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园会中国馆“祥和逸居”展览现场视频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是自昆明世园会、上海世博会之后
中国举办的级别最高
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博览会
世园会众多展馆中不得不提中国馆
作为世园会标志性建筑
借鉴先人“巢居”和“穴居”的古老智慧
打造了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
世园会中国馆夜景
中国馆共分为四大展区
“中国生态文化展区”
“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
“中国园艺类高校及科研单位科研成果展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
由鱼果团队参与内容创意制作的“祥和逸居”
作为中国生态文化展区主题之一
通过数字影像、纱幔、光影等科技手段
将中国传统的美学神韵柔和于园艺之间
展示中国古典园艺天人合一
草木厚德的文人情怀
下面一起走进“祥和逸居”的美学世界
文人雅居,彰显东方气韵
走进“祥和逸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光影和纱幕营造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通过数字影像描绘古代的文人雅客茂林竹居的生态状态和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度,营造生态惠普空间,传递“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
茂林竹居,引人入画
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是一种吉祥鸟深受人们喜爱。利用孔雀开篇,不仅代表一种吉祥如意的寓意,更是希望在孔雀开屏的瞬间驱邪除煞为人们带来好运。
以宋代《十八学士图》、《西园雅集图》为脚本,通过动态数字展示将古代画卷与现代创新理念相结合,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含蓄又复归平和自然的状态”含于园艺之间,营造“人从画中来”的步入式沉浸游览体验。
运用国画中的工笔淡彩技法加以描绘,展现东方神韵。青烟萦绕下,文人墨客犹如驾雾而来的仙人,在清幽古朴的中式园林中寄兴于琴棋书画。彰显出文人雅士闲居生活的高雅格调。
万园之园,四季交替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园艺大国”、“园林之母”,皇家园林圆明园更被誉为“万园之园”,堪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典范。
从清代名画的《圆明园四十景》中,我们不难窥探到圆明园美丽面纱下的雍贵和光辉。通过数字视觉,真实呈现这幅“中国成就最高的工笔画卷”中的精彩内容。解密“万园之园”的园艺密码,再现圆明园昔日盛景。
从冬季祥和的清晨到秋季辉煌的黄昏,以时间为主线,展现了从白雪皑皑,到花红遍野,从细雨纷纷,到五谷丰登的美丽景象,在光影变幻中将皇家园林的园艺气度呈现在观众眼前。
背后创作故事
鱼果作为“祥和逸居”内容创意团队。在短短六周的时间内,通过三维制作呈现全部影像内容。在保证国画意境的前提下,将画面动态效果增加到极致。
矩形展示空间内,采用创新的空间递进式全景影像给观众带来深度的沉浸与穿越。借助两道全息纱幕,使用先进的集成播控系统,将画面与声音完美结合,塑造真实三维空间的沉浸式感官体验。带观众步入画中世界,体味“风拂花开,居士怡然”的风骨气韵。
为了更好的实现三维立体国画效果,团队成员基于自主研发技术,打造可自动生成三维立体国画效果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模拟国画工笔重彩中的勾线,笔触,晕染等效果,为沉浸式国画体验空间的呈现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持与帮助。
这一次创造性的尝试与探索,不仅为国画艺术创造了新的延展空间,也为未来打造沉浸体验空间提供了技术上的助力与加持。
“祥和逸居”从枝叶轻拂与花鸟呼吸的律动中,从文人居所到皇家园林的生态之趣中,从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中,感受园艺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凸显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数字视觉体验与中国生态文化完美结合,向世界展现中国绿色生态之美。
“祥和逸居”创作团队
空间设计
张烈
创意总监
王之纲
技术总监
徐墅木
多媒体项目负责人
杨洋
制片
陈芳、邓春柳
脚本编辑
马飞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冯雷、杨洋、冯爽妮、雷希雨、孙頔、贾红博、
张文奇、刘佳钰、徐墅木、韩文卿、冯古月、
林剑、王浩、吴昊、宋义昊、车延纯、张浩、
王晶、孙思远、王彩芸
中国世园会
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
融入到自然景观和设计作品中
用中国设计展现中国精神和文化力量
……
展览现在还在进行中,将持续到2019年10月7日
地点在北京市延庆区西南部
更多传统文化跨界新媒体艺术作品案例及创作者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文化遗产跨界新媒体艺术”社群了解
近期活动推荐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最新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