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卓纳现场 | 威尼斯双年展《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 卡罗尔·波维、斯坦·道格拉斯及尼德卡·阿库衣·克洛斯比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

摄影 | Andrea Avezzù

图片由威尼斯双年展提供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已于5月11日揭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卓纳画廊艺术家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斯坦·道格拉斯(Stan Douglas)及尼德卡·阿库衣·克洛斯比(Njideka Akunyili Crosby)受邀参加本届双年展主题展。


本届策展人拉夫·鲁戈夫表示,“今天的新闻滚动播出着接连不断的危机……当虚假新闻与’另类真相’侵蚀了政治与其公信力,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停下来,重新审核我们的标尺……因此,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以这句伪诅咒作为标题……或许艺术能以一种非直接的方式,指引我们该如何在这个’有趣的时代’生活与思考。本届双年展将不设主题,但会聚焦一种创作艺术的方式,思考艺术兼娱乐与批判的双重社会功能。展览中的艺术家均挑战了既有思想规则、打开了我们对物体与图像、态度与遭遇的解读。这类艺术作品的实践从多个角度展开:它们协调了看似矛盾、无法兼容的两者,同时以多种方式领会这个世界。


卡罗尔·波维

Carol Bove


卡罗尔·波维,2019

摄影|杰森·施密特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观众将在械库展区中央展馆见到卡罗尔·波维带来的五件“拼贴雕塑”(collage sculptures),其中两件是波维专为双年展特别创作的新作,包括名为《沐浴者》的大型粉色雕塑。为了创作这一系列的“拼贴雕塑”,波维先把不锈钢管道挤压,再扭转塑形,把印象中质感笨重的钢铁转化为更具可塑性的姿态,使其有如黏土、织物或褶皱的纸张般轻盈。正如波维自己所说,“我对处理表面很感兴趣。通过对彩色的表面进行处理,你会改变对材料的看法。你对眼前材料的本能判断与理智思考相互拉扯,其实它们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沐浴者》,2019


卡罗尔·波维(b. 1971)曾于2011年受邀参加过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并在2017年代表瑞士国家馆参加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本次已是第三次参展。波维亦曾参加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2012),并在2013年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个展《昼夜之分》。卓纳画廊于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将波维作为特邀艺术家展出,并将于今年秋季于香港空间举办波维在亚洲的首场个展。


展览现场


相关阅读:卡罗尔·波维 :回弹 | Carol Bove: Rebounding


斯坦·道格拉斯

Stan Douglas


斯坦·道格拉斯,2019

摄影| Evaan Kheraj

图片由艺术家与卓纳画廊提供


斯坦·道格拉斯在本次双年展上首次展出了他的新作《替身》Doppelg?nger,2019)。《替身》设定了一个另类的当代背景。作品以两块半透明的屏幕呈现,观众从屏幕两侧均能观看,双屏同时循环播放,讲述了一个光年外的平行世界。当一架飞船启程时,另一架飞船刚好落地。孤独的宇航员爱丽丝被传输到一处遥远的平行世界,成了自己的替身。当爱丽丝与她的飞船赫耳墨斯号返程时,她以为自己的任务执行失败,所以回到了家。但实际上,她抵达了另一个世界,而那里所有的东西(从写字到地球自转方向)都与她所熟悉的世界完全相反。道格拉斯有意用连续的反转或镜像手法,调动观众的不适应感。他切换好似抽象图形的色彩与光影片段,向先锋电影与太空探索历史致敬。《替身》以层层重叠的寓言,影射了当代社会中“他者”的境况。


斯坦·道格拉斯,《珠宝》,2017

数码彩色合计冲印照片,装裱于铝合板

相纸尺寸:91.4 x 91.4 cm 

? Stan Douglas,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此外,威尼斯双年展还展出了道格拉斯的多件摄影作品,包括曾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展览《璀璨都市》中展出过的《珠宝》(2017)摄影在道格拉斯的艺术生涯初期至今都是他关注的媒介之一,他最初只使用摄影作为准备电影制作的一种手段,但最终成为他表达图像的强而有力的工具。


斯坦·道格拉斯(b. 1960)本次是第四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此前为1990、2001与2005年),亦于1992、1997和2002年三度参加卡塞尔文献展。作为当代摄影与影像艺术领域的著名艺术家,他曾荣获2016年的哈苏国际摄影奖与2012年的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无限奖”(ICP Infinity Award)。


展览现场



相关阅读:“璀璨都市”群展作品赏析 | 斯坦·道格拉斯 | Stan Douglas


尼德卡·阿库衣·克洛斯比

Njideka Akunyili Crosby


尼德卡·阿库衣·克洛斯肖像,2016

摄影|Brigitte Sire

图片由艺术家、卓纳画廊(纽约/香港)与维多利亚·米罗画廊提供


尼德卡·阿库衣·克洛斯比于军械库展区同时展出了一系列代表作以及专为双年展创作的新作。她的全新系列回顾了她早年对肖像画的兴趣,探索了身体主题作为一种绘画表面,与毛发、皮肤、衣着、首饰等形成历史文化呼应的可能性。如在作品《为祖国服务》(2019)中,克洛斯比用紫红单色描绘了一位留着部落发式与面部标记的年轻女人。艺术家解释道,“部落的痕迹在我父母那一代就已经消失了。我的同龄人里只有那些在村庄里长大的人还保留着这些痕迹。”


《为祖国服务》,2019

版面油彩、丙烯颜料及拼贴,61 x 50.8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卓纳画廊(纽约/香港)与维多利亚·米罗画廊提供


《I Dey Feel Like...》,2019

版面油彩、丙烯颜料及拼贴,61 x 50.8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卓纳画廊(纽约/香港)与维多利亚·米罗画廊提供


另一件作品《I Dey Feel Like…》(2019)的标题来自尼日利亚的流行歌手2baba的一首热门单曲。画作运用了荧光的钴蓝与佛青色,描绘了艺术家在现已停刊的非洲生活艺术类杂志《Arise》中看到的一张年轻男子的照片。克洛斯比在此同时指涉了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蓝色单色创作与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的蓝色绘画,探索了黑色皮肤在彩色灯光下映出的光芒。


尼德卡·阿库衣·克洛斯比(b. 1983)于今年首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作为近年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之一,阿库衣·克洛斯比于2017年获得麦克阿瑟艺术奖,还曾获得康颂奖(2016)、纽约新美术馆“下一代荣耀奖”(2015)等荣誉。


展览现场


相关阅读:卓纳画廊 | 纽约空间、博览会及威尼斯双年展展览一览

相关阅读:卓纳现场 | 威尼斯格拉西宫 |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大型个展《肌肤》


关于卓纳画廊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及香港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6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英国艺术杂志《ArtReview》于2018年11月公布的艺术界Power 100榜单中,画廊创始人大卫·卓纳名列榜首。

网站:www.davidzwirner.com

微博:卓纳画廊

微信:david_zwirner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