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
6月3日(星期一) 上午9:30
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C厅
林朗庵为台湾显族板桥林氏之后,雅好文物,深于金石书画,收藏颇丰,此季“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所得李鸿章行书“噏霞”与“饮露”、辜鸿铭“慎身修永”以及金城制、澹厂题竹雕梅花高士臂搁,“墨苑翠珍”制墨等文房之宝,皆为林氏挚爱之物。
林熊光,字朗庵,台湾显族板桥林氏之后。中日甲午海战台湾沦陷于日本之手后,其父林尔康不忍国耻之恨,举家东渡至福州定居。林氏一族家财雄厚,富甲一方,与晚清名贤陈宝琛、盛宣怀、严复均有姻亲。林母陈芷芳为陈宝琛之妹,大嫂盛关颐为盛宣怀之女,二嫂陈瑜贞为陈宝琛之女,小妹林慕兰嫁与严复之子。
李鸿章 行书 “饮露”
清写本
1张 纸本
45.5×85.5 cm
李鸿章 行书 “噏霞”
清写本
1张 纸本
45.5×85 cm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辜鸿铭 行书 “慎身修永”
近代写本
1张 纸本
127×38 cm
林朗庵早岁留学日本,1923 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系,后长期旅日经商,创办大成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繁冗之余,林朗庵雅好文物,精鉴赏,富收藏,尤长于金石书画。其“宝宋室”之号源自所藏宋徐熙《蝉蝶图》、米友仁《江上图》、李公麟《春宴图》以及燕文贵《夏山行旅图》。林氏家多剧迹,为后人推重,近年尤见曾经其庋藏明清书画面世。
清乾隆御制归昌叶瑞墨
旧制
1锭
11×3.2×1.3 cm
此件为乾隆时期御墨名品,长形圆肩,通体漆衣。正面书有“御墨”、“归昌叶瑞”,并镌“几暇临池”方印,字口皆填金。背面模印行云流水,亭台楼阁,凤凰高飞,梧桐挺立。侧面有“乾隆三十年造”款。
道光“墨苑萃珍”制墨
旧制
1盒16方
7.8×1.9×0.8 cm
此件“墨苑萃珍”一箱四笹,每笹四方,十六方良墨皆精致可喜。每方墨均为长条形,饰以不同图文,尽显文士风流,妙趣横生。
金城制、澹厂题 竹雕梅花高士纹臂搁
1件 竹制
1盒16方
24.5×5.5×1.5 cm
题识:暗香通曲径,春堂满珍丛。携扙自兹去,四山明月中。庚申十月拱北制、澹厂题。
此件为梅花高士纹臂搁,镌有诗言“暗香通曲径,春堂满珍丛。携扙自兹去,四山明月中”,并落款“庚申十月拱北制、澹厂题。”
金城(1878-1926),字拱北,号北楼,浙江吴兴人。博学多才,书画篆刻金石六艺无所不精,旁及古文诗词,历任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国务秘书,参与筹备古物陈列所。1918年又与周肇祥、陈师曾等在北京筹建中国画学研究会,并出任会长。
林熊祥 行书 节录陈白沙语录
1970年写本
1轴 纸本
133.5×33 cm
此件为林朗庵兄长林熊祥之作。
林熊祥(1896-1973),字文访,号宜斋,别署大屯山民,台北板桥人。生平博览经史、工诗文、善书法,主持《台湾省通志》编撰。中年后研究佛学,初宗唯识,后研天台。著有《台湾史略》、《书学原论》,遗文由长子林衡道辑为《林文访先生诗文集》。
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预 展
5月30日—6月1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嘉德艺术中心
拍 卖
6月2日—6月6日
嘉德艺术中心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