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嘉德春拍】器上题铭 文以载道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玩物适情——名家收藏集珍

6月3日(周一)晚上8:00

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C厅



南宋的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文人书斋:“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


装饰自己的书斋雅室逐渐成为文人抒情遣性的方式之一。除了家具、花草、琴事、焚香等器具的陈列摆设,古时文人亦常以诸多小件文玩陈案点缀,其中自然包括了刻有题铭的文房小件。刻铭文于己物之上,始于黄帝。《广黄帝东行纪》中有载:“轩辕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作为载道之器,镌刻题铭于上,或叙时下之事,或言一时之感,或刻古人诗文,文心雅韵,可见一斑。


明·文震亨《长物志》中有述:“压尺以紫檀、乌木为之,上用旧玉璏为纽,俗所称昭文带是也。”


Lot 4606

清末民国

吴昌硕铭纸镇

33.3×3.1×0.7 cm


此件纸镇以硬木为材,呈长方形。正面纹饰自右向左展开,一端嵌以玉卧兔,玉兔长耳后扬,四肢蜷曲,呈俯卧状。随后题刻吴昌硕题画诗,诗曰:“嫦娥手抱犹争脱,狡兔生来捷似猿。三窟傥教营竹里,避秦我亦当桃源。”落款“甲寅仲夏兰公属铭,老缶”并,“俊”印款。整器镌文流畅舒展,落款诗文与玉兔相得益彰,呈现文人逸趣,秀逸雅致。


吴昌硕(1844-1927)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1913年癸丑70岁西泠印社成立,任社长。秋,梅兰芳来会。重订润格。王一亭投拜门下。迁住北京西路吉庆里923号。1914年甲寅71岁参入九老会。上海书画协会成立,任会长。1915年乙卯72岁上海“题襟馆书画会”推先生为名誉会长。


Lot 4606拓片


“兰公”应为金心兰(1841-1909) 名湅,字心兰,号冷香,又号瞎牛,一号瞎牛庵主,自署冷香馆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山水,私淑“小四王”之一王宸。并擅长花卉,画梅尤其特长,清似汪士慎。晚年病,失视复明,墨法精湛,卒年六十有九,有《金瞎牛诗集》。与顾子山、吴俊卿,顾若波、胡三桥、倪墨耕、吴秋农等并称“怡园七子”。


金心兰与吴昌硕于1880年在苏州订交。 吴昌硕遂刻“冷香馆主”方章一枚,边款为“庚辰五月苍石持赠”六行八字。他们诗词相契,私交很深,吴昌硕列金心兰为十二诗友和《石交录》中四十三契友之一。在《缶庐集》卷一中曾吟诗曰:“……结交又得金瞎牛,良医肯居古人后?新诗吟罢吴山秋。移家别君过旧岁,访友乘兴无扁舟。遥想梅花写尺幅,明月寒水溪云流。……”


Lot 4609

清中期

丁辅之旧藏江芸阁款端石水仙盆

19.8×12.4×5.4 cm

来源:丁辅之旧藏。


盆以端石为材制成,呈海棠形,直壁浅腹,平底,下承四足。正背两面阴刻行书诗文,文曰:“凡书画家为号落款并无一定之理,只就目前笔局得宜,而书之便成格式题,究其所有者,惟多阅古人笔墨,观其步位,度其意思,领神会后不忧其不妥也,庄台江大楣芸阁识。甲戌岁先君在崎阳偶以此编示江芸阁,在席间一见就题此一语,今不忍弃,附録于此,时政申冬之亥识”并“芸阁”篆书印款。盆底则阴刻“民国五年辅之藏”落款。下配随形底座。


Lot 4609


江大楣,字辛夷,号芸阁,别号印亭、十二瑶台使等,江苏苏州人。其兄江稼圃为乾隆时期的著名画家,于1804年赴日,与伊孚九、张秋谷、费晴湖并称渡日四大家,对日本画坛的影响非常深远。江芸阁在日本却非常有名,是一位往返于宁波与长崎之间的文化商人。彼时清朝与日本德川幕府均奉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厉行海禁,仅开放部分港口作为通商口岸。在这样闭塞的环境下,来往两国之间的清朝商人也承担起了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责任,不少通识文采的清商在长崎被奉为日本汉学家的座上宾,江芸阁即是其中的佼佼者,被日人赞为诗、书、画皆能,与赖山阳、田能村竹、大槻磐溪等著名汉学家均有交游。在大槻磐溪《琼浦笔语》一书中记载有磐溪与江芸阁的对谈,江氏自谓“宦海升沈,尤甚于风涛之险,是以半作贾人,而意实缘乎流览”,磐溪深以为然。前些年江芸阁的书简在长崎被发现,现保存于长崎县立美术博物馆,日本南山大学的蔡毅教授曾撰有专文《长崎清客与江户汉诗——新发现的江芸阁、沈萍香书简初探》对其进行研究。


