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铁夫作为中国现代油画的开拓者,艺术造诣高深,他深入研习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在注重笔触精妙的刻画与探讨外光的色彩效果的同时,融入东方意境,意将中西方绘画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诠释独具个人特色的美学理念。李铁夫不仅是中国西画第一人,更是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驱, 他倾其所有,捐助革命,在中国近现代的美术史与发展史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李铁夫肖像
李铁夫深受威廉切斯(William Chase)的影响,钟爱静物题材画作,他曾称赞切斯:“他最好的作品都具有新鲜感,笔下的鱼似仍在翻腾颤动。” 此次上拍的作品《静物》,画面静穆安谧,富有神韵,代表了西潮东渐的最早的一种风格,其表现形式与内容都为中国现代绘画注入蓬勃的生机。
李铁夫 静物
1940 年代
布面 油画
63.5×97 cm
来源:
1、李铁夫亲属——赵昱之女儿赵金枝女士;
2、佳士得香港2006秋拍Lot238。
估价:RMB 3,000,000-5,000,000
1885年李铁夫赴美洲英属加拿大,两年先后在阿灵顿美术学校、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油画。1904年,李铁夫考入美国“国家设计绘画学院”,在此期间,他长期受教于威廉切斯(William Chase)、约翰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这两位画家都是突破了当时欧洲学院派的“假古典主义”风气,具有高深的绘画技巧,同为享誉国际的肖像、静物大师。李铁夫从他们那里掌握了源自荷兰、意大法当时最为主流的古典主义绘画技巧。

威廉·切斯 《静物》
休斯顿美术馆藏
1909年,李铁夫协助孙中山建立纽约同盟会,并增设同盟会分布19处,他积极支持国内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忧国忧民。他在国外所卖大部分作品和多次获得的艺术奖金都用以资助了当时的革命,这其中就包括很多静物画作品。

李铁夫 《鱼尾》 1930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静物》中光暗和章法的处理上大体上保持学院派作风的严谨庄重,画面对比强烈,显现出古典感与剧场感。但色彩的运用已打破了单调沉闷的“棕色调”,李铁夫善于根据每个对象的特征和思想情感的不同要求去安排总体的色彩效果,故其笔下之物能变化多端、形神兼备。李铁夫在画面整体灰冷的基调上,融入暖色形成细致微妙的对比,使色彩既明确有力又含蓄朴素。鱼腹上的柠檬黄,盘边水果的中黄、暗红着色轻薄,在捕捉真实的瞬间的同时,沁入东方的艺术格调,营造出静谧雅致的氛围。

李铁夫 《萝卜蚌鱼》 1948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李铁夫在静物的描绘中尤爱鲜活之物,画面多采取俯视构图,在定格的空间中捕获生命的质感,此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可见他对物体的材质有充分的体悟,并在艺术道路上始终怀揣着真挚沉稳的心。鱼鳞上的斑点如同墨点般错落有致;盘中河虾的用色较为单薄,用笔灵活舒畅,犹如墨色的渲染效果,有条不紊地塑造出虾的结构与透明质感。桌面上的洋葱、橘子与柿子椒巧妙地点缀了画布空间,更体现了艺术家“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率真勿安排”的审美趣味。

李铁夫 《明虾》 1930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预 展
5月30日—6月1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嘉德艺术中心
拍 卖
6月2日—6月6日
嘉德艺术中心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