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晓君在创作过程中存在几个关键词 : 覆盖、重复、真实与虚无。其中“覆盖”被她看作创作手段,“重复”是她的行为方式,而真实和虚无是她一直探索并企图呈现的艺术效果。小面下合就带你看一看宋晓君的作品自述吧。

重 复
我曾经读到杨绛这样一段话:
树上的叶子,叶叶不同。花开花落,草木枯萎,日日不同。我坐下细细寻思,我每天的生活,也没有一天完全相同,总有出人意外的事发生。
我每天从床上起来,就想“今天不知又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即使没有大的意外,我也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新体会。因此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
这段话,至今印象深刻。因为我对生活的体会和杨绛的理解截然相反。生活对我而言,并没这般意义,它本身更像一种因果关系,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前一天的点点滴滴,我希望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计划发生。
▲第四面墙2
▲第四面墙3
希望之强烈已容不得我去思考突如其来的事物是好是坏,我只考虑如何将其改道,使之回到我之所期,“蝴蝶效应”可以来解释我对这种因果关系的理解。
一个因催生一个果,这果必然地变成下一个果的因,也就是这时期,我开始创作《修行》系列。一根根的线条,一次次的重复而不相交的线条,如佛教中修行的重复性行为动作,由行为自身推生出画面的果。
▲修行十四回
▲修行十五回
2017年上映了一部由美国导演贾斯丁.本森和艾伦.穆尔黑德拍摄的小成本电影 《无尽》,它讲述的也是这样的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界,不同的时间长度的循环,一个反射到现实世界的残酷轮回。即佛教的轮回说,世间万物生命生生死死世代延伸。

覆 盖
在我的整个创作过程中,透明物是我特别关注的一种材料,而“覆盖”一直贯穿始终。在生活中,透明物即作为一种实物无处不在,同时那些无形不为人知的事物也以透明的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这其中又包括事实存在和并不存在的事物。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对世间大部分真实存在的事和物的真相是未知的或是模糊隐约知晓的,而那些透明不存在的事物也就是人的异想空间,它的存在并不以实物为表现。“覆盖”对我而言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起到隐藏的作用,同时又是种保护方式。
▲非此非彼
覆盖是既是种中性行为也是种辩证行为,它是对之前事物的一种翻新。在保护事物完好的同时,却又隐藏了它的真实性。
有一件名为废墟——风的影像作品。在短片中我使用半透明的包裹布,在荒凉的拆迁房前,它犹如一张裹尸布, 整个影像画面由被风吹动的半透明布的浮动带来生机。
面对人类所遗留,又即将被抹去的一片片荒芜,那些反反复复覆盖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星球被团团气体覆盖,
被滴滴海水覆盖,
被粒粒沙子覆盖,
被棵棵树木覆盖。
我们的大地被湍湍溪流覆盖,
被颗颗果实覆盖,
被片片枯叶覆盖,
被纷纷降雪覆盖。
我们的城市被拥挤的交通覆盖,
被高速的网络覆盖,
被纷杂的噪音覆盖,
被无尽的欲望覆盖。
昨日已被今日覆盖,
今日将被明日覆盖,
我们不停地覆盖前人的印迹,
而我们的又将会被后人覆盖。
真实被虚假覆盖,
我们用谎言来覆盖真相,
幸福被悲伤覆盖,
我们的梦被现实覆盖。
记忆被许多的故事覆盖,
同时又被另一段记忆覆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最后一片空无
▲上下滑动观看
(以上为宋晓君作品自述)
宋晓君的作品习惯性给那些残酷的现实覆盖上一层纱,欣赏者只有不断重复地去聆听、去揣摩虚无之中的声声细语,才能揭开这层面纱去探究背后可有可无的真实。
“可见不可见:宋晓君作品展”正于合美术馆三楼5号厅展出。展期持续到8月24日,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