丁辅之(1879~1949)


丁辅之(1879-1949),近代篆刻家、书画家。原名仁友,后改名仁,字辅之,号鹤庐,又号守寒巢主,后以字行。浙江杭州人,系晚清著名藏书家“八千卷楼主人”丁松生从孙。其家以藏书之丰闻名于海内。嗜甲骨文,尝以甲骨文撰书楹联编成册,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罗,尤以西泠八家印作为多。并擅画花卉瓜果,极其璀璨芳菲。幼承家学。一度同王禔供职于沪杭铁路局。公余之暇,探讨金石书画。


Lot 4620

清末民国

郑孝胥诗文崂山绿山子

H 14.3 cm

来源:郑孝胥旧藏。


此山子以崂山绿石琢刻而成,其石质细密清润,温润如玉。色泽碧且静穆,深沉古雅。其山形料峭,势如斧劈,有冲天凌云之势。且山脉连绵,跌宕起伏,又有层峦叠嶂之感,展示出立体的山川景观。用于陈设装置,意蕴天成。背面有阴刻行书诗文,文曰:“爱石何如爱书廦,一拳苍润琢宣和。拈花影门维摩诘,种树方钞郭索驼。龚蘅圃得石山子以名其阁。孝胥”。崂山绿石,又名崂山绿玉,俗称“海底玉”,旧称“崂山石”,产于山东省青岛崂山东麓仰口湾畔,佳者多蕴藏于海滨潮间带。其石色沉绿,体生有结晶,可陈设厅堂几案欣赏。宋、元时已有人将其用于案头清供及制作文房用具,明、清两代始即成为名贵观赏石。


Lot 4620拓片


郑孝胥(1860-1938),字苏戡,号太夷、海藏、海藏楼主人、夜起庵叟,斋号海藏楼,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清代官员,诗人,书法家。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居上海鬻书自给。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海上著名书家之一,世称“郑海藏”。着有《海藏楼诗集》、《骖乘日记》、《孔教新编》等。且其书法一绝,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徐志摩、林语堂、曹聚仁、赵正平、李唐、郑洪年等许多名人皆曾拜师于他。


郑孝胥(1860-1938)


《万历野获篇》中提到:“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俱目为俗制,惟棕竹、毛竹者称怀袖雅物。”


Lot 4601

清末民国

吴迪生刻刘春霖书诗文扇骨

L 32.8 cm

钤印:吴(朱文)

钤印:迪生(白文)


扇骨竹质,两面皆阴刻行书诗文,一面文曰:“深巷花香,小楼雨注,红板桥横绿杨村。互斯触景以生情,亦嬉春兮散步。”并印款“吴”另一面文曰:“试望绿纱窗外,游丝湿以难扬。闲凭白玉阑前,炉篆疏而易歇。润琹刘春霖书。”并“迪生”印款。


刘春霖(1872-1944)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小楷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小楷学刘”之说。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后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光绪33年(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出任袁世凯大总统府内史,1917年12月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在徐世昌、曹锟时期被授予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刘春霖博学多才,对古文学、史学和金石学造诣深邃,并对小学(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研究有素。因博学,不惜重金购书,多善本,藏书在万册以上,并曾在保定等地开设“直隶书局”数处。1931年-1937年年间,日本人以溥仪的名义请他出任“满洲国教育部长”、“北平市市长”等伪职,他坚辞不就。


吴迪生即吴炎,字迪生,为北京印社主人,是民国时期与张志鱼齐名的刻竹名家,精于书画、治印、刻竹,是寿石工与齐白石的入室弟子。曾见齐白石致吴迪生信札:“迪生仁弟承有意代办房租一事。如无房租折不少办,无办法矣。其折,律师已交官,不完案。不能取回。既完案,无须吾弟不平也。言之绝齿。吾弟印社发达时,绝勿买房屋,千千万万。蒲萄既不能食,又欲为赠意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题识:璜顿首。九月四日又月十一日。信封记“西单安福○○甲七十九号。吴迪生先生启。白石”。


