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九歌2019春文物艺术品拍卖会预展明日启幕!
北京九歌2019春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于6月18-20日于北京天伦王朝酒店举行。届时将有当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苏绣艺术、瓷器杂项、佛教艺术品、文房杂项、故纸书香等八大专场近千件艺术珍品精彩呈现。北京九歌不仅为您带来了现场的预展及竞拍,您也可以通过艺典、易拍全球、艺狐在线、联拍在线及雅鉴等多家同步竞拍平台实时参与线上的展览与竞拍。
精品预览:
Lot.542
何海霞 长城雄姿
尺寸:151×106cm
质地:纸本设色 镜心
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何海霞先生《长城雄姿》创作于1983 年。以恢弘的气势描写了祖国的大好山河。作者以惯用的山石写法,丰厚之中见筋力,用大笔和墨连勾带染,笔笔铺排,似无法而又有法地铺衍出山形,落笔果断肯定,造型在有意无意之间,加以青绿着色,俊朗而不失秀美,险奇而不失瑰丽。云海反复流转,气贯长虹。而长城又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发精神。无论立意、构图、笔墨、色彩皆十分考究,匠心独具,精益求精,不落俗套。画面用笔爽辣自然,用墨酣饱,时有飞白,行笔如锥划沙,落笔高山坠石,具有动感。通篇给人以沉稳坚定、宽博大度、严肃雄健之感。表现出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何海霞的作品中不论是青绿、泼彩或是水墨浅绛,技法运用早已高度娴熟地融为一体,和谐统一。他的画风是用60 余年的时间,对传统潜心研究,对自然和生活深入体察,通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实践,实现了突破与创新。
Lot. 543
董寿平 林泉高致
尺寸:68×45.5cm
质地:纸本设色 镜心
董老是中国画坛上一位善于驾驭艺术骏马的非凡骑手。他从1928年定居于北平,正式开始书法绘画的学习和研究,1931年登上画坛,确立了画家的地位,到1997年仙逝,在画坛上驰骋近70个春秋,留下了辛勤的足迹和很多艺术珍品。董老辞世后,有位画家写道:“信董公而后,松竹烟云暂得闲,应知人世少奇才”。此乃方家之真知灼见。董老以画松、竹、梅、兰和山水著称于中国画坛,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画的黄山,恰到好处地展现了黄山云雾、青松和怪石灵动多变的气韵,为此,他被称为“画黄山的巨擘”。也为人们所称道。1954年,董寿平赴黄山、富春江写生,黄山给他以深刻的启迪,此后山水画多以黄山为师,此幅《林泉高致》便是之一,坚挺轩昂,构图空灵,浑厚古朴。行笔流畅,所写墨松富有生活气息,笔墨苍劲,繁简相宜。淡墨散笔写山石又加重墨提点,云法松动洒脱,表现出黄山云海之苍茫,云与山,动与静,拙与巧的对比给画面赋予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实为先生不可多得之佳构也!
LOT.163
范曾 老子出关
尺寸:68×45.5cm
质地:纸本设色 镜心
泽畔行吟的屈原,深思出关的老子,把酒临江的曹操,仰观天象的一行,面壁邃悟的达摩;还有补天 女娲、玩潮神童、缁衣钟馗、说梦庄周……无不在范曾笔下化作生动形象,呈现出来。《老子出关》是范 曾最具代表性的创作题材之一,他曾谓:“平生爱写老子出关,意永神隽,笔趣古朴,世人宝之有由然也”。 他相信,那紧随老子的稚童,正是对老子永怀虔敬的范曾自己。此幅老子出关古朴隽朗,线条明快,展卷仿佛能使人跃然纸上,体会那舒然淡雅之气息。画中老者双目微唅,凝视远方,侧坐于牛背上,伴童神采奕然,真似神仙东来,一派祥和。画作线条明快,人物造型生动;一股古朴隽朗、舒然淡雅之气跃然纸上。 人物神态变化精微,可谓是变化无穷,百看不厌。因为范曾对待每一幅作品都以出古推新的心态而为,以捕捉新鲜的感受,获得更高层次的新领悟为追求。正是秉承这种内心的激情与沉静以及殊堪自信的非凡笔 墨,范曾造就了这独特的绘画符号,开创了范式的“老子出关”。
LOT.164
范曾 钟馗
尺寸:68×137cm
质地:纸本设色 镜心
钟馗可谓大众崇拜的神话人物,民间俗界有着可观的人缘人脉,国画大师们历来不乏塑造钟馗的雅兴,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黄胄、范曾等, 都拿出看家本领渲染涂鸦,各有侧重各有风格各有千秋。 范曾有时会抓住钟馗狂的特点进行表现。此幅钟馗跃然 马上,人物相貌魁梧,五官端正,身体下屈,衣角飘逸,充分显出运动人物的动态。看画后顿觉耳边似有疾风粗犷的线条,叹其绘画技法之高妙。浓烈的墨汁,夸张的姿态,劲健的运笔。无不彰显出钟馗磊落刚正无畏大气的人形鬼风神韵。有缘展阅这样的画像,必会精神愉悦, 思想满足,邪念不侵。
