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布拉格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简称布拉格PQ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和最具代表性的演出设计展事。素有“世界舞美奥林匹克”之称,是全球性的演出设计盛会,在国际艺术界享有盛誉。布拉格PQ展与国际舞美组织(OISTAT)创立的世界舞台设计展(WSD)并称两大国际剧场艺术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其在推动国际剧场交流和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第14届布拉格PQ展于2019年6月6日至16日在布拉格举行,本届展览的艺术概念为“想象、转换与记忆”(Imagin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Memory)。灵感来自布拉格国立剧院顶端的金马车雕像。PQ展力图展现演出设计的本质——它是致力于创造有生命力的演出环境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装饰性的或仅仅是有美感的,而是充满情绪的。
国家和地区展一直是布拉格PQ展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世界演出设计的最新成果和趋势。本届中国国家展区策展概念以“在别处”为主题,在别处不仅是空间的别处、时间的别处,更是心境的别处,它能透见创作者的视野和胸襟。图书馆角落里的某一篇章;历史遗迹中的某一处细节;某一位先行者的回忆;跨越半个地球一周多的火车旅行……远“在别处”的历史与现实,让我们在更深远的文脉与更广袤的语境中审视自己。它指向一种超然的理想,一种“灵魂脱壳”的梦幻。在无数个徘徊的不眠之夜,照亮智慧的光与火可能尽“在别处”。
在这一主题下,中国当代舞美领军人物,国际知名舞台灯光设计家,灯光诗人周正平携三部参展作品分别从空间“别处”、时间“别处”、心灵“别处”,传达其对灯光与舞台、与戏剧、与叙事,乃至对英雄、民族、历史、家国,以及对光本身的美学表达和哲学思考。
▲中国舞美人参加2019布拉格四年展(右三为周正平)
“
歌剧《玛纳斯》 ,于空间“别处” 用光刀 雕英雄之神
情境的营造。灯光营造舞台的“情”和“境”,光谱分子弥漫在整个演出区域,将布景、造具等独立的舞台元素融为一个有机的戏剧空间;光的色彩、明暗,随音乐、情节而变化,时而轻盈、时而通透、时而激荡,营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传达戏剧情感。
人物的塑造。灯光突显人物的“形”及“神”,灯光在着墨于玛纳斯形象的刻画的同时,重点聚焦于玛纳斯精神世界的开掘,凸显一种刚劲、雄强、壮烈的英雄气韵,在光影中映衬出玛纳斯的神性灵魂,完成人物灵魂的视觉化表达,引发观众心灵的共鸣。
叙事的参与。灯光融入到歌剧的“宣叙”和“咏叹”结构中,灵活多变参与舞台叙事的意识流化表达。既表达时空概念,又渲染浪漫情调,以诗意的畅想,以恢弘的灯光,展开恢弘壮阔的史诗画卷。这是一种借助玛纳斯神性叙事魅力,充溢着阳刚之美的中国民族歌剧的新样式。
“
越剧《桃花扇》,于时间“别处”用光语 抒兴亡之叹
越剧《桃花扇》的舞台风格简练、淡雅、含蓄,灯光写意、空灵、诗化,这是中国古典审美意趣的现代化表达和东方传统美学思想的舞台式呈现。
越剧《桃花扇》的舞美元素精巧极简,主体背景一镜到底,残荷、窗棂等古典元素的现代运用,呈现出一种典雅与优美之间的平衡之美。灯光弥漫其中,参与完成了场景转化、叙事引导、形象刻画、心理开掘、情景营造、气氛渲染等一些列戏剧语汇,准确到位、意蕴丰富、节奏流畅,营造出一种光的象征性语汇,传递出东方神韵。
越剧《桃花扇》的灯光不单是灯光本身,而是戏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灯光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必须服务于戏剧本体,要有机地融入戏剧本体当中,丰富和延伸导演的创作表达。《桃花扇》的灯光表达契合了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精神和越剧的抒情性风格,并在此基础上,用现代审美强化和激发戏剧本体内涵的美。
“
短片《别处灵光》,于心灵“别处”悟光道 阐光外之韵
《别处灵光》是一部短片,不是一台演出灯光设计,这跌破了对一般灯光师作品的认知,它完全超出了灯光设计的术、技、艺的层面。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传递了一个简而深的美学思想,这是灯光诗人周正平灯光美学思想的跨界跨媒体表达,凝结着其对灯光设计的哲学思考。其对光的思考早已超脱舞台灯光,转而寻求光外之光,光外之韵,大有“行至水穷处,坐观云起时”之境。
周正平认为一切美的光源自于美的心灵,只有纯粹的心灵,才能创造纯美的光,它从心灵发出,照亮存在,照亮生命,照亮人性。生活是最好的设计师,只有纯然的生活,才能创造纯粹的光。它从生活里来,取材于生活的点滴,它完全是生活本身。戏剧之光是可以设计的,而人性之光是无法设计的,戏剧光的美,本质上源自于对人性之光的照亮。
责编:卫荣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