Lot 4602

清晚期

潘行庸 丁宝书 王蕴章

成扇

L 30.8 cm


扇骨竹制,斜肩,古方头。一边以阴刻西周禽簋大篆金文“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落款:“沁道人仿古”。另一边扇骨上则阴刻大篆金文:“郇支赏,自作鏦,用征用行,用羹稻梁,万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是尚”,并行书落款:“戊辰冬日抚积古斋本,味弇”。扇面一面作小写意花鸟图,右侧有行书题款:“玄禽语处杏花飞。松生先生法家教正。弟丁宝书作”,并白文“丁宝书印”、朱文“芸轩”两方印款。反面则书楷书诗文:“昔孟津百驾武王创酆镐之源,少海承华太子锡神仙之狷。其有五侯贵戚,盛钟鼎于西京。百战将军布金钱于北洛。自兹厥后,冠盖相望,曾祖暹罗。潞州司马毗隼□而建职。祖忻唐郑州别驾,乘鹤盖以临人。父朗明经擢苐韦贤之,弃萾金桓荣之拾地芥君。汾水歊云之气,姑山凝雪之精。豫樟七年,郁起磨宵之干,骅骝千里,早申蹑影之功。暨有敏捷之致。乃学骑射,妙绝时人。宿卫满,授永业府右果毅。五校斯临,六韬复寄,应举及苐岐。松生先生法正。戊辰荷日,西神王蕴章书于芦子城西。”并“阿莼”、“老农”两方印款。


Lot 4602


丁宝书(1866-1936),字云轩,别署芸轩,号懒道人、幻道人,无锡城内书院弄摇车湾人。清光绪十九年恩科副贡。自幼酷好国画,从同邑高研五习翎毛花卉。旋宗恽寿平,兼以写生。晚年精参华嵒,所作神采生动,古艳雅逸,无时习。


王蕴章(1884-1942),字莼农,号西神,别号窈九生、红鹅生,别署二泉亭长、鹊脑词人、西神残客等,室名菊影楼、篁冷轩、秋云平室,江苏省金匮(今无锡市)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副榜举人。上海沪江大学、南方大学、暨南大学国文教授,上海《新闻报》编辑,上海正风文学院院长。通诗词,擅作小说,工书法,善欧体,能写铁线篆。


潘行庸(1888-1961)原名剡,字味庵,别号拙叟,今嘉定镇人。出生于竹刻世家,被人尊为“嘉定末代竹刻大师”。自幼从时丈秀斋竹刻店主时湘华为师,专攻浮雕和浅雕,尤其精于浅雕。能绘画,所刻山水构图远近有序,虚实相间。所刻树木,疏密有致,以小见大。所刻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工书法,真、行、隶俱精,尤精小楷,竹刻书法,均为自书,刻工流畅,遒劲有力。李济舫曾在《嘉定日报》上评道:“自张晓生、叶湘华故后,斯艺中绝,稍可观者,仅潘味庵一人而已。” 曾任嘉定县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


Lot 4605

清中期

六舟款白玉瑗

D 4.4 cm


瑗以白玉琢成,形制工整,玉质温糯润泽。一面以楷书阴刻达摩祖师回文诗《真性颂》:“真离性情缘理空忘照寂身至净明圆始终常妙极”,一面篆书阴刻“习应蓉敬仙礼围绕”之句,落款楷书“六舟敬篆”。


《剔灯图》中的六舟像


六舟(1791-1858),俗姓姚,名达受,号秋槺,別署惹日峰主、南屏金石僧、南屏退朽、天平玉佛庵弟子。浙江海宁人,曾主持杭州净慈寺、苏州沧浪亭。其诗书画印无不精通,笃嗜金石,兼擅传拓,尤其是传拓古器物全角,堪称一绝,被当时文人士大夫所重,与阮元、张廷济、吴廷康等人诗文唱和,游历自然,访名山,筑庭院,怡然自得之余,着书绘画,拓印互赞。储藏甚富,有怀素小千字文尤为希世珍,故自号小绿天庵僧。著有《祖庭数典录》一卷、《六书广通》六卷、《两浙金石志补遗》四卷、《白马庙志》一卷、《云林寺续志》、《南屏续志》、《小绿天庵吟草》、《山野纪事诗》、《金石书画编年录》、《南屏行录四卷》。





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预 展 


5月30日—6月1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嘉德艺术中心

 拍 卖 


6月2日—6月6日

嘉德艺术中心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