LOT.37
蒋兆和 童趣
尺寸:60×42cm
质地:纸本设色 镜心
著录:《中国人物画名家作品集·纪念蒋兆和诞辰一百周年》P5,2005年1月,河北美术出版社。
早在 30 年代初就受到了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确立了“为人生而艺术”的进步艺术观,绘制了《流民图》等一大批传世之作。在教学上,一改中国古代师徒传授的教学模式,引进了西画的教学方法,吸收西洋素描之长,加强了造型结构的准确性及其笔墨变化的关系,成功地解决了西洋素描造形与中国线描笔墨的矛盾。故同代友侪艳称之为“徐蒋教学体系”。
Lot2127
明万历 青花五彩斗鸡图壁瓶
来源:伦敦苏富比,1974年12月3日,Lot312
壁瓶,因挂于壁面而名,又称“轿瓶”、挂瓶。器型为常见花瓶、尊等竖部的一半,靠壁一面平坦有孔,以利于悬挂于墙壁上,做家居装饰之用。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记载,壁瓶造型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时期。万历时期的器型不仅继承了前朝的多种样式,且把嘉靖的五彩工艺发展到了最高峰,力求达到华丽明艳的视觉效果,用色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颜色多用红、黄、绿、紫等饱和色,而不用浅淡的中间色,以红浓绿艳取胜。官窑图案在构图方面改成化斗彩疏朗的风格为纹饰密满;在用彩方面则以红、淡绿、深绿、黄等以及釉下青花蓝色为主,尤其突出红色。此壁瓶恰体现出万历五彩的特色,瓶上部缺失,下以五彩绘斗鸡纹饰,别具匠心,雅致可爱。整瓶构图繁密,技法熟练,色泽纯正,绚烂陆离,以红浓绿艳取胜,可谓“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极尽华丽”。
Lot2059
明崇祯 青花人物故事图筒瓶
本品撇口束颈,直筒腹,平底,造型上有别于常见的崇祯筒瓶,属窄束颈一类,《明清瓷器鉴定》中称为“小口筒瓶”。瓶颈部青花饰蕉叶纹,腹部绘主题纹饰人物故事图。背景中红日、淡云,中茎留白之蕉叶,皴染山石,鳞状地纹,介字点椿叶,均为崇祯时期典型特征。整器青花发色浓淡相宜,层次感十足。晚明时局动荡,官窑停烧,给民窑生产带来蓬勃生机,此时期不存在官、民之间的明显界限,文人阶层也介入手工业生产,使得这一时期瓷器纹饰上增添更多文人意趣,同时制瓷工艺方面也开创一个新局面。本品通景绘人物故事图,山石树木细致入微,时代特征明显,人物形象各异,各有千秋,衣褶折叠错落处尤见功力。综上分析,此件崇祯筒瓶为同时期杰出之作。
1644年10月16日,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正式登基,确立了清代的统治。从此,景德镇烧造的瓷器已不再是明朝瓷,而是人们通常所称的清瓷了。朝代的更迭,仅仅是政治权力机构的转移或过渡。作为景德镇瓷器来说,在过渡时期,明瓷和清瓷的分野并不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所有的顺治官、民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末清初过渡时期的特点。
Lot.2150
清雍正 粉彩福禄寿三星图盘
尺寸:高:4.8cm 口:28.3 cm 底:17.5cm
盘弧腹砂底,釉色纯净洁白,以粉彩绘福禄寿三星,取意吉祥。
Lot.2168
清乾隆 粉彩描金花卉僧帽壶壁瓶
尺寸:高:17cm
此僧帽壶仿景泰蓝而成,其形尊贵秀美,装饰雍容华丽。器身以松石绿釉摹仿景泰蓝之色地,以金彩勾勒替换掐丝。底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LOT.2217
清 铜鎏金宗喀巴大师坐像
尺寸:高:55
宗略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人。该造像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左手结法印。因藏密尊奉宗喀巴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故经书与宝剑亦成为其身份的标志,此尊已失?躯体端正挺直,身着袒右肩式袈裟,内穿交领式僧衣,这是西藏僧人的典型装束。衣纹刻划厚重写实,衣领及袖口边缘処均錾刻有清晰的花纹带,做工精细。束腰仰覆式莲花座,莲扁平挺拔,时代特征鮮明,整体具有鲜明的十八世纪内地汉藏风格。
敬请关注北京九歌拍卖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号:jiugeauction-beijing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本场拍卖信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