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特邀各领域有趣、有料的个体开辟专题,除了是一座公益型美术馆,SHM更是面向写作者和公众开放的发声平台,将独特个体的视野及思想与众人分享。以下内容经原作者王学军授权整理发布,相关原创文章未经我方授权请勿转载。
我们已开启专题征稿通道,不限主题,不限字数,不限体裁,请将本人的原创大作发送至 yingqiu.deng@zendai.com成为我们的特邀作者,将有机会在喜玛拉雅美术馆官方公众微信号上看到你的文章!
节选自《失·策—— 当代艺术市场多元化实践》
文/王学军
当初为了考入美院,很多人和我一样,整个青少年阶段没有一天休息日。那时也看过不少穷困潦倒艺术家的传记,觉得那种精神让人敬畏,非人云亦云的生活方式有种酷劲儿。从进入美院后才发现标准的多元化,较高的基本功反而因“不知你到底是谁”而受到老师的质疑、同学的讥讽。那么,我们十年寒窗磨练基本功,是为了最终成为肌肉记忆式的“艺术”制造者吗?
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
干草堆|Les Meules
布面油画|733x927cm|1891
毕业十年后,每天加班后的“爱好”、记事起的理想、以及长期肌肉化训练导致的生理、心理需求,让我没有间断自己的绘画和思考,面对着这满屋能满足我成就感的“艺术垃圾”,唯一的消解方式就是作为生日礼物送人。
然而2005年让人措手不及的艺术约展,让我迅速在上海苏州河边买到了自己的安生之所,同时也进入了欲壑难填的焦灼状态,因为这种畸形的价值链总让人觉得要么开心地去投机,要么吸毒式地走向未知……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讲解绘画
How to Explain Pictures to a Dead Hare
行为录像|6’22’’|1965
艺术价值,可以策划的吗?我不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也看到很多同学具有极高社交能力,也见到中国很多“包装艺术家”的机构,他们声嘶力竭地叫卖着,结果都在荒诞中不了了之。
我不会落井下石地冷嘲热讽,因为成功的欲望几乎每个人都有,当事者迷,但世上谁又不是当事者呢?虽然当代艺术耳熟能详的一句出自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被误读很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艺术家”已成为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名称而不是一种“职称”。众多艺术家加强风格化、符号化、狂轰滥炸地强化视觉记忆,在“法之极为无法”的智慧面前显得是那么空洞和虚无。
备受争议的“邵大师”
写这篇文字之前刚好看了“推冰人”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个展,很有感触。有目的的行为是否真的比无目的而执着的行为更有效呢?这似乎和中国道家“无为而治”那种无为才能无所不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s
徒劳无功
Sometimes Making Something Leads to Nothing
行为艺术|1997
我一直很敬畏身边默默无闻,也并未在意自己才华的人们。并非智者都无言,庸者都多语,艺术市场在中国有很大的特性就是所谓在“名气”指导下决定不明觉厉的价格。
如果《蒙娜丽莎》要拍卖,中国人肯定会不惜重金,哪怕自己不知道“蒙娜丽莎”真正价值在哪。这一特性也让炒作艺术市场的人有了可乘之机,于是出现了一些“艺术偶像”,仍旧在不明觉厉的叫好声中价格被抬到天价而陷入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那么,回到艺术的本质,艺术价格就是其价值吗?我相信当下价值观多元化,各自立场很难相互说服。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蒙娜丽莎|Mona Lisa
油画|77*53cm|1503-1517
物质到达一定阶段,精神需求需求迫切。上海已经有九十多家美术馆,但美术馆并非画廊,他们并不靠销售作品进行运营,那么艺术基金的支持非常重要。近两年,画廊很多关闭,但并不影响好的展览推陈出新,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非营利性好展。这就说明,艺术市场并非等于艺术品销售市场。
我不想评判每个作品的价格,未来的很多艺术作品越来越难被某个藏家、企业或空间所收藏,因为他们的价值不一定适合销售或作为理财产品购入,但我知道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精神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剩余资本投入到“无用”的精神支持,同样是拥有广阔市场的。我也慢慢体会到“无为之为”的价值,真的不比在成功学、策略指导下靠雷同、故弄玄虚来吸引眼球的艺术作品在“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KAWS
THE KAWS ALBUM
亚克力画布|101.6 x 101.6cm|2005
艺术品从个人收藏到机构收藏再到反收藏…… 收藏并未消失,但艺术的意义真的是为了被购买或收藏吗?当然不是,现在在个人艺术基金到机构艺术基金以至政府文化基金的支持下,越远离价格的艺术越能推动多元化表达、多元化价值判断的发生。
多元化的艺术“市场”希望艺术能更加宽容,从而激发出有价值而不是以价格决定价值的真诚艺术实践。
王学军作品
小满-待到无花空折枝
油画|120x120cm|2011
小满本来是青春收获的时节,
但是发现是一场“失策的青春记”。
当前展览 what's on
马西莫·李斯特里 | “空间的创造”正式开幕!
往期精选 previously
客厅FM | 高嘉丰:恰个饭、瞓个觉、浪个漫、治个病
SHM专访洪晃(上)| 男人这么泡妞,我请他吃饭
SHM专访温普林(中)| “我不愿做研究艺术家拉什么屎的人”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喜玛拉雅中心南区3楼,可搭乘7号线至花木路站或1013、976、花木1路、浦东11路、江南专线
3F, Zone A, No.869, Yinghua Road, Shanghai. Take Metro Line 7 to Huamu Road station or No.1013, 976, No.1 Huamu, No.11 Pudong, Jiangnan Line Bus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