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闭幕倒计时3天 |「塞尚、莫兰迪和常玉」正在香港展出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Gagosian


由高古轩艺术家曾梵志策划的「塞尚、莫兰迪和常玉」正在高古轩香港画廊展出,将至本月11日。今天距离闭幕还有3天。


曾梵志以“展览为媒介的再创作”的串联手法令三位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呈现耳目一新。展览一经推出,便饱受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亦赢得了国际专业媒体的齐声赞誉。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Gagosian


中国艺术家曾梵志尝试了策展实践,他通过策划后印象主义画家保罗·塞尚、20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和被誉为“中国马蒂斯”的四川艺术家常玉的展览,揭开了一场艺术史的变革。


——《艺术新闻》国际版(The Art Newspaper)


相关阅读:

《艺术新闻》国际版报道 | 创造艺术史:曾梵志策划塞尚、莫兰迪和常玉的首次大展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Gagosian


将画家一一对应联系的过程有点像是绘制一张维恩图解:在圆圈相互重叠的小小区域,会出现强有力的对比。当代中国绘画界的巨擘曾梵志在香港高古轩策划了一场优美高雅的展览,将三位对他影响深远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曾梵志的策展强调了作品在视觉上的关联性。色彩鲜艳、充满生气的塞尚,近乎抽象、近于单色画的乔治·莫兰迪,与1920年代巴黎画派的成员中国画家常玉,三人的作品间彼此产生回响。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相关阅读: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 「塞尚、莫兰迪和常玉」——曾梵志策划的精美大展


Zeng Fanzhi, Still life with Kettle, 1988, Oil on canvas, 19 3/8 × 21 1/2 inches (49 × 54.5 cm), Artwork ? Zeng Fanzhi. Courtesy Gagosian


高古轩季刊亦对这位“被三位大师引起长久激动的观看者”、“当代绘画的创作者”、“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曾梵志先生进行了访谈。作者金晶站在观众立场进行提问,内容从“是否试图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何表达构想自己的策展理念?”、“怎样用二十多幅作品来串起一个复杂的主题? ”展开。


除此之外,文章也对“曾梵志由细致观看带来的启示”及“一个当代艺术家在今天需要怎样定义自己的位置及责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关阅读:

访谈 | 曾梵志:以展览为媒介的再创作

该文章已发表在高古轩季刊网站。

详情请见:https://gagosianquarterly.com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Gagosian


曾梵志在过去分别研究了塞尚、莫兰迪、常玉的作品,并通过“纯粹的观看”研究他们是如何在画布上堆积笔触,又如何利用色彩来造型和勾勒轮廓的。过程中,发现塞尚、莫兰迪、常玉的作品有很多视觉上的联系,于是便开始基于对三位大师作品进行观察和理解,摸索潜藏于画面背后的视觉逻辑。


在我看来,塞尚对色彩、造型和绘画对象的考虑,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这些谨慎的思考是为了体现他不同于前人的观察视角;莫兰迪延续了这种方法,用画面中的水平线和特意减弱的色彩对比关系模糊了抽象和具象的边界;而常玉对画面的处理方式跟前两位非常相似,但他的态度是东方的,更像一名旁观者,他在用油画描绘心中的水墨。这三位伟大画家的作品之间存在着一条有趣的视觉线索,不仅启发了后来的创作者,也启发了观众用一种新的角度来理解绘画。



高古轩香港特别制作了视觉短片,镜头跟随曾梵志的笔姿再现三位绘画大师的艺术语言,并进一步再现他眼中所捕捉到的细节。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Gagosian


画面中的水平线将会是我考虑的一个因素,它们有高有低地串联起一些作品。通过这个提示,观众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基本是平面的,艺术家在画面中去掉了光影和明暗,不追求把对象画得立体。第二个考虑因素就是色彩,这是这些作品构成中很重要的部分。我为此决定同时采用白色和黑色的展墙,黑色展尤其适合凸显常玉的作品。第三个因素就是空间构成,我希望现场既有独立的观赏空间,又有比较作品的空间,信息密度不要太高,用留白的方式留给观众充分的思考余地。”


曾梵志从艺术家的角度出发,不断放大眼中所看到的微小之处,加以消化,继而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重新摆放”,以此表达自己对三位伟大画家的一些作品观后感。同时,他也希望观众们能够像拼拼图一样,顺应展览的线索,将剩余的完成,可以继续进行思考和观看。


在展览倒计时之际,高古轩诚邀您来高古轩香港画廊欣赏这场展出现代主义大师——塞尚、莫兰迪和常玉重要作品的精美大展。高古轩画廊期待与来自香港和全球各地的艺术观众见面!



艺  术  家  介  绍


PAUL CéZANNE, Fleurs dans un pot d'olives, 1880–1882, Oil on canvas, 26 3/4 x 22 7/16 inches (68 x 57 cm), Courtesy Gagosian.


保罗·塞尚(1839-1906),杰出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家,常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的奠基人。他在绘画中运用的分析方法利用渐变色调体系构建出三维质感的结构。这是强调个人视觉感知的印象主义和更偏唯物主义现代派运动的野兽派、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的重要纽带。他创作了众多苹果等水果的静物画,以及许多描绘可以俯瞰他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爱克斯住所的圣维克多山的绘画。这些画作都突显出他与众不同的视觉风格,影响了之后几代艺术家。


相关阅读:

作品赏析 | 保罗·塞尚《水果》(约1885年)

塞尚故事:长期不断的自我怀疑 

塞尚故事:一段诗人与画家的偶遇 


乔治·莫兰迪位于工作室内,意大利博洛尼亚,1953年,贺伯特·李斯特,摄


乔治·莫兰迪(1890-1964),意大利画家、绘图员及版画家,以微妙的色调描绘瓶子、花瓶、碗和花朵等看似稀松平常的主题而闻名于世。虽然外表看似简单,但与塞尚相彷,莫兰迪的静物画也是由他严谨理性、有条不紊的艺术创作方法而产生的成果。莫兰迪效彷塞尚的诸多画作中传递出他表达个人化的时间感和记忆感的独特能力。他努力将类似的微妙情感倾注其作品之中,在不断推进的前卫派运动中坚持他内敛却强烈的艺术风格。


相关阅读:

作品赏析 | 莫兰迪《静物》(1958)

作品赏析 | 莫兰迪《静物》(1954)

莫兰迪故事:在博洛尼亚的学生时代 


SANYU, Basket of Flowers, 1931, Oil on canvas, 31 1/2 x 31 1/2 inches (80 x 80 cm), Courtesy of The Li Ching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常玉(1901-1966),常被称为“中国的马蒂斯”,是一位法国华裔画家。他的绘画线条丰满而流畅,与其书法功底一脉相承;再加上他饱满的色彩运用,使其画作备受追捧。1921年是所谓“疯狂年代”的开端,常玉从中国途径日本到达巴黎,在那个法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感受到东西文化间前所未有的碰撞。因此,常玉的画作一直在探寻东西方的交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相关阅读:

常玉故事 | 线条与东方风范的建立

常玉故事 | 谢寿康对话常玉——绘画的想法


「塞尚、莫兰迪和常玉」由曾梵志策展,已于2019年3月26日在高古轩香港开幕,持续展出至2019年5月11日。 







香港中环毕打街12号毕打行7楼

7/F Pedder Building, 12 Pedder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T. 852.2151.0555 

F. 852.2151.0853

hongkong@gagosian.com

开放时间: 周二-周六,11am-7p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