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19春拍·瓷器工艺品丨宫廷之雅:清代玉雕佳器赏析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清代宫廷用器中,玉器数量众多,尤其是乾隆中期以后,和田玉料的取得更为便捷,且造办处专门设立玉作,选苏州等地技术高超的匠人入宫,因此各类宫廷陈设、佩饰等玉器层出不穷。



* Lot.917清乾隆  白玉刻御制诗筒

1.7×10.3cm. Diam.×High

收藏:薛慎微旧藏

纪录:北京拍卖会,2013512日,编号695


玉雕圆形诗筒,质地洁白无瑕,内膛掏挖规整,顶盖子母口扣合。外壁阴刻隶书清高宗御制诗为爱冲寒去,聊成照水枝。逋翁得句后,祇合罢言诗。后落阴文联珠印。上下洞穿圆孔,旧配翡翠和红料珠,色彩和谐。

诗筒所刻御制诗首句为爱冲寒去,现行版本的《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已将末字易为,应是成篇后又经修改所致,存此亦可见御制诗润改痕迹。

旧配蓝布盒,墨书题签御题白玉诗筒,钤薛慎微印白文印。

薛慎微(1905-1985),民国时期琉璃厂宝古斋老板,人称薛四爷。早年从学于罗振玉,善仿摹古字画,与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均有交往。据常任侠《春城纪事》记载,薛曾收藏数百件玉器精品。1984年,薛慎微将珍藏楔形文字骨化石铭刻等文物捐献故宫博物院。其女薛亚萍为京剧张派青衣名角。



Lot.921清乾隆  碧玉雕兽面纹出脊盖炉

26.5×15.5cm. Wide×High

纪录:伦敦佳士得,1994125日,编号367


清代乾隆皇帝好古,宫廷仿古之风尤为盛行,其中陈设玉炉往往以先秦青铜器为造型和纹饰的蓝本,既追求古器的韵味,又融入皇帝审美情趣,气息华丽而不失古雅,形成鲜明的宫廷风格。拍品即为此类典型例证,两岸故宫博物院藏有多件器形、纹饰相类的白玉、碧玉炉。


 

顶部图


盖炉以大块和田碧玉为材,腹部和盖面设六组出脊,对称浮雕兽面纹,盖钮透雕狻猊盘踞,炉身两侧置活环凤耳,下承三足,雕刻技法纯熟,狻猊钮和凤耳形象生动,磨工细润,当出自造办处良工之手。



* Lot.923清康熙/雍正  玉雕双鱼洗

13.8cm. Diam.


双鱼洗最早见于晋代青瓷,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仿古之风盛行,于盘或洗内装饰双鱼者,有瓷、玉等不同材质,如瑞士鲍尔基金会藏康熙至雍正白磁双鱼文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玉双鱼盘,拍品亦属此类。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玉双鱼盘,盘心雕双鱼,其外围阴刻篆书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御制诗岁贡来回部,因材作器徐。抵非几群鹊,置有一双鱼。谁击豪宾铗,难寻远客书。中孚如玩象,慎德正殷予,可见乾隆皇帝对玉雕双鱼洗的喜爱之情。

另面图


拍品腹壁较浅,平底,下承三足,洗心高浮雕双鱼,外壁饰巴洛克风格草叶纹一周。全器线条硬朗,尤其双鱼之眼、鳍、鳞片等细节,雕工深峻,形象鲜活灵动,与圆明园建筑中的石鱼接近,外壁草叶纹则具有康熙至雍正时期宫廷仿效欧风的典型面貌。拍品通体仿古玉之鸡骨白沁色,局部呈淡紫红色。曾见年代定为十七世纪之玉雕神兽、玉雕童子抱鹅,工艺、沁色与拍品一致,均具有清初玉雕风格。旧配雕花木座。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