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出版是中间美术馆的重要实践方向之一。在本周末2019年abC北京艺术书展上,我们将推出三本最新出版物,展览“想象·主流价值”的同名出版物即为其中之一,欢迎支持的小伙伴们前去看书交流。现场会有主编的签名版哦??????。
??
??
这本中英双语出版物呈现了闭幕于2019年3月31日的同名展览“想象·主流价值”的研究和文献,由展览的两位策展人北京大学的戴锦华教授和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苏伟共同编著。这个展览将“当代艺术”这一领域与剧场、纪录片、电影、网络文化、文学、思想论争等文化生产领域并置在一起,试图揭示不同领域与不断被制造的“主流价值”之间的碰撞和协商。经过几个月的整理、设计和编辑,我们很高兴与艺术界和学界分享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
本书以展览的七个叙事章节为线索展开,分别涉及不同文艺领域的若干重要切片。以九十年代和新世纪最近若干年两个时空为框架,这本书着眼于90年代以来的艺术创作和文化语境,以及当事人、反省的思路。如联合策展人苏伟所言,“80年代那些激进而丰盈的个体创造力、批判和重塑的激情与驰骋的哲学想象,都在90年代沉淀为一种既冷静又世俗、既前卫又理性、既叛逆又失落的文化体征。”
戴锦华,现为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首次作为策展人勾画出这些文化实践的面貌。她在概论中提到,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所有样式的革命。激变、战争、暴力、彻底的颠覆与重建,及一次次对颠覆的颠覆。每一次,颠覆者激情洋溢,颠覆颠覆者亦激情洋溢,因为那都是对’主流价值’的宣战,也是对主流价值的创造。”而艺术,也与其他创作方式一样,既与“主流价值”共生,又不断激起创造和反思的力量。
本书收录了所有参展艺术作品的图片和作品介绍,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同时,8篇专题文章也收录在本书中,撰写者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 《想象·主流价值》— 戴锦华
? 《为什么是“主流价值”?》— 苏伟
? 《旧宅幽灵种种?》— 魏然
? 《关于90年代的由来(访谈节选)》—吴文光、苏伟、钱梦妮
? 《都市再临》— 戴锦华
? 《历史·肉身与短回溯》—戴锦华
? 《在这个当口,我们有多少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价值,足以维持自己的…》 — 赵川
? 《后革命时代的浪漫规则》— 胡葳、郑熙青

本出版物由冯雨昕设计。
正在展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