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艺术与哲学
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
2019年5月20日(周一)下午15:30-18:00
会议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报告厅
(博物馆西南门进入)
学术主持
苏 丹
学术助理
王熠婷
学术嘉宾(按首字母排序)
Claire Stoullig Jean-Paul Blanchet
Romain Mathieu 陈岸瑛 程昕东
岛 子 李 军 刘 平 尚 杰
宋晓霞 王 歌 夏 莹 朱 其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法国驻华大使馆
梅马克当代艺术中心
说 明
研讨会免费向公众开放,无需预约。因报告厅容量有限(260人),为符合相关安保要求,请听众根据馆方的现场安排,有序排队领号入场,号满为止,请勿占座,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拥有最终解释权。
著名艺术史学者,“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研究专家雷切尔?斯特拉(Rachel Stella)在一篇文章中说:“‘支架/表面’是一条在美国和法国流行的风格中的第三条路线,是法国最后一个前卫艺术群体,其中有趣的包含了对理论的误读。它显示了艺术史中的事件,比书本上记录的要多孔、含混的多。”
时至今日,“支架/表面”艺术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也并未成为一场“明星”事件。也许应该庆幸,这个现状保留了当时艺术家们要将艺术还给生活,并远离资本裹挟的初衷。尽管是一场视觉的呈现,“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却试图尽量传达当时颇具知识分子自觉的“支架/表面”艺术家们背后的哲思。超越时代的,总是那些可以被反复琢磨,并在不同语境中再被试验的思想。
本次研讨会将探讨:“支架/表面”艺术运动诞生的背景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共鸣、绘画作为艺术的哲学思考、支架/表面与解构主义哲学,法国文化传统与前卫艺术精神以及在中国介绍“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历史。
苏 丹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展览总策划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克莱尔?思图丽(Claire Stoullig)
法国南希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Nancy)馆长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研究专家
发言主题: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背景以及产生的共鸣
让-保罗?布朗谢(Jean-Paul Blanchet)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策展人
发言主题: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结构及艺术家的地位
罗曼?马修(Romain Mathieu)
法国圣艾蒂安艺术与设计学院( Saint Etienne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and Aix-Marseille University)教师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研究专家
发言主题: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诞生及源头
陈岸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
发言主题:
绘画作为艺术——一个艺术哲学的思考
程昕东
法兰西共和国文化、骑士艺术勋章获得者
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创办人
发言主题:
20年前,我在中国介绍“支架/表面”
岛 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
发言主题:
支架/表面与解构主义
李 军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主题:
法国文化传统与前卫艺术精神
刘 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助理教授
发言主题:
艺术精英化与美术馆教育普及化
尚 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研究员
发言主题:
解构与当代艺术
宋晓霞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发言主题:
“支架/表面”展与当代艺术的历史观
王 歌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发言主题:
无主的碎片
夏 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发言主题:
革命的想象与想象中的革命
朱 其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发言主题:
最后的抽象主义
开馆时间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十闭馆)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近邻东南校门。
校外游客参观请走清华大学东三门。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运通126。
清华东路西口 333、355、438、466、594、913、 运通110、快速直达专线82。
艺博官网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
内容统筹/王熠婷
图文编辑/垚梦
视觉统筹/王鹏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