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嘉德春拍】穿越两百年,幽香依旧在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供御——宫廷瓷器及古董珍玩

6月2日(周日) 晚上8:00

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B厅



去年的清宫大戏《延禧攻略》让乾隆这个“大猪蹄子”又火了一把!剧中的服化道以及不少清宫生活的场面更是引起了全民热议。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以此来概括自己在位六十年立下的赫赫功绩。而禅位后他又继续训政三年,直到87岁寿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个道理,乾隆皇帝可是两百年就已经参悟出来了。如果放在今天,我们的弘历同学极有可能会成为“养生大V”、抖音红人。而在彼时,一向以风雅自居的弘历同学选择养生的方式自然也是极有品味的:喝茶、品茶、咏茶这样舒缓心情、培养情趣之事便是他的不二之选。


喝茶当喝“三清茶”


皇帝这样的天选之子喝的茶,自然都是精挑细选的极品贡茶,可偏偏弘历同学是个“文艺青年”。与众不同的他当然不能满足于此,而是别出心裁地调配了一种“私房饮料”,也就是《延禧攻略》剧中提到的——三清茶。这个三清茶可不得了,乾隆皇帝不仅为它作诗,还定制专属茶具,更是每年正月都要举行宴会为之“宣传”,喜爱之心溢于言表!细心的同学可能还记得《延禧攻略》第二十三集出现的乾隆与众亲王一起品茗的“迷你三清茶宴”:正月里带着冰晶的新鲜梅花、御花园里百年松树之实……处处展现了皇家的低调奢华!



这个高大上的三清茶是以乾隆皇帝最爱喝的龙井贡茶为主料,佐以清高幽香的梅花、清醇莹润的松子、清雅芳香的佛手,一种幽花、两样佳果,都散发着富有个性的清气。梅花寓一种精神:高洁、坚忍的品格;松柏四季常青,凌寒不凋,寓意长寿;佛手谐意福寿。这三样清品,合称“三清”。将佛手切成丝投入瓷壶中,加以煮沸的纯净雪水,投入龙井茶,然后冲水至满壶。与此同时,用银匙将松子仁、梅花分到各个茶碗中,最后把泡好的佛手、龙井茶斟入各杯中,三清茶就这样诞生了。


既有好茶怎能无诗



剧中的和硕和亲王弘昼说得好,“这既有好茶怎能无诗呢?”酷爱写诗,一生所作诗篇超过4万首的弘历同学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六之十七》便记载着这首弘历为自己的“私房饮料”打广告的《三清茶》诗: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火候辩鱼蟹,鼎烟迭声灭。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桨澈。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


《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六之十七》


弘历同学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才思泉涌、出口成章自是标配。他一个人的诗歌总数就可以和《全唐诗》比肩!虽说质量或许不太稳定,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对自己诗歌的自恋程度。各种公私收藏中都可以见到“清高宗御制诗文”或刻或写在各种器具上,而御用的碗又是他最喜爱的呈诗载体之一。下面就以我们中国嘉德2019春拍“供御——宫廷瓷器及古董珍玩”专场中的两组拍品为例,来为大家呈现弘历同学是怎样一边为自己的私房饮料“打call”一边“晒诗”的。

清乾隆 矾红御题诗三清茶碗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D 10.7 cm



此对来自亚洲重要私人珍藏的清乾隆矾红御题诗三清茶碗(Lot 2713)撇口,圈足。碗内壁以弦纹分为三层,中层留白施透明釉,上下两层矾红彩为地,留白出如意云头纹一圈。碗心亦以矾红彩绘制佛手、松树、梅花,意指“三清”,与外壁《三清茶》诗相呼应,清丽优雅,相得益彰。碗外壁亦是上下两层为矾红彩做地,留白出一圈如意云头纹,好似是中间诗文的镶边。中间以矾红楷书题写《三清茶》诗,全诗 22 句,共110 个字,结构和谐遍布整碗,落款为“乾隆丙寅小春御题”,末尾钤“乾”、“隆”篆书圆、方二章。碗底同样用矾红书“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天津博物馆藏品


传世所见的三清茶诗碗以瓷质者为大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宫旧藏中,我们见到此类茶盏,多带盖和盏托以配套使用,并且最常见到的是用青花以及如本拍品的矾红料题写这首诗。除此之外,还有更为少见的漆器与玉器茶碗,以刻诗的工艺变着法儿地展示弘历同学的作品。例如这只“华郦馆”主人藏清乾隆白玉阴刻三清诗茶碗(Lot 2773)。


清乾隆 白玉阴刻御题诗三清茶碗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D 10.8 cm


这只碗精选上等白玉雕琢而成,质地莹洁,润若鲜荔,造型轻巧细薄。碗的外壁以极简的风格,散布均匀的楷书阴刻了整首《三清茶》诗。碗底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好茶好诗来赴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些精致的“定制”茶杯不仅供乾隆御用,也是特为正月的重华宫茶宴而备。每当过了大年初一,弘历同学便会在初二到初十之间择吉日,在重华宫里举办一个级别非常高的宴会——三清茶宴。这个三清茶宴可不是如剧中所演,是弘历与几个亲王的小型聚会,而是乾隆皇帝与能臣之间的“头脑风暴”。



重华官是乾隆皇帝即位前的潜邸,他称之为兴祥之所。虽是龙潜之地,但弘历同学开的可不是睡衣爬梯(party),他并没有将重华宫当成自己一生的寝宫,而是作为举行家宴侍奉母亲、举行茶宴宴请群臣的重要场所。宫廷茶宴自唐代便有,而弘历同学却另辟蹊径。他的三清茶宴最初是钦点文臣中能诗者十八人与宴,暗喻“十八学士登瀛洲”之意,后来增至二十八人,喻合二十八星宿。细想弘历这文青的心思,是不是特别秀!这个茶宴上没有酒肉荤腥,赴宴的文臣学士与皇帝一边饮茶品茗,一边赋诗咏句,馨香满庭,既有“重华文宴集群仙”之雅境,又有施政清廉之美意。



重华宫三清茶宴是乾隆年间最重要的皇家宴会,也是每年正月最为重要的一次君臣雅集活动,甚至可以称之为乾隆的“年会”。表面上看,三清茶宴不涉政务,只是品茶赋诗,实际上是不动声色的透露出朝廷格局的变化,就连参加茶宴的座位都可能暗含一些大臣升迁的重要信息。也难怪有人甚至把这个茶宴看成是决定廷臣官场命运的风向标。


乾隆皇帝到底有多重视这个三清茶宴呢?他不仅自己每年举办,还将它定为后世必遵的家法。他在《高宗御制诗全集》旨意道:“是以新正仍于此庆岁,预顾而乐之,亦文筵所罕觏,将来世世子孙,即当遵为家法。新正撰吉于此,授简赓吟,万年长如今日,岂非西清佳话,我国家吉祥盛事也”。据《清历朝实录》及有关史料、笔记记载,乾隆去世以后,嘉庆、道光、咸丰三帝在许多方面仿效父祖,特别保留了乾隆创设的重华宫茶宴。三清茶宴,一直延续了数十年,直到咸丰年间,之后便荒废了。遥想当年在重华宫的赋诗活动中,正是这些精致的三清茶杯盛着梅花、松子与佛手沁泡成的香饮。通过它们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与宴大臣将自己所用的茶杯作为赏赐带回家是何等的喜悦与荣耀。历经两百多年的风云变幻,如今它们也成为昔日帝国气象的沉默而珍贵的见证。


*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预 展 


5月30日—6月1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嘉德艺术中心

 拍 卖 


6月2日—6月6日

嘉德艺术中心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