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19年6月20日(周四) 19:30-21:00
地点 方所广州店(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
主讲 陈立、李然、王博、庄伟
主办机构:广东时代美术馆、方所
特别鸣谢:时代中国
广东时代美术馆即将举办的展览“比赛继续,舞台留下”(点击查看详情)以1970年代末为历史起点,呈现集体愿景与个体想象之间的关系,同时将身体与表演性视为一种回应主体性缺席与在场的方法。展览开幕前,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对谈将集中在三件新委任的作品上:
庄伟的作品《空白意识》结合装置物件及表演,根据吴承恩撰写的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改编,表演将以抽象化结构形式和集体性的身体表演来呈现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力量拉锯及权力制衡;
王博的录像装置作品《轨道》,以网球运动员的个体选择和1980年代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作为历史背景;
在舞台美术装置项目《新邻居》中,李然以1980年代有关香港市井生活想象的剧作《好运大厦》为灵感,重构了一个在时代浪潮下演员与其表演性双向缺席的舞台。
《好运大厦》舞台剧照,1984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编剧:何冀平,导演:夏淳
图片由李然惠允
“他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小岛上,阔的被金钱搅得坐卧不安,穷的每天为两餐一宿拼命。无休止的竞争,带来繁荣,带来了更大的贫富悬殊,也带来人与人之间可怕的隔阂和淡漠。”
——《好运大厦》,1984
嘉宾介绍
陈立
策展人和研究者,现生活并工作在中国北京,他的研究关注于空间与美学政治、地缘政治、表演及流动影像。近期策划的展览项目包括:“今天应该很高兴”,泰康空间,北京(2018);“余兴派对:集体舞与个人操”,刺点画廊,香港(2017);“世变”,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2016);“他/她从海上来”,OCAT深圳(2016)等。陈立还参与了多个国际驻留项目:2016年在亚洲艺术文献库研究者驻留;2019年,他将在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进行国际研究者项目驻留;他还获得亚洲文化协会纽约奖助金项目,将于2020年在纽约进行为期半年的驻留。
李然
2009年获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学士学位。他的作品曾在巴黎蓬皮杜中心、柏林世界文化宫、乌德勒支BAK艺术中心、休斯顿当代美术馆、蒙特利尔当代美术馆、莫斯科国家美术馆、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旧金山CCAWattis当代艺术中心、新加坡NTU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昊美术馆等机构展览,并在OCAT当代艺术中心的西安馆举办过个展(2015)。他在2014年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中获得“最佳艺术家奖”,并被由平丘克艺术中心2017年举办的“未来世代奖”提名入围。
王博
艺术家、导演。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录像及相关媒体专业。其作品在包括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布鲁塞尔BOZAR当代艺术中心等一系列机构展映。他是罗伯特弗拉哈迪研讨会2013年Fellow,同时是2017-2018年光州亚洲艺术中心-荷兰皇家艺术学院联合驻留艺术家,2016年新加坡南阳理工当代艺术中心驻留艺术家。他目前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与批判研究系和艺术史系。
庄伟
2012年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学士毕业,2016年于德国魏玛包浩斯大学取得公共艺术及新艺术策略硕士学位。庄伟的创作涵盖行为、装置、公共艺术、录像、摄影和多媒体。在他的作品里,人体之间的张力、介入和互动被转化为人类社会系统关系的缩影。庄的创作受各种个人境遇、社会议题和国际现象所影响,涉猎的主题包括集体/个人主义、时空政治、边界、移民、战争、身份政治、性小众 、公共领域和人权等。庄伟现于德国柏林和香港生活及工作。
参与规则
1.活动免费参加,扫码进入“方所会员服务”小程序报名兑换座位:
2.座位有限,于活动开始前3小时截止兑换,详询客服:020-38682327转601。
3.活动凭卡券核销入座,逾期卡券作废。现场座位安排请配合工作人员指引。
4.此活动一经兑换不退积分,不与其他活动一同使用。
5.方所在法律范围内对此活动保有解释权。
近 期 项 目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