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艺术是一个整体的东西。
是一个完整的人给出的贡献。
它是一种本质,一个灵魂……
在我内心的灵魂深处,
艺术和生活是无法分割的。”
——伊娃·海瑟
伊娃·海瑟《Hang
up》,雕塑,182.9×213.4×198.1cm,1966年
伊娃·海瑟是一名德国出生的美国犹太画家及雕塑家。她是1960年代美国艺术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也是“后极简主义”(Postminimal)艺术运动开创者之一。
伊娃·海瑟钻进其作品《无题》(Untitled)中
以极简主义的精神作为引导,艺术家伊娃·海瑟(Eva Hesse)以其在乳胶、玻璃纤维和塑料等材料上的开创性作品而闻名。她探索了如何使用最简单的材料来暗示广泛的有机关联性、心理情感以及可能会被称作“激进女权主义”的性暗示概念。她喜欢用包括橡胶、金属丝网、雕刻金属、蜡以及粗棉布等其他材料创作出原始雕配置。她的这些软雕塑,结合了极度的笨拙和极度的灵巧,极度的单纯和极度的追究。既涣散又秩序,没有时代,没有民族,只有情绪、观点和性别。
左:伊娃·海瑟《Iterate》,雕塑,1966-1967年;右:伊娃·海瑟《Bochner Compart》,雕塑,1966年,该作品以306万美元在2007年纽约佳士得春拍中成交。
伊娃·海瑟《Untitled》,布面油画,1960年
伊娃·海瑟《Untitled》,布面油画,66×66cm,1960年
作为一位极简主义艺术家,她的作品简洁而纯粹,但由于她儿时的经历及悲剧心理,与作品风格对立的是她纠结、复杂、患得患失的创作态度。伊娃·海瑟曾说过:“我希望这些作品根本不是成为作品,我的意思是,他们超乎我的意念存在。”
伊娃·海瑟《Untitled or Not Yet》,雕塑,1966年
伊娃·海瑟《No title》,纸本水彩,30×23.1cm,1966年
伊娃·海瑟《Addendum》,雕塑,1967年
在一家废弃工厂中,伊娃·海瑟看到乳胶、玻璃纤维等有机材料被空气氧化后变形、泛黄,她灵机一动,决定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创作。这些材料的不稳定性,满足了她不断变化的创作心理。
伊娃·海瑟《Repetition Nineteen I》,纸本水彩,28.4×37.8cm,1967-1968年
伊娃·海瑟《Repetition Nineteen I》,雕塑,1967年
伊娃·海瑟《Repetition Nineteen III》,雕塑,1968年
伊娃·海瑟《Contingent》,1968年
伊娃·海瑟《Untitled》,雕塑,1968年
伊娃·海瑟《San II》,雕塑,1969年
伊娃·海瑟《Tori》,雕塑,1969年
在1970年《女性艺术杂志》(Woman's Art Journal)的采访中,她表示,“卓越是没有性别的。”伊娃·海瑟一直用作品和言行捍卫着女性在社会各界的地位,但她却因认为自己没有资格等纠结复杂的心理,始终拒绝女权主义标签。其一生都在坚定和犹豫之间徘徊。
伊娃·海瑟《Advocate of the Personal》,纸本水彩,16.5×57.1cm,1963年
伊娃·海瑟《Ringaround Arosie》,雕塑,1965年
伊娃·海瑟《加入Ⅳ》(Accession Ⅳ),钢、橡胶,20.6×20.3×21cm,1968年
伊娃·海瑟《Enclosed from 7 Objects/69》,雕塑,1969年
对于作品无法长久保存这一问题,伊娃·海瑟悲观地感慨:“生命不会持久,艺术不会持久。”在其去世时,《纽约时报》准确地评价了她的作品:位于两个极端之间:一边是人们极为熟悉的传统几何构架,另一边是超现实主义的梦幻领域。这份矛盾正是隐藏在她整个创作生涯中的核心。
伊娃·海瑟《伊什塔尔》(Ishtar),塑料、纸、丙烯酸涂料、绳,91.4×19×6.3cm,1965年
伊娃·海瑟《Ennead》,雕塑,1966年
伊娃·海瑟《Metronomic Irregularity I》,
雕塑,1966年
伊娃·海瑟《Right After》,雕塑,1969-1970年
伊娃·海瑟《Untitled(Rope Piece)》,1969-1970年
在艺术创作黄金时期的时候黯然离世的伊娃·海瑟,如同她的艺术一样只追求过程不重复结果。她就像一颗流星,在当时以男性为主导的纽约艺术界大放异彩,却也稍纵即逝。她作品往往简单而纯粹,人们很难单纯透过作品看到她复杂而感性的一面,只能窥见其些许不安。她的作品像诗歌一样,浪漫而隐晦,展现自己敏感而坚定的内心。
。
。
。
排版 | 胡莹
参与IFA
与小编互动
点击下方 留言给我们?
IFA 平台期待您的 投稿和建议
艺术介入生活,艺术改变生活!
湖北省高校十佳移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