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艺丹青—近现代文人瓷专场
6月7日 09:30 B厅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三层
?
北京的六月热情似火,2019中贸圣佳春拍与您如约而至,在《瓷艺丹青》近现代文人瓷专场中,我们从晚清民国到解放后这100余年中特甄选了80余件精美瓷器,以飨藏家。本次征集承蒙众多业内人士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一些收藏几十年的老藏家,提供了质量上成的从未面世的藏品,殊为难得。此次专场中我们共甄选浅绛彩瓷器11件,民国粉彩瓷器34件,解放后瓷器37件。另外在本次专场中我们还特选了三件套解放后文革时期的黄杨木雕,呈现给大家。
此次专场中将呈现晚清浅绛彩文人瓷绘精品,如金品卿的蓝耳花鸟大瓶、墨彩瓷板,程门的竹叶自清花鸟瓷板、横画山水瓷板,进士但培良、画家王冶梅的大口径笔筒,胡孔规的花鸟山水大瓶等等。
清 光绪八年(1882年)
但培良?踏雪寻梅浅绛笔筒
D:12.7cm?H:14.9cm
题识:壬午新秋仿石田老人画法于昌江之双琴轩,写予耕甫仁兄世大人雅玩,弟但培良製赠。
钤印:片石(朱文)
但培良,贵州黔南广顺(今长顺县)人,但明伦之子,广顺学监生,后中贡生。曾任江西知府,酷爱文史,著述较多,诗作尤佳。题广顺内外八景佳作,至今仍被世人传诵。但氏家族有着极其辉煌的历史,晚清著名“父子两翰林”即指但氏家族。但培良在任江西知府期间,对景德镇光大浅绛彩瓷有着重要的积极贡献。
笔筒通景绘踏雪寻梅(亦可解读为“携琴访友”),人物勾勒简洁疏朗,着彩轻丽明快,场景描绘典雅自然,梅花虬枝老辣,金勾铁划,笔触酣畅淋漓。画面构图匠心独到,章法独具,繁简有序,浅绛精髓“雅”和“逸”跃然瓷上;小桥、山石、梅景、驴骑、琴童,好一幅古人闲情雅致之意趣图。笔筒胎釉彩工均为上乘,品相极佳,在浅绛彩瓷中难得一见。晚清江西两知府,一为王凤池,一为但培良,均和浅绛彩瓷有着密切与深厚的渊源。但培良款浅绛彩瓷传世极罕,如此品相、件品、意境之但培良浅绛彩瓷,以目前之发现,当为绝无仅有,题跋与梅花落墨颇具金品卿笔意。
清 1869年?梅花图墨彩瓷板
瓷板L:35cm?W:24.2cm?外框 L:39cm?W:28.5cm
题识: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满把,始知明月是前身。时维同治己巳画于景德镇,子酥主人玩赏。
钤印:晋印 子和 几生修到 梅花之伴
图中之梅自右下端发干,向上、向左曲折变化生出花枝、花朵,或疏或密,或正或侧,运笔中缓行缓止,不迫不促,有顿有挫,有节有律,似不用力而力自在,似无用意而其意无处不在。中国画谓之写,与书法通,无须事先安排,一笔既落,笔笔生发,一气而成。这是古朴而文秀的梅,又何尝不是作者性灵的写照。
清 1876年?程门?浅绛山水瓷板
L:38.1cm?W:27.4cm?
题识:闲堂仁兄大人奉□昌江,喜旧雨重逢,匆匆写此,以志鸿泥并希雅教。时丙子冬十一月也。雪笠程门识。
钤印:门
清?蒋玉卿?青花斗彩开光诗文四方瓶
H:59cm
题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庚辰冬写蒋锡臣。举世都为名利醉,伊谁独向道中惊,他时定自飞升去,冲破天光一点青。
钤印:蒋氏 仿古 蒋氏 仿古
蒋玉卿,名龙恩,字玉卿,一字锡臣,又字寿春,号徽北三十六峰樵人。名款有玉卿氏、寿春氏、玉卿、蒋龙恩、蒋锡臣、玉卿蒋龙恩、锡臣蒋龙恩。轩室号为昌江择山氏、昌浦珠山宝许台。主要活跃于1878年(光绪四年)-1895年(光绪二十二年)之间。原御窑厂画师,工山水,仕女。其作品设色浓烈而不俗艳,山水清雅,脱尽烟火气。
清 1872年?金品卿?春燕花鸟图浅绛龙耳大瓶
H:61cm
题识:时在壬申春月上浣,奉乐斋仁兄大人大雅清赏,品卿金诰写于昌江官廨。
钤印:金诰 品卿
乐斋,清末封疆大吏岑春喧,与王凤池同朝为官。金品卿、王少维经常作非常精雅的浅绛瓷画赠其赏玩。
金品卿,名诰,号寒峰山人。斋号环翠亭。安徽省黟县人,活跃于清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间(1862-1908年),供职景德镇御窑厂,是光绪初年浅绛彩绘名家。他擅长浅绛山水、花鸟和人物画。山水画多仿南宋名家及明代沈石田的画;花鸟画宗华新罗一派,笔力潇洒,设色清丽;人物画有黄慎笔意,用笔刚劲,落落大方;工行草有董其昌遗风,犹然自如,颇具特色。他不仅擅长浅绛彩,而且还擅画粉彩,其作品受到西洋水彩画与晚清名画家任伯年的影响,为晚清极为优秀的绘瓷名家。此作器型硕大,双龙耳蓝釉描金,釉面温润,造型典雅,诗书画印俱全。画面构图技巧娴熟、章法老练。双面绘画,一面绘富贵白头,一面绘春燕报春。画中鸟雀顾盼神飞,笔力潇洒,细腻传神;花叶用点风之法为之,色彩鲜亮,干净利落。整件作品构图优美,设色清雅,精致不俗,韵味无穷,俱见画家笔底功力不凡。
