇因于设计者偏好酣畅的写意风格而是玉本就毋需精细制作因此稍事加工即为完工。


此次,震旦博物馆将馆藏玉握猪与传统羊毛毡工艺结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大家把好运带回家,吉祥赠亲人。

羊毛毡是目前人类历史记载中最古老的织品形式,其制作方法在古罗马时代就已被流传,是一门欧洲家喻户晓的手工技术。


关于羊毛毡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有趣的一个是关于西方鞋帽商人的守护神圣·克莱门特的。一次圣·克莱门特为了躲避敌人的追赶而在树林中拼命奔跑,脚开始不断在发热发痛,但他仍要设法摆脱对他穷追不舍的敌人,于是他发现树林中有一些羊毛,并停下来开始收集,为了减轻疼痛,他将收集到的这些羊毛裹住脚,然后再将脚放回鞋中,继续开始狂奔。当最终到达安全的地方时,他将发痛的双脚从鞋中取出来时,发现已变成了一双毡鞋。从此之后,羊毛毡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成为驱赶妖魔带来好运的神品。



合作单位



廿四节气,一个传承中国士人文化,秉力非遗保护、研修艺文生活的现代艺匠人传习所。在上海非遗日的启动仪式上,作为唯一一家被邀请做手工艺展演的团队。



活动简介


主题:瓁“猪”—羊毛毡手工体验工作坊

时间:2019年5月12日(周日)下午13:30-16:30

活动流程:

13:30-14:00 一楼钢铁侠处,签到

14:00-14:30 博物馆三楼,参观、了解馆藏玉握猪

14:30-16:30 一楼艺文厅,羊毛毡手工体验

地点:震旦博物馆

合作单位:廿四节气|手艺学堂

人数:15人(10人起开)

费用:288元/人,包含讲师费、材料费等。

适宜人群:心灵手巧的文艺青年、传统文化手艺爱好者。

付款需知:活动采预约报名制,报名时即需付款,活动前七日内不退款。



五一假期开馆时间公告

五一劳动节假期(5/1-5/4)期间

正常开放


购票直通车


参观时间

周二至周日 10:00-17:00/

周五延长至21:00/

周一休馆


售票时间

周二至周日 9:30-16:00/

周五延长至20:00


票??价

RMB60/优惠票价请依照现场票价




版权声明:

1.本公众号所有原创内容图文的著作权、版权,均归微信公众号“震旦博物馆”所有。

2.其他方式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内容与观点,请表明转载及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活动!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