清?程门?竹叶自清浅绛花鸟瓷板
瓷板:L:34.8cm?W:17.5cm
外框:L:59cm?W:34.8cm
题识:竹叶自清,石气自清,彼飞者雀,载山载鸣。己卯冬月下濣,雪笠程门写。
钤印:程门
程门,清末画瓷名家,又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别号笠道人。其人工书善画,尤以瓷画著称,他将中国画的浅绛技法运用于瓷画之上,配以诗句、题款,绘瓷画如传统水墨绢本,开文人绘画瓷器之先河,在咸丰、同治年间名噪一时,是公认的浅绛彩第一大家。
清?松下高士图浅绛笔筒
D:10cm?H:12cm
题识:丁亥夏,为焕章三弟清供,扬之监製于章门。
钤印:印
清?王冶梅?诗文山石墨彩笔筒
D:11.8cm?H:13.2cm
题识:敷庆万寿。我欲贡明堂,顽仙岁月长。联盟惟鹤鹿,衍泽自義皇。厚重琳琅品,烟霞今古乡。呼之如可语,颂合上无疆。仿宣和石图笔意,冶梅并题。铁汉有身经百炼,金人无口学三缄。己丑夏日书,应鼎功二兄大人雅鉴,颂臣弟启贤。
钤印:石友 云山 启贤
王冶梅,名寅,字冶梅,南京人流寓上海,为王静夫弟。工人物,山水,木石,禽鱼,兰竹,与胡铁梅并以画梅花闻,冶梅善瘦梅,铁梅善梅。著有《梅谱》、《梅石谱》、《兰竹谱》。王寅是早期渡日的画家。据王冶梅自称:“静夫举业之暇,性耽绘事,尤爱写兰竹石”,王冶梅自小耳染目濡,深受影响。王冶梅的作品日本人见而奇之,于是争相购索,声震一时矣。日本为同文之国,其于书画赏鉴尤精,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寻以重聘请游彼国,盘桓数稔而归。先生之寓日本也,前后著兰、竹、石、人物等谱数帙,所得润资不下三四千金。咸丰三年(1853),至上海以丹青为业。其画如人物、山水、木石、花卉、虫鱼、鸟兽等事无一不独出冠时。光绪七年(1881)王冶梅旅日期间,作《冶梅石谱》二卷,九富鼎刊于大阪。这是王冶梅在大阪时,将以前仿《宣和石谱》的65幅绘石作品整理而成。“或夭矫如舞蛟,或潜伏如卧虎,或偃蹇如朽木,或凝重如夏云,怪怪奇奇,变化百出”。关于画石,王寅认为,“夫画者化也。神似为上,形似次之;墨法为上,设色次之。凡物皆然,不独一石也。若必求形似之工,颜色之丽,则自有专门者在,而非大家之所重。昔东坡写竹,自谓写胸中大意,今吾于石亦然”。因此,他主张写石“与人物、山水、花木、虫鱼、鸟兽不同,宜奇丑,宜老硬,宜空灵”。这里,王冶梅虽然论述的对象为绘石,其实,他把“神似”的主张也实践于其他绘作之中,我们可以从他其他的画谱中得到佐证。王冶梅还为每一石配上一诗,自题自书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本书卷首有陈曼寿、叶炜(松石)、汪松坪、藤泽恒、王寅序,卷中有江马钦、福原公亮、乃享翁(陈曼寿)题词,卷末有九富鼎跋。中日文人序跋之多也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特色。
此作根据《冶梅石谱》绘製而成,与大片遒劲诗文相呼应,文气十足,属早期浅绛文房佳器。作品中文字内容横亘古今,摘取前人经典文字而写就。(附《冶梅石谱》图片)
冶梅石谱
清?胡孔圭?山水花鸟浅绛蝶耳弦纹大瓶
H:45cm
题识:富贵昌,宜侯王。摹汉铜洗铭文于昌江客次,孔规胡郁。缘溪半亩法王宫,简束身心在此中。每到三秋思坠露,闲来五月卖松风。甲儿成对落波忙,浴罢舒翎乱夕阳,湖上了得年十五,含情忍作小鸳鸯。石舟外史
钤印:印
胡郁,字号甚多,孔耕、孔圭、胡友侬、胡孔规,人们据其作品所显,称胡孔规的具多。号云门山樵、云门主人,斋名为白皑书屋。曾在御窑厂创作浅绛彩作品,善山水花鸟,山水笔意纵横,花鸟清新雅丽,笔致严谨。
清?金品卿?赏梅图墨彩瓷板
瓷板:L:37.8cm?W:25.4cm?外框:L:57.8cm?W:43.8cm?
题识:春向群芳顶上来,须得一笑共君开,多情独有林和靖,不爱繁华只爱梅。品卿金诰学画于珠山。
钤印:金诰 品卿
金品卿写梅,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所绘梅枝遒劲,梅花疏朗,淡雅宜人。设色淡、枯、渴,笔法虚实相应,枯湿相间,与大片遒劲诗文相呼应,文气十足。
清?金品卿?官上加官浅绛彩花鸟壶
L:14.8cm?H:12cm
题识:年来无复中宵舞,日笑功名一念轻。仿颐公笔,二月庚辰春月上浣应容远四兄大人雅玩,品卿金诰临于昌江客次。
钤印:金诰
底款:光泽敬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